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景写生步骤 风景写生要点

2025艺考,艺考

2025艺考

2011-9-08 14:07:52 文/俞梓轩

关注

你现在访问的是零二七美术高考网 027Art.Com

从不会画,到会画,写生可以建立空间概念,训练写生是从想象力出发的,不是单纯看到的。看到的,都是平面的。学生必须要训练一种空间理解,才能什么都看得到。”


色彩风景写生,第一是选景,“选择有兴趣的,或者给你感受最深的景色,进行写生。

写生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如阴晴、早晚,及季节的影响,通过特殊环境下的感受描绘景色。”

一幅好的风景画,应该体现出光色变化与情调、情趣的融合,最终表达出景色的神采和意境。

风景写生步骤

一、确定构图、着色

风景写生与静物写生有很大区别。由于户外光线变化大,光源色、环境色相对不稳定,因此在写生的过程中应多分析比较自然状态下的色彩倾向,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一气呵成。选好景后,马上确定构图位置,注意景物的比例关系,确定绘画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一个角度只能画一两个小时,因此一幅画有时需要两、三次在相同的时间、光线、角度下进行。

着色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种是先从局部画起,如先将山石、石墙、树等前景的物体,画得很具体,很深入,再结合前景的地面,让物体在色调关系上尽可能确切,然后再画大面积色调,进一步寻找色调关系,这种方式是为了追求真实感。另外一种方法是在起稿之后,便寻找画面大的色调关系,将大的色块都画起来,然后再深入刻画,这种方式对于获得大的色调非常有益

二、深入刻画

深入刻画就是找大色块之间的色彩关系、明度关系和虚实关系。通常在阳光的照射下,受阳光直射的部位色彩倾向偏暖,背光面色彩倾向偏冷,近景暖,远景冷,天空冷而地面暖。第一遍着色要反复比较,尽量找准它们之间的色彩关系,用色也适当地加厚,画出中间色和亮部的颜色,用笔要放松,画出景物的体积关系和空间感,以及景物受光后的冷暖对比关系

在风景写生时,最常见的问题是概念色问题。概念色是由于我们在观察对象时,一旦用颜色来表现,常将某一块颜色归入某个概念。如绿树、蓝天、白云……往往我们视觉所反映的实际色调与被归入的概念毫不相干。正像科罗说的:“你看是绿色的,而我看是灰色的或金色的,我们并不是同样的去看。”这说明画者各有自己的色彩倾向。当然不能不承认,我们在画绿树时,笔会自觉地伸向绿色,这正是概念化的经常表现。

暗部和阴影的雷同,是初学色彩容易出现的问题。不同色相的暗部和阴影在深浅上接近时,常常被处理成相同的颜色,要寻找画面色块间形成的色相、冷暖、互补的对比关系,这是认识绘画色彩的关键。应该说深入刻画,就是对景物的进一步再塑造,即在保持大的色块与色调的同时,加强色彩的层次感与丰富感。用笔时既要准确又要放松,强调主要景物的塑造,使主次分明。用色尽量少加水,色彩适当加厚,使物象具有实在感。

总之,一幅好的风景画是由一个个精彩丰富的局部组成,在深入刻画的过程中每一个局部都必须统一在整体之中。因此,谐调统一的整体关系是由统一的局部组成的。

三、调整完成

在画面基本完成时应进行最后的调整,如局部色彩有碍于色调的统一就要调整;为了使主体的物象鲜明突出而减弱次要部分的色彩或塑造;为了加强空间感而使近、中、远分层次加以统调并拉开各层次间的距离等。这个阶段要多看多想,动笔不必多而画必有效。调整的重点是使整体关系更趋谐调,直至达到所设想的艺术效果得以充分的体现为止。

四、小结

(一) 各种物象的表现方法

1、自然景物

(1) 建筑物 建筑物的固有色彩因其质地而异:如白灰粉墙、砖墙、水泥墙、木墙等都因其色相、质地、光线的不同产生明暗、冷暖的色彩变化。一般情况下建筑的各个侧面大都互为直角,在光的照射下,都有直射、斜射等的明显区别,受环境颜色的影响不明显,各个侧面的色彩倾向有明显的差异。描绘出不问的色彩倾向对表现建筑物的质感和立体感是至关重要的。建筑物都有一定的透视规律和透视角度,因此,在写生过程中要画准确建筑物的透视,掌握其透视规律和透视变化,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房屋的结构及各种变化关系。

