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
《台城》 作者:王安石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翻译
江上细雨霏霏,江边的青草茂盛齐整,
六朝的繁华如同一场梦,只有鸟儿在空中啼叫。
最无情的还是那台城的柳树,
依然笼罩在烟雨之中,绵延十里长堤。
鉴赏
王安石的《台城》通过对台城旧址的描写,表达了对南朝六朝古都繁华不再的感叹。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苍凉、萧瑟的画面,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江雨霏霏江草齐
诗歌的开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台城一带的江雨和江草。江上细雨霏霏,江边的青草齐整茂盛,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生机,又透露出一种冷清与寂寥。
六朝如梦鸟空啼
接着,诗人用“六朝如梦”来形容南朝六朝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只有鸟儿在空中啼叫。这个比喻将历史的变迁和繁华的消逝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
无情最是台城柳
诗人进一步感叹,“无情最是台城柳”,台城的柳树依然存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繁华的逝去。柳树无情地继续生长,而人事已非,物是人非的无奈与伤感油然而生。
依旧烟笼十里堤
最后一句“依旧烟笼十里堤”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柳树依然笼罩在烟雨之中,绵延十里长堤。这里的“依旧”表现了自然的持久与人世的短暂,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更加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点评
王安石的《台城》通过对台城旧址的描绘,表达了对南朝六朝古都繁华不再的感叹。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感叹,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故国情怀的深切感伤。
这首诗的艺术手法高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无情。诗人以细雨、青草、鸟啼、柳树为意象,将自然景物与历史感慨巧妙结合,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深度。
总之,王安石的《台城》是一首怀古感怀的佳作,通过对台城旧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故国情怀的深切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还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份无奈与感伤。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