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沧浪亭记》 作者:苏舜钦
吴中多名胜,而姑苏为盛。城西有长洲,环以清流,胜概甚美。余观于长洲之胜,尤爱沧浪亭焉。亭临于水,周以修竹,盖士大夫游息之所也。南望若苍海,东望若丹霞,西北若龙蟠,远山若屏。亭上有屋,可以避风雨。余于是日与友人泛舟至此,览物之盛,欢甚而留之。既醉,起而步于亭上,望见二人来,态度甚逸,衣冠甚古。余疑其非人间之人也,乃迎而问焉。二人笑曰:“子安得不识吾?吾隐沧浪,得之而忘其名焉。”余恍然悟,遂谢之而退。翌日,复往而访焉,遂不得。
注释
- 沧浪亭:苏州著名的古代园林之一。
- 吴中:古代吴地,即现在的苏州一带。
- 长洲:苏州古城西侧的一个地区。
- 胜概:美好的景致。
- 士大夫:古代的官员和学者。
- 丹霞:形容朝霞,红色的云彩。
- 龙蟠:形容山势蜿蜒如龙。
- 衣冠:古代的服饰,这里指古代士人。
- 逸:闲适,洒脱。
- 隐沧浪:隐居在沧浪亭。
译文
苏州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而以姑苏最为突出。城西有长洲,被清澈的河流环绕,风景非常优美。我游览长洲的美景,特别喜爱沧浪亭。沧浪亭临近水面,四周种满了修长的竹子,是文人雅士休息游玩的地方。向南望去,犹如大海;向东望去,宛如丹霞;向西北望去,山势如同龙蟠,远处的山峦犹如屏风。亭上有房屋,可以避风挡雨。那天我和朋友划船到这里,看到美景,非常高兴,于是留下来。喝醉后,我起身在亭上散步,看见两个人走过来,姿态非常悠闲,穿着古代的衣冠。我怀疑他们不是凡人,于是迎上去问他们。两人笑着说:“你怎么不认识我们?我们隐居在沧浪亭,因而忘记了名字。”我恍然大悟,便谢过他们,退了回来。第二天,我再次前往寻找他们,却没有找到。
鉴赏
《沧浪亭记》是苏舜钦的名篇之一,文章通过对沧浪亭及其周围景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者在文中采用了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使文章充满了诗意和画意。通过与友人游览沧浪亭的经历,作者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思想。
苏舜钦在文中借景抒情,通过对沧浪亭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描绘的景色既有动感,又有层次,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文章最后的神秘人物对话,更是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使人遐想联翩,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深刻性。
总之,《沧浪亭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更是一篇抒发作者心志的佳作,通过对沧浪亭美景的描写和人物对话的设定,展现了苏舜钦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思想境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