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
专业介绍
音乐学(师范)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
音乐表演(中俄合作)专业
录音艺术专业
舞蹈学专业
4.录音艺术专业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录音艺术”专业,是一个以培养社会商业音乐创编与制作、现代录音与声音制作、以及音乐科技类相关行业从业者为主要方向的艺术类专业。筹建于2005年,最初两年为“音乐制作”专业方向。2007年教育部批准成立“录音艺术”专业,每年招生20人左右。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现代音频专业技能,可在互联网泛娱乐产业、文创产业内从事音乐音频设计、后期混音、音乐编辑、声音系统工程等具备高度团队协作能力,并可服务于建立上海科创中心战略目标的应用型录音艺术与音乐科技相关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录音与声音设计、商业应用音乐设计、应用作曲技术理论等知识。接受音乐声学、录音技术、数字音频原理与应用、MIDI技术与应用、通俗音乐创编与制作、应用作曲技术理论等基本技能训练,并具备独立完成音乐与影视后期录音、影视游戏配乐设计及创意声音设计的基本能力。
2
办学特色
“录音艺术”专业是以培养“社会商业音乐创编与制作”、“现代录音与声音制作”以及“音乐科技”类相关行业从业者为主要方向的音乐艺术类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录音艺术”专业已经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模式和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新专业评估中,得到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认同和好评。特色有四:
一、 高就业率,与培养方向高度吻合。
“录音艺术”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近100%,培养的毕业生工作在上海电台、电视台;外省电台、电视台;录音与音乐制作公司;游戏公司;迪斯尼乐园;在线艺术教育公司;商业应用音乐制作公司;以及大学、中专等学校音频制作和视听系统操作管理人员等数百人;海内外升学读研数十人。这其中,毕业学生葛佳麒创办的“Vip陪练”在线艺术教育公司,2018年融资近20亿元人民币;毕业学生袁清创办的上海泛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年营业额500万元以上。
二、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录音艺术”专业教师本着对教学高度负责的态度,指导出一批在国内有影响、有市场的应用类电子音乐作品。其中包括连续多届教育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电子音乐作曲比赛”、“声音·奥林匹克——中国首届青少年电子音乐大赛”、“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等比赛的一等奖,以及二、三等奖近60人次。
三、大力度引进海内外优秀教学资源,拓展师生视野。
近年来,举办海内外学术讲座大师班数十场;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国际电子音乐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ISMIR)国际会议”、“国际电脑音乐与音讯技术(WOCMAT)研讨会”、“海峡两岸应用类电子音乐展演与研讨会”等国际、国内活动。
四、国际合作办学成果斐然,深度进行国际化交流。
“录音艺术”专业2013年与英国班戈大学音乐学院签署了3+1+1的国际交流项目,“录音艺术”有数十人顺利进入项目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并获得英国大学近十万英镑的奖学金,其中吴晨业和汤莹玫二位同学每人获得5000英镑的高额奖学金。多名同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录音艺术”是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年轻专业,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学生主要学习“录音与声音设计”、“商业应用音乐设计”、“应用作曲技术理论”以及全英文版“Tonal Harmony”等理论知识。接受“音乐声学”、“录音技术”、“数字音频原理与应用”、“MIDI技术与应用”、“作曲基础”、“通俗音乐创编与制作”等技能训练。具备独立完成“录音音响作品”、“影视游戏配乐设计”、“创意声音设计”等基本能力。
五、中本贯通(3+4)录音艺术专业一体化项目落地
“中本贯通”的全称为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专业贯通培养模式,即三年中职、四年本科的7年“直通车”学程,具有“早定向、长培养、通理论、精实践”的办学特点。
3
就业情况
音乐科技系已与乐王(上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奕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升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合作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行业一线实践机会。越来越多的录音艺术毕业生进入互联网泛娱乐产业,从事游戏、动漫、影视及在线艺术教育领域等相关的后期音频工作。其它就业岗位还包括:各类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影剧场、文化宫馆、艺术团体相关的现场扩声、调音与录音师;高等音乐院校和其他学校专业课程的电子课件录音艺术人员;高等音乐院校及其他艺术院校、普通高校、职业学校或其他学校的视听系统操作和管理人员等;以及在上海地区以及全国各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音乐制作人和录音技术人员。录音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4
学生代表
葛佳麒
录音艺术(音乐制作)首届毕业生,VIP陪练创始人;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舞林大会等真人秀节目音乐设计;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策划人;汉唐文化音乐总监。
