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之星为榜样,努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校园氛围——樊丽明校长在上海财经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学术之星”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上海财经大学,艺考

上海财经大学

2020-6-26 16:01:19 文/邵菲 图/洪雅萍

关注

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学术之星”及“学术之星”提名奖获得者,

下午好!

今天,正值岁末年初,我们在创业中心的大厅里,举行这么一个隆重又显得特别的典礼——上海财经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学术之星”颁奖典礼暨经验分享会。说它隆重,是不仅整个活动颇显庄重的仪式感,而且是参加会议的既有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的导师代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校院领导,又有朝气蓬勃、潜力无限的各院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们,还有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家长们,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说它特别,是指这个典礼的主角是你们——上海财经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学术之星”及提名奖的获得者,我们的10位同学,将由你们来交流与分享你们的“学术之旅”的心得体会。

在此,我谨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第一届研究生“学术之星”及提名奖获得者表示最衷心的祝贺!也向辛勤培育与养育你们的导师和家长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上海财经大学

学校之所以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学校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党委宣传部及各个学院之所以对“学术之星”的评选酝酿几年并投入数月的精力开展评选和宣传工作,是基于这样三点考虑:

其一,立德树人是每所大学的使命。大学的使命就在于培养人、塑造人。大学是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肩负时代使命,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来传播优良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改造现实世界的。在“两个百年”建设的今天,时值中央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刚刚闭幕之际,我们更要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基调,牢固树立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一流大学的观念,强调“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具有大局意识、国际视野,品德高尚、功底扎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创新型专业性人才。

其二,百年上财需要百年树人。一所优秀的大学往往有着优秀的历史,正是在这优秀的历史中,才有浑厚的人文传承,雄厚的学科积累,才有一批又一批坚忍不拔充满创新精神的人才脱颖而出。回首百年历程,上财已经培养了超过15万名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积极贡献社会;面向未来,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优秀品格、锐意进取的上财人!

其三:“精致、专业、卓越”是上财的品格追求。我们的校园,不大,校园里的大楼,很少。百年上财,追求的是“小而美”,追求的是“少而精”。而我们在校研究生已达7000人,接近于本科在校生。我们仍一如既往追求“精致、专业与卓越”,当然。我们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立足于中国问题的解决,对标国际高水平研究的范式,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成为各自领域的顶梁柱。我们开展“学术之星”的评选,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些考虑。

同学们,老师们,本次的颁奖典礼暨经验分享会,是我们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活动中的一环。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是想通过朋辈引领,营造浓厚的创新校园氛围,是想通过对“学术之星”及提名奖的表彰,促进学校学术拔尖人才辈出。因此,我提出下述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学术之星”及提名奖获得者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学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术追求无止境。希望你们在今天分享学术上的成就,能在将来成就学术上的“大成就”,成为各自领域中的真正的一位学者,甚至成为一代宗师,这是学校和我对于你们的希冀。

第二,希望广大全校研究生以“学术之星”为榜样,见贤思齐,以学术为志业,潜心研究,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争当学术领域的弄潮儿,形成拔尖人才辈出的局面。

第三,希望学校各部门和院系进一步宣传推广“学术之星”的事迹及事迹分享,积极营造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为一流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扎实的保障机制,开创创新校园的良好氛围。

同学们,老师们,最后,我祝愿“学术之星”和提名奖获得者成为百年上财校园中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因为你们——“学术之星”,百年上财的天空星光灿烂!

谢谢大家!

上海财经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财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财经大学-以学术之星为榜样,努力营造浓厚的创新校园氛围——樊丽明校长在上海财经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学术之星”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