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及发展历史
英文系前身为外语教研室,始建于1956年。
1995年前隶属于原基础课部,承担全校本科公共外语教学工作。
1995年2月外语系正式成立,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收外贸英语专业专科学生。
1997年经原冶金工业部批准开始正式招收外贸英语专业本科生,是文学院历史最长的专业。
2008年接受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教学水平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和兰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同被评为“良好”等级。
2016年被学校列为“择优建设专业”。
2019年入选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2021年入选“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英语能力+行业知识”的人才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土建类相关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英语,在涉外工程、文化教育、经贸洽谈等领域或行业,从事口笔译、教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学习内容
本专业学生通过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夯实英语基本功;同时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了解一定的土建类工程类相关知识。
学生能够利用英语和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前沿知识,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英汉口笔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能力。
学生近年来英语专业四八级通过率一直高于全国英语专业及理工类院校,就业率在各专业中也名列前茅。
主要课程设置包括:
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必修):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口语、英语写作、英汉/汉英笔译口译、英汉/汉英笔译、英语演讲与辩论、中国文化概要。
英语专业方向课程(必修/选修):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选修):土木工程英语、建筑英语、土木工程概论、建筑简史、FIDIC合同条件、科技英语翻译、建筑英语翻译、会议口译等。
师资力量
教师简介
英语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专任教师中学科带头人2人,硕士生导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1名,师德标兵1名,教坛新秀3名,骨干教师8人(其中博士2名,在读博士3名),入选陕西省英才计划1人。历年学生评教中获校级“最受学生欢迎的主讲教师”9人次。
90%以上的教师曾赴海外学习或进修。近年来,英文系教师积极开展教研学科活动,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在学校历年讲课比赛中屡创佳绩,先后有5名教师荣获一等奖,3名教师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省赛二等奖,1人斩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省赛特等奖。
教学成果
迄今为止,英文系共编写出版教材、教辅资料及专著等30余部。
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发表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及学术研究的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科研项目9项,校级教改21项,参与各级立项40多人次。
现有校级精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1项,择优立项课程建设项目6项,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
设有丝路翻译联盟创新创业及实训基地,陕西省翻译协会培训中心实习实训基地,英国塞特福德文法学校中国学习中心人才培养基地,方便学生实习与择业。
学生获奖情况
我系倡导“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设有“英语思辨创新中心”,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
本系教师带队的英文辩论队在多项省内比赛中屡创佳绩,连续9年成功晋级“外研社杯”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总决赛(华西赛区一等奖),先后2次获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组织奖,已跻身英语思辨教育强校的行列。同时定期举办“思辨天下 英满建大”英语思辨教育论坛。
毕业生主要去向
迄今为止,英文系已经为社会培养出将近千名毕业生,就业涉及涉外工程、对外贸易、教育文化、英语教学等领域。
并先后有多名毕业生被保送或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名校的研究生;另有多名毕业生赴海外名校攻读硕士。
执行编辑|王嘉仪
责任编辑|谢晓娜 刘雪梅 李嘉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