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程学院简介
汽车工程学院创办于2014年,前身为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2014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汽车服务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6年增设车辆工程专业,2018年增设交通运输专业,2021年增设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依托汽车行业完整产业链,以“汽车-交通-社会”协调发展所需技术人才培养为主线的教育发展方向。
专业基本建设
学院现设有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和新能源汽车工程4个本科专业。汽车服务工程2019年获批江苏省一流建设专业,车辆工程为校品牌专业。
专业剖析
汽车服务工程
本专业以培养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应用型“现场工程师”为目标,侧重于对学生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商务服务、汽车质量工程服务、汽车试验测试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
本专业以汽车服务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现场工程师”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掌握机械学科基础知识及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获得汽车技术服务与汽车商务方面系统的技术、能力训练,具有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商务服务、汽车质量工程服务、汽车试验测试等方面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在汽车服务相关领域,从事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市场营销与策划、汽车定损、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未来发展
汽车服务产业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下迅猛成长,特别是随着汽车行业“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迈进和用户需求的升级,汽车服务领域也迎来了全领域进化。
车辆工程
本专业侧重于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突出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的特殊性与专门性。以汽车零部件的快速制造技术和虚拟开发技术为特色,以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为目标。
人才培养
本专业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素质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相互配合。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在整车设计与制造、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汽车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未来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对汽车需求量的增长,汽车在中国普及程度的提高,国家和企业对汽车产品自主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汽车行业将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交通运输
该专业以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为背景,面向综合运输系统,开设“道路运输工程”和“轨道交通运输工程”两个方向,以交通运输规划、组织、设计、运营、优化的基础理论和工程素质教育为重点,实施宽口径的工程教育,以能够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及新工艺解决综合运输系统中工程技术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具有必要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掌握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运输组织及调度、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等基本知识与技能,能胜任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及运营服务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工作,能在公路交通、轨道交通、物流运输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未来发展
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纽带作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产业的繁荣。学生毕业后能在道路运输、轨道交通、物流运输企业等相关领域就业,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与生产组织、运营管理、教学和科研相关工作。
新能源汽车工程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生的汽车产品类型,由于其科技含量高、低碳环保,运行平稳,无噪声等优点,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未来10~20年将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政府的支持与政策上的扶持无疑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一针强心剂。因此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从业人员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所需的汽车结构、汽车设计制造、车辆三电系统电子控制、车辆及零部件性能检测、智能驾驶技术、燃料电池运用检测等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技术服务、整车及零部件检测试验和创新应用工程能力,能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应用领域从事生产、研发、检测、试验、运维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未来发展
汽车研发、销售和服务将进入更高层次的竞争,汽车工程师就业前景仍然很广阔。其中,作为汽车设计研发领域,汽车新能源汽车工程师人才更为稀缺。从总体上看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未来可期。
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建立了外引内培工作机制,以优化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推行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措施,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教师个人发展,提升教师个人教科研水平;建设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较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9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78.4%,双师型教师比例达41.2%。建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的较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70%以上的教师具有工程经历,6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进修与学术交流背景。
注重能力培养
学院注重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院拥有6个实验室、2个大类实训室及汽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和汽车技术检测中心。还建有南通市“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开发与性能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新能源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实验、实训教学总使用面积14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达1800余万元。
教学改革与研究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等教学资源,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质鉴定标准对接;分阶段在学校、企业实施教学内容,实现培养的校企融合;设立“竞赛学分、创新学分”,将学科竞赛、创业创新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以赛促学、以创促学”,施行赛创融合;推进“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等教学方式,实现理实融合。
强化立德树人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才,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将课程思政目标列入教学大纲,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开展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及各类学风建设活动,促进学院优良学风和班风的形成;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心灵氧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开展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和各种技能竞赛;走出校园,参加汽车行业活动,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动向,掌握职业资格训练考试标准,拓展专业视野,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院有95%以上的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各类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学院“伴你同行”团队,获2019南通科技创业大赛暨“通创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大学生团队第一名,在全国能源与动力大赛上学院连续5年摘得桂冠。
面对“互联网+”的大背景,面临汽车技术向“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发展的新时期、新机遇和新挑战,学院将坚持学校“真心办学 良心育人”的办学理念,发扬“厚德强能 知行精进”校训精神,行创新发展之道,走产教融合育人之路,努力培养高质量应用型技术人才,向建成有特色的高水平学院迈进!
END
素材来源 | 汽车工程学院
编辑 | 陈园燕
初审 | 秦柔
责编 | 施凤燕
复审 | 宣传统战部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