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欢迎你
核心理念
Welcome to join us
求真务实 坚韧不拔
学院概括
1、历史沿革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已有近40多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78年创办的长沙大学理化系的物理教育专业和工程系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组建的应用物理与电子技术系(简称物电系),2005-2013名为电子与通信工程系,2014-2016名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2017年正式名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办学理念与定位学院努力践行“力学笃行”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弘扬“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电信精神,为国家培养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教学、科研、思政和管理工作全面快速发展,全院师生凝心聚力、敬业奉献,正在努力把学院建成“老师们充分发展而感到幸福,同学们全面成长而觉得自豪”的高水平应用型学院。3、学科专业方向学院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400多人。“信息与通信工程”是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重点学科,“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硕士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建设点。专业内容密切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向为电子工程和信息处理与测控技术,突出嵌入式系统研发能力的培养;通信工程,专业方向为通信网络工程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北斗+5G”为特色并突出互联网应用创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为光电传感与检测和光电成像与显示,以光电技术的智能应用为亮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力电子及伺服技术,强化电网建设运维能力和电力物联网技术;机器人工程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和图像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面向社会服务和行业应用研发和创新应用新型机器人和智能无人系统。4、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主动物色国际国内优秀人才,柔性引入企业工程专家与高级管理人员,不断提升教师工程背景与业务能力。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多人;以行业领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和技术专家为主体的兼职教师30多人。学院充分发挥好学科带头人、方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建成富有战斗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引进的100个科技创新人才1人,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湖南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7人,湖南省实践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人,教师赛课获奖省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3人,校级奖10多人。长沙学院教学十佳5人,育人标兵2人,长沙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团队1个。学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取得丰硕成果。教工第二党支部为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党总支为湖南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2021年长沙市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艳老师获评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苏钢教授评为全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5、人才培养工作面向区域新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和“新工科”建设要求,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构建全域实践训练环境;通过智慧教学、开放性课程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以赛课激发学习兴趣、夯实工程能力,以“创新产业”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教学改革示范作用明显,《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湖南教育台等报道,与英国Arm、美国DIGILENT等国际知名公司协同育人案例有一定国际影响。学院教学实验条件一流,建有湖南省电工电子省级示范实验室、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六个省级教学平台,以及中兴通信NC联合教育中心、华为ICT技术学院等。拥有仪器设备5900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多万元,实验用房面积达8000平米。6、科研工作科研方面,坚持学术研究与技术研发并重,科研实力不断提升。学院教师近年发表学术论文129篇,授权专利88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170余项,在北斗导航、电力信息物理安全、物联网测控与光电健康检测等方面应用成果显著,成果转化8000多万元。学院拥有优质的学科平台,建有湖南省光电健康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市物联网测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北斗导航创新应用研发中心、电力信息物理安全实验室等。五个专业分别建有自动化研究所、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和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物理教研中心建有量子通信实验室和计算物理研究中心。并建有“北斗探梦”长沙市科普基地。
北斗卫星导航中心
7、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位于前列,近五年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电子商务大赛特等奖、光电竞赛一等奖金奖等国家级竞赛奖项20多项,省级奖项200多项。学生主持各级创新项目20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30多项,学生优质就业率逐年提高。人才培养德育优先。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方面,2019年荣获团中央大中专“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优秀团队案例,“东来阁讲坛”荣获湖南省团工委创新案例奖;2020年团总支获评“长沙市五四红旗团总支”。申树杰同学获得2020年度湖南省百名优秀大学生党员称号。学生党员一支部获评2020-2021年度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一些毕业生以工程经验深厚的优势自主创业,业绩不断扩大,成为行内专家。由张玉希等4位同学创办的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年销售收入达6000多万元,吴香辉同学创办的深圳安普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十一亿,肖正君等同学创办的深圳华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估值超过7个亿,已于2016年上市。胡胜同学创立深圳市必利胜电子有限公司,2012年成立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胡胜助学金”基金,每年资助十位贫困优秀大学生。张志新同学创立杭州莫名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被杭州市政府评选为“最美杭州人——十佳青年”。
专业介绍
Welcome to join us
电子信息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机器人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通信工程
01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人才。能在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和机器人、集成电路设计与验证等领域和政府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开发与应用、运行维护与技术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电力电子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DSP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机器人编程设计与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
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毕业生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可以到电子系统行业从事系统设计、分析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工作,也可以到邮电、能源、交通、金融、公安、国防、广播电视等部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工作。
