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热度
心中有温度
文理有态度
6月18日(周四)晚19:30—20:30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张运良教授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 王子见博士
做客《教育百**》
为大家解读学院的专业情况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学院建设和成就
学院建有陕西省表面工程与再制造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原子与分子物理学重点学科、陕西省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西安市智能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西安市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重点学科等省、市级科研及实验实训平台。
近三年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厅局级80余项、横向项目90余项,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近五年教师获国家专利授权40余项,编写教材1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00余篇。教师科研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多项,以及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多项。
学院重视学生创新创业与科技竞赛,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20多种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8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3项,获得省级特等奖8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72项、三等奖79项。学院学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9项。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院建设和成就
学院现有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平台;西安秦岭研究院和秦岭天然产物开发与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平台;“植物学”市级重点学科。2015年以来,在秦岭生态保护、生物医药和航天育种方面获批国家、省、市等各类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获批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2020年获批学校首个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学院拥有省级生物科学教学示范中心,获批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共享SPOC课程、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省级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各类奖项100余项。
近五年,学院获批省级一流线下本科课程1项;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项、教学团队项目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3项,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3项、在线开放课程1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项、线下课程1项、课程思政改革项目1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8项、重点课程综合改革项目26项、精品教材培育项目3项、SPOC课程建设项目5项、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项;教师分别在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中获教学设计奖1项,省级微课大赛三等奖2项,省级课堂创新大赛优秀奖1项,校级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1篇;自编教材3部;分子生物学获批省级双语示范课程、植物生理学获批校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获批校级优秀课程,基因探秘获批全国共享SPOC课程。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并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6项,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三等奖3项。
嘉宾介绍
张运良
教授,研究生学历,现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担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机器人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委员会协作委员,兼任陕西省考试评价研究会常务理事兼高等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陕西机械工程学会理事、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西安经济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持和主要参与科研及教改课题研究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科研到账经费200余万元;先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编和参编教材6部;获市级以上科研及教学成果奖10余项,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王子见
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德国图宾根大学,现任西安文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入选西安市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担任 NEUROPHARMACOLOGY 杂志的外审专家(SCI 期刊药学一区杂志,TOP 期刊,影响因子 5.0)。陕西省动物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荣获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行业资格证书4个。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得国家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
西安文理学院招生办
电话:029-88221619 88221907
招生信息网:http://zsb.网址未加载/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