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了波澜壮阔的诗篇。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推出《甬红往事》系列故事展播,旨在讲好浙东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精神感染人、教育人、传播正能量。
总有一种理想,值得我们为之守护;总有一种信仰,虽九死其尤未悔……人间正道是沧桑!今天展播第一个红色故事——《桃花岭的守护者》。谨此向曾经奋斗在秘密战线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人物介绍

何厚长
1944年12月入党
解放前长期在四明山区从事地下工作
他见到成君宜时,成君宜已经牺牲

成君宜(右)和徐志远(左)
曾是上海的进步青年学生
一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在并肩战斗中成一对革命情侣
全面抗战爆发后
两人先后到四明山参加新四军
而成君宜永远长眠在了四明山的桃花岭上
讲述人:何吉姚
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人
地下党员何厚长的曾孙
就读于宁波财经学院
象山影视学院播音与主持系
《桃花岭的守护者》
1943年梁弄成为浙东抗日的中心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随即在梁弄周边开展了数次“围剿”,其中“挺进四师”田岫山部43年底驻扎梁弄南面的 前方村,是无恶不作。尤其是44年正月初一,把周边老百姓的粮食牲口抢了个精光,老百姓苦不堪言。

我新四军浙东纵队决心狠狠打击这股顽敌。2月11日(正月十九)凌晨3时,浙东纵队由桃花岭向驻扎在前方村的顽军发起攻击。当时是警卫大队教导员的成君宜也参加了这次战斗,在掩护大部队撤退中,不幸被冷枪击中光荣牺牲,年仅23岁。

这是新四军浙东纵队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斗!我方牺牲了98位指战员。

我的太公叫何厚长,与这位英雄相遇的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我的太公是当时是“桃花岭巡畈队”的一员,也就是**。当时那场战役牺牲的烈士遗体,重伤员全由“桃花岭巡畈队”这20人组织掩埋,转移。
(资料图片)
我太公曾回忆说:当时,桃花岭遍地是血20多人,抬的抬,背的背。将伤员安全转移,含着眼泪匆忙将烈士遗体掩埋。那天下午我太公和几位队员来到村口的山脚看到一位警卫员,抱着一位年轻的首长失声痛哭。首长的肠子被敌人子弹打穿了,牺牲得十分惨烈。警卫员因为要去赶部队。对我太公说了一句这是我们的教导员,请好好安葬,革命胜利后我来找他。说完便匆匆离去,随即我外公和他兄弟拆了家里的门板为他做了一口棺材,安葬在了桃花岭南边的山脚下。
成君宜牺牲半个月后,有一个年轻的上海姑娘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四明山,她就是成君宜的未婚妻徐志远。怀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爱人的思念,姑娘毅然告别了家人,走进了大山。
君宜的来信
四明山正式打出了新四军旗帜,
战士们都是热血青年。但是称根据地伤员很多,急需你这样的医务人员,希望你能来四明山,
我们一起打击日本侵略者!
君宜未尽的事业,当由我来完成!
知道噩耗的她是悲痛不觉,泣不成声。
四明山里多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女军医。
几天几夜不下手术台的故事也在军中传颂。

解放后我太公和他的战友们也一直等着曾经的那个警卫员,因为战争年代用的是化名,他曾经多次给上级写信要求寻找这位烈士的亲人也了无音讯。而这一等就是40多年。
时间到了1984年,在青岛离休后的徐志远又踏上了寻亲路。

几经辗转,直到1987年春天,在曾任南山县县长朱之光同志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年桃花岭村地下党的同志。在这里,她找到了爱人的土坟。我太公也等到了认亲的故人。

1992年农历新年我们全家给烈士给拜年
2006年,徐志远病逝。按照她的遗愿,她的骨灰归葬在了桃花岭,她与恋人永远相依在了一起。
我的太公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慈祥的人。在世的时候每天都会坐在椅子上乐悠悠地晒太阳。但是根据我爷爷的回忆,太公身为地下党员时,是一个不苟言笑,甚至严厉到偏执的人。太公非常不愿意自己的家里人,特别是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和他一样去接触和战争有关的事情。一旦我的爷爷表现出对武器,对战争的兴趣,总是免不了被一顿教训。
当时可以说还是乱世,太公作为地下党的组织人员,每天都要时刻注意整个桃花岭的变化,还要保证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当时我们家里有送饭用的竹筒,而太公就是用这些竹筒来传递情报。有一次太公接到任务,要掩护一位受伤的战友养伤。那位战友白天会躲在山上,大致上应该是现在梁弄水库的位置。晚上的时候就会住到太公的家里好好休息。那个时候白天的送饭也都是由太公来负责。实在没办法了才会找人代替。不过当时整个桃花岭在包括我太公在内的四位地下党员的影响下,都会做一些和地下党相关的工作。送饭时太公也会在送饭的竹筒里夹杂着一些情报,以便受伤的战友可以随时知道外界的变化。
战争结束后,太公可能是因为工作习惯的关系,对于自己工作的细节总是闭口不提的。他不愿意说,我们作为小辈自然也不会多问。可以知道的是,太公对于战争是厌恶的,但是对于自己地下党员的身份他是非常自豪的。为什么我想把太公的事迹告诉大家。
太公作为一个地下党员,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他守了40年的墓也守了一辈子的秘密。现在已经是和平的年代了,新中国也没有辜负大家的努力和期望,成为了世界上实力最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对于太公来说,我觉得他的事迹不应该被遗忘,我作为他的后代,继承他的精神的同时,我也要责任把他的事迹传播下去。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我太公这样的人的付出,才有了现在和平年代的到来。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英雄的名字将深深地刻在红色四明的记忆中,永不褪色。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
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5月以来,全校633个团支部
通过多样化的形式
组织开展“百首歌曲献给党”系列活动
各团支部通过
合唱红色主题歌曲,录制视频
表达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党史天天读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官微带大家读党史
点击图片 一起学习党史
排版 | 李鑫
视频 |象山影视学院 校团委
责任编辑 | 王轶群
终审 | 葛红军
出品 | 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宝贝,这封来自宁波财经学院的家书是真的!
学党史⑩|微党课展播(六):乡村振兴的人民情怀——习总书记乡村行
学党史⑤ | 微党课展播(一):山乡巨变的人间奇迹百年辉煌——宁波财经学院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举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