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20年获评“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掌握以电气工程学科为主,融合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能在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装备与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技术等方面,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与创新、生产管理与系统运维等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及主系统、高压与绝缘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电力伺服技术。
就业前景:可从事电力系统设计、电力工程建设、电网运营管理与电力装备制造等工作,也可从事工业控制技术以及各行业的电气技术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国家电网、发电厂、送变电公司、电网建设工程公司、电力设计院,以及电力主行业与配套行业的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电力运维等单位。
03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光电信息工程为主干的光电信号获取、光通信、光电信息处理、光存储、光显示及光电信息应用等信息光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接受现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训练,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电子学、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研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光电仪器设计、光纤通讯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近代光学测量技术、光电图像处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就业前景:光电专业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能在与激光技术、光电子信息、光通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尤其是光电传感与检测、光电显示与图像处理、光电导航、无人机、仪器等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04
通信工程
2016年立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018年立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
2019年获评“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在通信及相关行业或其他行业的信息化部门,从事通信系统和网络相关产品的设计、集成和管理工作。并成为应用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信号与系统、嵌入式系统基础、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就业前景:通信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中发展迅速和极具活力的领域。毕业生能在通信、信息、智能芯片制造技术等行业,毕业生绝大部分就职于三大运营商、人工智能及芯片制造等相关企业。通信工程属于连续三年的就业“绿牌”专业。位居大学毕业生就业薪资排名前十的专业。在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为6000元/月左右情况下,本专业学生平均就业薪资已超过7000元/月(全国各省市平均),北上广地区就业薪资已超过10000元/月。并有超过70%的学生在校期间赴企业带薪实习。本专业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7%。
05
机器人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趋势,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美全面发展,培养适应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掌握机器人科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电机学、机器人传动与伺服电机、机器人机构学、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ython程序开发基础。
就业前景:机器人工程属于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领域,随着机器人在各个行业大规模普及应用,以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机器人工程专业目前在智能装备、智能终端、智慧应用、智能图像和语音处理等方向需求量巨大。未来还将出现一大批与机器人相关的新兴产业,比如机器人传感设备、控制设备,或者中间计算系统等机器人的分系统,同样对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有着大量需求。
名师风采
朱培栋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兼学科带头人,湖南省光电健康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IEEE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首届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和物联网专委会委员。1999-2017在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工作,曾任加拿大圣泽威尔大学 James客座讲席教授,2014年全国复杂网络大会副主席和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主要研究新一代互联网、网络安全、网络科学和网络思维。先后负责20余项国家和部委级等科研课题,授权发明专利17项、登记软件著作权6项,获全国发明博览会铜奖。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 项。独立专著1部,合著合译科研著作9 部,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SCI/EI索引 160篇。出版教材2部、教学研究著作1 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篇,获评《计算机教育》杂志创刊15周年“十佳作者”。“计算机网络”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网络思维的系统阐释者和积极倡导者,获部委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博士硕士生80余名,2人获省级优秀学位论文。
苏钢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Signal Processing期刊、ChinaCOM及多个中文权威学报特邀审稿人。20余篇论文被EI/SCI索引,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基于能量效率的无线资源管理与优化、5G无线网与光网络融合、面向蜂窝物联网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等。主讲本科生课程《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基础》等,硕士研究生课程《ASIC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湖南省首批芙蓉教学名师,长沙学院师德标兵。
刘辉
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智能控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主持完成省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8项,校企横向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科基金、省级和企业横向合作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EI收录5篇,CSCD和中文核心期刊1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三次获湖南省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现任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杨波
博士,博士后,研究员,教授,电气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湖南省科技创新引进人才,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大电网安全稳定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和参与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等科研课题二十多项,SCI/EI检索论文三十余篇,编写电力行业标准1项,在电力系统广域安全控制、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协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并已应用于电力行业。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审稿人。主讲《新能源发电技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课程。
学生风采
01
学生荣誉
02
学生活动
第五届致远科技素质月
我院学生积极参与校运动会
第十四季东来阁讲坛
我院学子暑期实践
招生咨询渠道
1
加入官方新生QQ群
2
关注电信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QQ号
青春有你 不负韶华
心动不如行动
电信学院还有更多惊喜
等你来发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