(2) 树木 树的种类繁多,在写生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各种树木的不同特征,掌握其形状与变化规律。其中树的色彩和树干的特点是区分树种的重要标记。树叶的色彩通常也体现出季节的变化。像春天为嫩绿,夏天为深绿,秋天呈金黄,冬天呈灰褐色。由于距离的远近关系,近处的树木色彩强烈,明暗及冷暖关系差别大,远处的则常常连成一片模糊的、不同色相的色带。

(3) 山 山的形状与变化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南北方的山因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泰山的雄伟、壮丽,黄山的俊俏秀丽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山的高低不同,色彩观感也不尽相同。高山云雾缭绕,使其固有色减弱,较矮的山受云雾的影响小,固有色较强。近处的山色彩的明暗,冷暖的对比鲜明,具有较明显的起伏感和立体感。

古人说:“山有八面,石有三方”,也就是说,要多画几个面,—甚至七八个面的色彩,才能更好地显水出山的气魄来。近山的整体感觉总比远山的暖。远山因空气、透视的关系,色彩观感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局部色彩冷暖差别不明显,只能显示出整体的色彩倾向,一般比近山偏冷。更远处的山色,便与天色融合在一起了。

(4) 水 水是透明无色的,它的色彩倾向受光线、环境的影响很大。像早、中、晚的光线不同,水所呈现的色相也不同。水是透明的,但它的底面又是深色调的,这就使它具有了一些镜面的特性。在风平浪静时,这种感觉体现得更充分。水还有反射天光的特性,它的颜色常表现为天光色加蔚蓝色。近处的水,蓝色更明显;远处的水,与天光色比较接近;更远处的则与天光色融为一体。水更像一面镜子,能相应的映照物象,形成水的倒影,这些倒影,丰富了水面的色彩。


2、自然环境

(1) 天空 天空的色彩随着时间与天气的变化而改变:

晴天——天空一片蓝色,可谓碧空万里,阳光灿烂。

朝阳——太阳升起,金黄色的太阳普照大地。

夕阳——余晖晚照,天空一片橙色。

阴天——重雾迭障,雨意朦胧,色调呈现冷灰色。

天空的色彩多变,它对整个画面的色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和比较它同周边物象的关系。

(2) 云彩 云彩给平整的天空增加了内容,云的形状具有一定的体积感,它轻薄、飘逸、灵活、善变,在表现时应注意对比观察,将云彩和天空浑为一体。同时,要注意天空和地面景物的色彩关系,地面景物的色调不同,对比之下的天空色彩也就有不同的变化。由于空气透视的作用,近处的云彩一般比较清晰而偏暖,远处的云彩,总是比较模糊且色彩偏冷。

(二) 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与表现

由于季节的变化,即使相同的景色其色调也会有根本的改变。因此在表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场景时,应注意仔细观察,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把对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光照产生的截然不同地感受充分表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征,从色彩方面进行适当夸张,使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1、春天

春天的色调多以嫩绿、淡红、淡紫、白色为主。春天的色调是清新的,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树木花草吐放新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紫色的梧桐花,白色的槐花,黄色的迎春花,满目的桃红柳绿,令人目不暇接。

水粉风景案例>>

2、夏天

夏天,阳光炽烈,天气炎热,景物的色彩浓艳而热烈。夏天的景物色彩比较统一,缺少变化,季节性不如春秋明显,但其浓郁的色彩让人感受到夏季的生机。

水粉风景案例>>

3、秋天

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金黄色的色调把人带入了收获的季节。秋天的色调是很统一的,色彩的变化对比也较强烈,浓艳的红色,透着光亮的黄色,组成了一组组暖黄色调、红暖色调和红紫色调的“画”。在这个季节里不但能捕捉到丰富色调的对比变化,还能领略到大自然的丰富和美丽。

水粉风景案例>>

4、冬天

冬天,万物凋零,自然界的色彩变得纯净而单一。阳光下的雪景,雪的亮部呈现出明显的黄色暖调,暗部受到极为强烈的环境色互相映射的作用,使环境色尤为显著,色彩显得特别透明。物象各部分明暗、冷暖差异很大。投影的光源色补色关系清晰,呈蓝紫色,纯度高而透明。

水粉风景案例>>

相关阅读:

一张好的素描头像应具备的几大要素

分析美术高考中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应考方法

美术高考培训学习中怎么画出物体立体感

零二七美术高考网(武汉美术网旗下美术高考频道)高考,2012高考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艺考-2025艺考-色彩风景写生步骤 风景写生要点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