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丨《我们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艺考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2021-6-11 15:26:08 文/庞瑾 图/蔡雨婷

关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今日推荐-

■《我们仨》■

作者:杨绛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经典语录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三个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停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永远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据说,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

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豆瓣短评

"人和人的羁绊原来可以这么深,克制的语言原来可以这么感动人。”

“他们仨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从此永不分离。”

“离别被拉成了长长的梦。”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艘船,一个万里长梦。

(以上文字来源于豆瓣APP)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思念到极致是什么感觉?

告别挚爱是什么感觉?

——我一个人思念 我们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不仅是看这对学者夫妇的甜蜜爱情,而是知道世界上真的有一种爱情,没有鸡飞狗跳,没有伤害算计,而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相敬相爱。

在能至亲环绕骨肉相守的时候,能和至爱相濡以沫的时候,我们总以为那是永远,而忘记了要去珍惜。

而这本书,教会我们面死而生,活得更清醒;教会我们珍惜当下,活得更审慎;教会我们拥有对别人痛苦的同理心;教会我们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然后,等到我们人生走到最后的时候,能心无遗憾。

这本书也许会让你流泪,但更希望你读过之后能够庆幸:我们还年轻,还有这么多时间可以相爱,还有这么多事情可以期待,真好。

人生总是要由一个长长短短,满满缺缺的点,堆成一块,成为一片。希望所有人在看完之后都能发愿:“我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和爱的人一起,不再虚度光阴。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让我们感动又心疼。世人害怕离别,读完这本书,如果可以选,你会选择是先离开的,还是后离开的呢?欢迎小伙伴们评论区留言讨论~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制作:夏 悦 孙 浩

图片:夏 悦

编辑:周 颖

责编:赵春阳

审核:武德峰

声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尊重原创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吉林本科院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今日阅读丨《我们仨》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