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古诗,艺考

古诗

2024-6-21 10:15:38 文/赵天宇 图/郝宇航

关注

全文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姜氏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郑志也。

郑庄公使人谓之曰:“子姑待之。以听其自毙也。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而可以为戒,怨及巷伯。”遂不改邑,曰:“不亦善夫!”

注释

  1. 郑伯:指郑庄公。
  2. :指共叔段,郑庄公的弟弟。
  3. :郑国的一个城邑。
  4. 寤生:难产出生。
  5. :都邑的名称。
  6. :京邑,地名。
  7. 祭仲:郑国的大夫。
  8. :归附,依附。
  9. 大叔:共叔段。
  10. 国不堪贰:国家不能有两个中心。
  11. 厚将得众:广泛地收买人心。
  12. 书曰:史书上记载。

翻译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女子,名叫武姜。她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了姜氏,因此取名叫“寤生”。姜氏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继承人,多次请求武公,但武公不许。

等到庄公即位后,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封邑。庄公说:“制,是一个险恶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邑都听命于我。”姜氏又请求封京邑,让共叔段居住在那里,并称他为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说:“都城超过百雉,是国家的祸害。先王规定,大都不过国土的三分之一,中都五分之一,小都九分之一。现在京邑不合规定,非制度之内。君主将无法承受。”庄公说:“这是姜氏的意思,怎么能避开祸害呢?”祭仲回答:“姜氏何时会满足呢?不如早做打算,不让祸患蔓延。蔓延开来,就难以收拾。杂草都难以清除,何况是君主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取灭亡,你且等待。”

不久,共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的城邑归附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中心。”共叔段又收取贰邑为自己的领地,直到廪延。子封说:“可以动手了。他将广泛收买人心。”庄公说:“不义之事不亲近,广泛收买人心会导致灭亡。”

共叔段修筑城池,整顿兵甲,准备进攻郑国。姜氏准备为他开门。庄公听说他们的行动计划,说:“可以动手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邑。京邑的居民叛变,放弃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庄公进攻鄢。

五月辛丑,共叔段逃奔到共。

史书上记载:“郑伯克段于鄢。”这是郑国的意志。

郑庄公派人对母亲说:“您先等待,听其自然灭亡。哪里像普通百姓那样互相谅解?可以作为教训,怨恨会殃及宗族。”于是没有更换封邑,说:“这不是很好吗!”

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通过郑庄公与共叔段的兄弟冲突,揭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文章通过对人物对话和事件的生动描写,展现了郑庄公的智慧和决断力,同时也批判了共叔段的野心和不义之行。

1. 郑庄公的智慧和决断

郑庄公在处理共叔段问题上表现出高度的智慧和决断力。他没有一开始就对共叔段采取激烈的措施,而是通过观察和等待,最终在适当时机采取行动,成功地消除了内部的威胁。

2. 共叔段的野心和不义

共叔段的行为反映了春秋时期许多权臣和贵族的野心。他通过收买人心、积蓄力量,试图推翻兄长的统治,但最终因不义而失败。这也验证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3. 祭仲的忠诚和智慧

祭仲作为郑国的大夫,在劝谏郑庄公时表现出了忠诚和智慧。他从国家大局出发,分析了京邑过大的危害,提出了早做打算的建议。这种忠诚和智慧,为郑庄公最终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 家庭与国家的关系

这篇文章还揭示了家庭与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郑庄公在处理母亲姜氏的问题上,既体现了孝道,又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他没有直接与母亲对抗,而是通过讲道理和等待,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结语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通过对郑庄公与共叔段兄弟矛盾的描写,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古代政治智慧和伦理道德。通过学习和理解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先秦时期的政治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教训和智慧。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诗词鉴赏-古诗-《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