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烛照前路;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奋进。——题记
“这两份跨越三十年时空的入党志愿书,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100 zhounian
建党100周年
此时此刻,我百感交集。这五个多月以来,从最开始怀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磕磕绊绊地摸索写作思路,到后来“过五关斩六将”般脚步愈发坚定地完成创作,再到现在我可以站在台上诵读着我所写的文章,把李世年和谢凤雏两位老师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读者和听众,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刚开始听到我要负责李世年和谢凤雏夫妇档案故事采写的时候,“受宠若惊”之余,其实更多的是忐忑与担忧,我害怕自己是否能够把文章写好,是否能够真正胜任这个任务。但是,当我翻开那一本厚重的档案,一张张泛黄的纸张让我看到了两位老师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读完档案,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有思想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李老师和谢老师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忠爱的教育事业,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静静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在党员教师中树起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形象,谱写了一曲党员教师为人民服务的颂歌。能够参与这两位老师档案故事的采写,我倍感荣幸,也不由得身感重任。
100 zhounian
建党100周年
“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读着两位老师入党志愿书中铿锵有力的誓言,它给了我一种隐隐的力量和触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老一代共产党员们所具有的那种崇高的党性是那么的纯粹,那么的简单质朴,那么的让人崇敬。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地发自内心,透过这些文字我仿佛都能看到那一张张对党写满渴望和敬意的面孔。
JIAN DANG
百年拼搏,正道沧桑,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一百年风雨历程。这条路是如何走过的?是靠党员前辈们简单朴实却又无比纯粹崇高的党性啊!是他们埋藏于内心、外显于行动的理想信念啊!他们将对党的忠诚根植于心、融入血液,用坚定的信念履职尽责、造福人民,用一生诠释共产党员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树立一个“一心为党、信念如磐”的好榜样。从李世年、谢凤雏夫妇这些老党员的身上,我看到了历史,收获了感动,更感受了前进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寻着他们的事迹,从一个“追光者”的视角窥见,李老师和谢老师一生爱党为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疑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这些“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榜样,将激励着我见贤思齐,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让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在逐梦复兴的时代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
100 zhounian
建党100周年
李老师在他的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人民教师工作是一件光荣、有意义、永远年轻而自豪的工作。”这是一名优秀党员教师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也为我提供了一种人生参照,让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在我心里开始扎根、萌芽。它告诉我,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不需要声名显赫,也不需要轰轰烈烈,即使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迸发出令人震撼的力量。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要在教学中摸索,在摸索中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能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师,尽履“传道、授业、解惑”之责!岁月不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时,责任在肩。我也要像两位老师一样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深深扎根于教育沃土,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
往期精彩:
文理天使录|萌点十足的校园喵星人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庆祝建党100周年书法作品展
好听!阿卡贝拉版《少年》
收藏!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END
重庆文理学院全媒体中心
文案:梁琪
播音:邓渝凡
剪辑:米静
排版:王春霞 李佳颖
责编:李思言
审核:姜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