葛佳麒:1%的人推动世界的发展,99%的人维护世界的平衡,愿我们努力成为这1%。
赵沁暘
2014届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直升上海师大音乐科技系2014级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赵沁暘:人生要敢于接受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
5.舞蹈学专业
本专业是上海市第一个高等舞蹈专业,1995 年申办了全国最早的“舞蹈教育” 硕士研究方向,1997年创建舞蹈学(舞蹈教育)专业,1998年,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组建的“上海师范大学舞蹈团”,成为第一支市级大学生舞蹈团,2002年,由专科教育提升为本科教育。另外,本专业创建了全国舞蹈高等院校中第一个“舞蹈科学训练实验室”、第一个市级实践教学平台“上海市社区文艺指导员舞蹈实训基地”。作为第一个获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的舞蹈专业,至今是上海市唯一一个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综合性能力、普及型舞蹈师资人才为主的专业。23年来,本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舞蹈人才,广受赞誉。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懂舞艺、通舞论,能教会编”的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立足上海,面向华东六省一市,并辐射全国。毕业生以服务于中小学校、社区、青少年宫、文化宫(馆),同时面向企事业、专业文艺团体以及新闻传媒等机构和部门等。
2
办学特色
本专业围绕“懂舞艺、通舞论,能教会编”的应用型舞蹈师资人才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将舞蹈学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和实践教学环节:
1.“四”个板块的主要课程
(1)舞蹈基本理论课程:艺术概论、中西方舞蹈史及舞蹈鉴赏、舞蹈教学论、舞蹈解剖学、舞蹈生理学、拉班舞谱、舞蹈音乐赏析和基本乐理等;
(2)舞蹈技能训练课程:芭蕾基训与教学法、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和普拉提等;
(3)舞蹈素材课程:中国民间舞及教学法、外国代表性民间舞、中国舞水袖、踢踏舞、流行舞和社交舞等;
(4)舞蹈编创课程:编舞技理。
2.实践教学环节
(1)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在中小学和社区等进行实践教学,掌握舞蹈教学的各项环节,并学会独立设计教案、独立授课,同时进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
(2)表演实践:搭建以班级为主体的班级舞蹈晚会、毕业晚会以及舞蹈团三个舞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舞台表演实践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以及舞蹈编创、晚会策划、组织、宣传等各方面应用能力,使学生不仅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还可以定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检。
(3)科学训练实验:探寻舞蹈普及教育中的舞蹈科学新教法,运用不同的舞蹈辅助训练器材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舞蹈科学训练方法的研究、开发和运用。
(4)见习:开展一些名家、名团、名校的教学和表演观摩。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专业舞蹈院团、学校和有舞蹈特色的中小学进行课堂学习;观摩各类舞蹈演出及讲座和工作坊等。
(5)举办丰富多彩的国际知名专家讲座、大师班
本专业每年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10场以上专家讲、大师班,提升了办学理念,拓宽师生视野,了解国际舞蹈现状与发展趋势。
3
主要课程
芭蕾基训及教学法、现代舞、中国代表性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流行舞、编舞技理、舞蹈教学论、中西方舞蹈史、舞蹈鉴赏、艺术概论、乐理、舞蹈音乐赏析等。
4
海外交流
本专业重视利用海外教育资源,大胆开拓学生的海外舞蹈实习项目,中外合作形式多样,跨国校际交流日益频繁,积极引进来,大胆走出去,已与欧、美、东南亚等国家专业院系或艺术团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协作关系。学生们曾赴美国巴特奈尔大学、肯尼索大学、密苏里大学及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马来西亚等国进行短期海外游学。2017年学校与台湾国立艺术大学签署校级交流协议,增加两校长期的交换生学习互访等项目,为本专业学生海外交流提供更大的空间。
5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较高。在往年对上海中学、交通大学附属中小学、日新实验小学,以及上海市少年宫等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中表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达到100%,应届毕业生的达签约率95%以上。
6
学生代表
乐音
在我专业本科毕业即赴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之后获得国际编导奖和费城BalletX舞蹈团第一届编导基金奖,并成为三个舞蹈团的签约编导。作品入选德国汉诺威国际编导比赛的决赛。她创建的YYDC舞蹈团不断推出全新作品,受到美国《纽约时报》、《纽约日报》等媒体以及舞蹈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师大是一所有梦想的学校
一代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
怀抱着不同的梦想汇聚于此
学思湖畔、不负年华
执子之手、追梦同路
热忱欢迎各界学子报考上海师范大学
我们在这里等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