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范学院2013年招生简章

河南美术高考信息,艺考

河南美术高考信息

2013-10-21 09:32:38 文/朱赫然

关注

郑州师范学院2013年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郑州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至今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师范、非师范专业并举,文、理、工、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型高校。学校占地面积1060亩,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各类实验实训室13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近亿元;附属中小学6所,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1个;图书文献110余万册,并建有千兆光纤接入、万兆双核心骨干校园网。学校现有22个本科专业、52个专科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项,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并为人才搭建科学研究、施展才华的平台。目前具有教授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近百人,副教授和其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260余人;教师中博士、硕士540人;国家级教师培训专家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6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省级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对象9人。学校成立了教育科学、中原文化、生物工程、软件科学、3S、戏曲等6个研究所和河南省特殊教育、郑州市兰花工程技术、郑州市残疾人教育工作等3个研究中心,建立了郑州市廉政文化研究基地、郑州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研究基地及多个教授专家工作室等,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数十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郑州,面向河南,服务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以培养“争得上、留得住、教得好、能发展”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为己任,已为郑州市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7万余人。目前郑州市80%以上的小学教师、50%以上的初中教师,以及90%以上的小学校长均为我校毕业生。同时,学校还承担着大量的师资培训任务,是国家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和中西部项目承担者、河南省新课程改革培训者培训基地、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援疆项目培训基地、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河南总执行机构。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英、加、俄等9个国家的13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教师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50多项,并荣获2011年度“河南省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度“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称号。

 

文学院

 

文学院是学校最早建立的院系之一,始终坚持人心向学、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注重内涵,强化管理,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现设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影视传播系、教材教法教研室、戏曲研究所。

举办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3个本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与作(编导方向)、新闻采编与制作(中外联办)、语文教育、汉语5个专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采编与制作2个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

开设课程60余门,其中现代汉语为省级精品课程,外国文学、文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为校级精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为省级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为校级教学团队。

专兼职教师6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9人,博士10人、硕士32人。近5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0项,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文学院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综合型人才为己任,不断改进培养模式、拓展培养渠道、丰富培养层面。目前在校生近1500人,其中本科生500余人。组建的学生社团有星空文学社、寒钟国学社、春蕾话剧社、新闻协会等。

文学院历届毕业生以其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而普遍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和欢迎,毕业生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区,在郑州市基础教育中成为中流砥柱。他们有的被评为县、市、省级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有的成为了教育文化系统的管理干部。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够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的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开设的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基础写作等课程。

就业方向:中小学校语文教学和教学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从事文案工作、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的汉语和外语水平,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外语、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汉语文字学、汉语语法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可以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也可以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广播电视学专业(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史、广播电视法规与广电职业道德、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电视作品分析、公共关系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编导方向)(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具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制作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胜任新闻采访、拍摄、编辑、写作、评论等岗位;能胜任新闻单位、影视制作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

开设的主要课程:中外经典作品导读、新闻学、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概论、新闻策划、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后期制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主持艺术训练、外教口语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胜任新闻采访、拍摄、编辑、写作、评论等岗位;能胜任新闻单位、影视制作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

 

数学与统计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郑州师范专科学校的数学系。为适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2012年,原郑州师范学院数学系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22人,博士、在读博士3人,郑州市特聘高层次人才1人,郑州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

学院设有数学系、统计系、教学实验中心3个教学单位,建有数学建模实验室、数学与应用数学实验室、统计实验室三个教学科研平台,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2个本科专业,数学教育、统计实务2个专科专业。其中数学教育专业为郑州市重点专业、郑州市属高校示范性重点专业,统计实务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

多年来,学院秉承“发展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弘毅、创新”的校风,按照“加强基础、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实行分类教学、分类指导,深层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知识牢固、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近三年来,获得地厅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出版教材著作8部,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和数学建模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国家级、省级奖。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工作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基础、数学实验、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数值方法、实变函数、泛函分析、近世代数、高等几何、初等数论、初等数学研究、数学建模、数学教学论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够在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数学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或在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继续攻读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研究生。

统计学专业(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等基础,并具备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能在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或金融、证券和咨询业从事统计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统计咨询、投资决策、统计信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描述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管理学、抽样调查、时间序列分析、运筹学、统计预测和决策、实用统计软件、(微观/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公共关系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在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或金融、证券和咨询业从事统计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统计咨询、投资决策、统计信息管理等工作,继续攻读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研究生。

统计实务专业(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扎实的统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宽的知识面,能熟练地分析数据并解释结果,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预测和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数学,统计软件、数理统计、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抽样调查、时间序列分析、调查统计实务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够在企业(公司)、经济管理部门、保险部门等众多单位从事市场研究、市场调查、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业务和管理的实际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会工作;或在教育机关从事教学工作。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突出。现有专、兼职教职工57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8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共8人;另有常任外籍教师4人。现设有四年制师范类本科英语专业、三年制英语教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应用俄语专业。拥有语音实验室9个共524座,微格教学实训室6个,商务模拟实验室1个,外语公共资料室1个,艺术排练厅1个,多功能演播厅1个,校园数码广播系统1套,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和实践服务。设有英语系、亚欧语系、教材教法教研室、学院党总支、团总支、行政管理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和实验教学中心等部门。现有在校学生一千四百多名,毕业后将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及研究、商务英语及外事翻译、涉外旅游及酒店的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另外,还设有公共外语教学部,承担全校非英语专业本、专科生的英语教学和培训工作。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开展教育见习、顶岗实习、社会调查活动的同时,还在校内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有全面的发展。

英语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较为宽广的人文学科知识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了解中外国情和文化,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英语师资及外事部门、企事业单位所需的英语人才。

