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一颗红心永向党,百年党史我来讲。
为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我校在校园广播和微信公众号推出【百位支部书记讲党史】专栏,邀请学校百位支部书记为师生讲党史,号召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再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百年建党路,苦难铸辉煌。大家好,我是西安体育学院汉语新闻党支部书记李刚。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回顾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南陈北李”,指的是来自安徽怀宁的陈独秀和来自河北乐(lao)亭的李大钊。他们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个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4年,陈独秀发表文章,李大钊支持回应,两人从此相识相知。
1917年,陈独秀应聘到北京大学。不久,李大钊也来到北大。他立即被陈独秀邀请加入《新青年》编辑部,两人开始了并肩战斗的新阶段。
那他们又是何时相约建党的呢?这还得从陈独秀被捕说起。五四运动爆发后,为了营救被捕学生,陈独秀和李大钊共同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在散发传单时,陈独秀遭到反动当局逮捕。经过李大钊等人的多方营救,陈独秀被保释出狱。但他的一举一动依旧被政府监视,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李大钊决定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城。
路上,天寒地冻、漫天阴霾,两人在冰冷的骡车里满怀激情地讨论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头筹备党组织。
1920年8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同年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从北大红楼走出的两位革命先锋,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
这就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
西安事变
“百年建党路,苦难铸辉煌”。大家好,我是西安体育学院开发办支部书记吕学宏。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西安事变”的故事。
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北剿匪总司令蒋介石。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事件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提前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
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壮大的机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栏目策划:张朝阳杨柳
网络编辑:王欣怡
责任编辑:顾 彬
审 核:杨 柳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