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倒数
相信此时
未来XATUer对于专业一定存在疑问
西安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各专业怎么样?
各专业需要学什么?
未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
那么小招特意整理了
学校所有学院及专业相关信息
相信各位小XATUer们看完后
一定能对专业有所认知~
第二站: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机电工程学院始建于1955年
是西安工业大学
办学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
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
199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先进:
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机械电子、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学位授予权。
专业优秀: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条件优越:
学院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系列课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三个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有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兵器工业进口测试设备维修中心、陕西省机械工程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等教学科研基地和学术机构。
教学成果丰硕: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院在兵器制造技术与装备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特种加工与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测量与控制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精密机械设计与理论等主要研究方向在国防工业和机械工程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2013年8月获得机械工程学科博士授予权,2014年获批机械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及国务院各部委科研、国家自然基金、国防科研、省级科研在内的多项科学研究工作,累计科研经费到款1.1亿元,主要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多种型号战舰以及陆盾等武器装备,并成功装备 “辽宁号”“山东号” 航母;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省级科学技术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出版专(译)著7部,发明专利授权100余件。
师资情况
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余人
高级职称67人
具有博士学位75人
聘请中国科学院王立鼎院士,朱荻院士
中国工程院卢秉恒院士、蒋庄德院士、谢友柏院士
作为我院双聘院士、兼职教授等
有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3人
著名教授
陈桦
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获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现任西安工业大学副校长、陕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委员、陕西省副主委、陕西省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兵工学会机械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现主要从事数字化集成制造、CSCW、XML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等12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出版数字化手册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3篇。
张君安
男,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检测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部级优秀教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和流体润滑理论与技术研究,1998年在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流体工学研究室访学半年。主持陕西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发明专利2项,其他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
王建华
男,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部级优秀教师。获省部级科技奖6项,获发明专利7项,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项目4项。
马保吉
男,工学博士,英国CRANFIELD 大学博士后,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特种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特种加工技术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总装备部预研项目3项,国防科工局项目2项,陕西省工业攻关项目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与教学奖6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始办于1955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注重工程实践、突出制造技术”的办学特色,在中西部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形成了良好声誉。已为国防工业和装备制造企业培养了万名以上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国防工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够承担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师。本专业学生在大一学习结束后,可择优进入卓越工程师班学习,接受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目前,本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生在《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家和地区申请工程师执业资格或申请研究生学位时,将享有当地毕业生同等待遇。本专业入选2019年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在《中国科教网2020-2021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全国537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位列第38位。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基础 | 理论力学 | 材料力学 |
工程材料 | 机械制造基础 | 电工电子技术 |
机械原理 | 机械设计 | 流体力学与流体传动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控制工程基础 | 工程测试技术 |
机械制造工程学 | 机电系统设计 | 现代设计方法等 |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面向区域经济与国防工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现代装备制造领域从事机电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中国制造2025》发展纲要指明我国将全面推进产品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作为制造业基础与支柱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将在智能制造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国科教网2020-2021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全国323个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中位列第17位。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基础 | 工程力学 | 机械制造基础 |
电工技术 | 电子技术基础 | 机械原理 |
机械设计 | 流体力学与流体传动 | 控制工程基础 |
工程测试技术 | 机电系统设计 | 数控技术 |
单片机系统应用 | 伺服驱动与电气控制 | 微机控制技术 |
相应的实验 | 课程设计 | 金工实习 |
生产实习 | 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专业是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新型专业,也是目前工业4.0背景下,国内制造业大力转型和升级所十分紧缺的专业。该专业以提高效率、改进质量和降低成本为目标,综合采用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来对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政府部门进行规划设计和优化改进工作。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大潮流下,企业迫切需要利用工业工程的标准化、流程化、柔性化、精益化等技术来为智能制造打下坚实基础,工业工程为企业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改造提供了效益保障,成为驱动企业智能制造实施的核心环节,受到了智能制造企业的高度重视。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 | 机械制造工程学 | 运筹学 |
系统工程 | 管理学 | 基础工业工程 |
管理信息系统 | 人因工程 | 生产与运作管理 |
物流工程 | 生产系统仿真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 |
工程技术经济学 | 先进制造系统 | 三维CAD/CAM等 |
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是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工科专业。随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师岗位大量涌现,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我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面向现代国防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依托陕西省优势学科“机械工程”,培养具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交叉知识,能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 | 机械制造工程学 | 电器控制与PLC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工业机器人及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 |
智能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 智能工厂集成系统 | 智能生产管理等 |
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
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属于兵器类专业之一,根据西安工业大学的专业优势和现有基础,将火炮方向作为本专业的培养方向。该方向包含火炮武器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火炮总体及分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战技指标测试与评估等专业内容,使学生具有火炮武器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具备机械工程等相关民用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在军工领域从事火炮武器研制、生产、性能测试、生产管理及技术保障等工作,也适合于在各种民用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从事机械系统设计、制造、检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
火炮弹道学 | 火炮概论 | 炮身设计 |
火炮反后坐装置设计 | 火炮自动机设计 | 火炮实验技术 |
机械制造工程学 | 机械设计 | 机械原理 |
机械制造基础 | 工程测试技术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特种加工及精密加工技术等 |
西安工业大学
- xatu1955 -
资料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西安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素材提供:机电工程学院
网络编辑:王博兴
编校:寇轩铭
责任编辑:仇倩倩
投稿邮箱:xggw@xatu.edu.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