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讴歌革命光荣历程和辉煌成就的艺术作品“跨界之交融 ·时代之交响—-支林艺术作品国际巡回展”深圳站正在红立方龙岗区公共艺术馆开展,展览时间将持续到6月15日。此次画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的这一重大主题,用艺术记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成就,抒发了爱党爱国情怀,同时也是对这个时代艺术价值的思考和表达。
画展共展出作品172件,其中漆画作品42件、陶瓷作品47件、瓷板作品24件、国画作品38件、油画作品21件,有歌颂红军革命史的《八角楼的灯光》《越过草泽的光明》《唱响红歌》;有反映安源路矿大罢工题材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有表现共建人类命运体主题的《一带一路》;有反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的《丰收的喜悦》等。
孜孜以求 献身艺术
作为一名扎根在“红色江西”这片土地上的知名艺术家和优秀党员,支林教授把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老一辈红军的敬佩融合在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中。他传承了共产党员的吃苦耐劳精神,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自己不断的思考与努力,对漆画、油画、瓷板画、国画进行了不断探索。无论夏季气温高达38度还是冬季低于零下5度,支林教授工作室的灯始终亮着,在朴实无华的工作室,他精心创作了一件件具有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艺术教育和创作四十余年中自己始终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希望把传承红色优秀艺术与体现时代精神价值作为艺术生涯的职责与使命。”
《八角楼的灯光》画面展现了毛泽东借着清油灯一根灯芯的微弱灯光,思考了革命道路,八角楼里的一盏灯,照亮了革命前进的方向。整个画面生动鲜活,仿佛带领观画者身临其境感受当时革命艰难的奋斗场景。
《丰收的喜悦》画面通过颜色、细节的刻画将喜庆之情溢出画面。在创作过程中,为收集素材,支林教授翻阅了大量资料,利用暑假争分夺秒创作。该画作以农村人物为主人公,用水彩绘画的形式把农村“晒秋”民宿的场景描绘出来,整个画面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农村也享受到了新中国富足、繁荣的丰收果实。
《唱响红歌》采用了漆画的表现手法,画面尺寸约2米*2米,利用舞台灯光的特点展现出人们唱着红歌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站起来、壮大起来的场景。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为纪念和致敬牺牲的红军战士而创作,画作选用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牛角坡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作为创作元素,用漆画浪漫主义结合国画写意的表现方式创作的一幅革命题材作品。
反响热烈 赞誉广泛
画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展览现场近万余人参观,不少学生闻声前来观看,感受当年的历史故事,老红军在观看展览现场热泪盈眶提到:“老一辈革命者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出生入死,英勇作战,看到这次展览仿佛自己又置身到了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现在看到中国的强大,内心非常激动,向革命前辈致敬……”
深圳市原人大主任白天参观展览后,称赞此次展览作品内容丰富,有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主题创作作品,又有歌颂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丰收喜悦的成就,反映了支林教授内心对党的敬仰和对艺术的追求,参观此次画展,是一次难得的党史教育和美育教育。
在展览后续的研讨会上,江西省驻深圳各高校校友会负责人及我校校友近百余人参加研讨。南昌大学校友会负责人说,“支林教授的这次展览水平高,立意深远,内容丰富,我们观展后深受红色教育和艺术的熏陶,这为江西人民争脸争光,我们也为之自豪。”
此次展览展出的红色作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史为镜树立必胜的信心,提升精气神,青年一代需要多学习多重温,从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得到启发,把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将红色精神宣传发扬光大。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官网
值班编辑:李莎莎
校对:张月
责任编辑:陈靓
审核:曾传晖 陈红梅 谢慧芳
投稿邮箱:keshidaxmt@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