专业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等课程。

商务英语(旅游方向)专业(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具有旅游专业知识、旅游管理能力、英语翻译技术、适应我国涉外旅游发展需要的专业实用人才。

专业课程:旅游英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写作、旅游口语、导游业务、旅游法规、河南旅游基础、旅行社经营管理、翻译、旅游社交礼仪等课程。

应用俄语专业(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具有俄语基本理论、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语言文字教学和翻译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课程:综合俄语、俄语听力、俄语口语、俄语语音、俄语语法、俄语阅读、俄语写作、俄汉翻译、俄语视听说、俄罗斯文学选读、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俄汉语言文化对比、经贸俄语、俄语应用技能等课程。

 

音乐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严治学,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做到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做到多专业,多层次的发展。是学校发展快、实力强、成绩突出的优秀院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学与科研需要,政治合格、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

音乐学院拥有多年从事高校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和适应现代化音乐教育教学所需的先进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工75名。其中,教授9人,兼职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讲师37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43人,在硬件设施上,音乐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楼,音乐厅,器乐排练厅,舞蹈排练厅,合唱排练厅,数码钢琴教室,学生琴房等教学设施;现有雅马哈,珠江等钢琴200余架。

音乐学院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办学水平逐年提高,音乐学院合唱团2007年在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合唱比赛荣获优秀奖;2008年音乐学院学生代表河南省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珠江杯”音乐技能教育专业技能大赛荣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和个人六项单项大奖;2009年音乐学院师生与河南豫剧一团联合创演豫剧音乐剧《大别山的女儿》受北京大学邀请在百年讲坛公演,获2010年郑州市“五个一”工程奖,2010年音乐学院学生在全省大学生技能大赛中荣获全省高校艺术类说课第一名。2010年音乐学院师生共同排演的歌剧《原野》在全国第九届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2012年音乐学院学生合唱获教育部二等奖。

多年以来,音乐学院师生勤奋耕耘,不懈努力。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办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具备了较强的教学、科研水平,为河南省和郑州市的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音乐教育人才。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郑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为建设特色鲜明、全国知名音乐学院的目标努力奋斗,努力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音乐学院下设有音乐教育系,音乐表演系,舞蹈系等部门。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音乐表演、音乐编辑、音乐研究等音乐文化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开设四年制本科音乐学,三年制专科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共四个专业。

音乐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分声乐和器乐两个方向,旨在培养具备在中等及以上学校从事音乐教学与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并能胜任音乐教育及教育管理工作,也能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文艺宣传、群众文化等与音乐相关的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写作、中外音乐史、音乐教学法、音乐课程论、形体训练、声乐、钢琴、器乐等课程。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该专业分声乐和器乐两个方向,旨在培养能够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机构从事音乐演艺活动,具备组织音乐教学、策划各类型文艺演出活动等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声乐、钢琴、器乐等课程。

舞蹈表演专业(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舞蹈理论基础,舞蹈表演、舞蹈编排能力,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艺术宣传等工作的文艺骨干。

主要专业课程:民间舞、芭蕾基训、芭蕾技巧、古典基训、古典身韵、现代舞基训等课程。

 

美术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是在原郑州师专美术系的基础上成立的,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广大师生多年的不懈努力,美术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提高,培养学生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美术学院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倡导先进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能力的美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对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及艺术相关管理人才的需求。

美术学院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20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6人。分别毕业于国内各大美术学院和综合院校美术系以及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等。

教师作品参加全国及省级美展百余幅,多幅作品获奖,另有作品被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版、收藏。发表作品500余幅,出版专著、画册50余部,其中《美术论文写作教程》和《色彩构成》被定为全国高校本、专科通用教材。获省部级各种科研、论著奖励多项。

美术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艺术设计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展厅、专业画室、摄影实验室、图书资料室,雕塑实验室以及实习实训基地多个。

现有美术学专业(本科),美术教育和装潢艺术设计两个专科专业。美术教育专业为郑州市重点示范专业。

美术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齐心协力,励精图治,立足中原,放眼国际。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根本。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品位,努力实现美术学院新的跨越。

美术学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术教育、绘画创作与教学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的工作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速写、解剖与透视、色彩、所选专业方向(油画、中国画)、绘画材料、创作、社会实践(风景写生、艺术采风)、心理学、教育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学科教学论、毕业创作、教育实习等课程。

就业方向:中小学及社会教育机构、画廊、博物馆、美术馆、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等。

美术学(国画方向)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中国画创作、教学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中国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视、速写、国画线描、国画(山水、花鸟、人物)、国画材料、国画小品创作、风景写生、艺术考察、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

就业方向:绘画创作与研究机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独立策展人等,继续攻读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研究生。

美术学(油画方向)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油画创作、教学能力,能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油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水粉、水彩、解剖透视、油画(静物、风景、人物)、油画材料、油画创作、风景写生、艺术考察、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毕业创作、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课程。

就业方向:绘画创作与研究机构、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独立策展人等,继续攻读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研究生。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从事广告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策划等多方位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能胜任广告公司、印务公司、传播公司、展览展示公司、报刊杂志社及企事业单位设计策划等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绘画、色彩、字体与标志设计、版式设计、图形设计、设计基础、装饰基础、平面广告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计算机美术辅助设计等课程。

就业方向:广告公司、印务公司、传播公司、展览展示公司、报刊杂志社及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等。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下辖计算机科学系、网络工程系、教育信息技术系三个学系,一个教学实验和实习实训中心。附属一个校级软件科学研究所和一个高效能计算实验室。培养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现有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科专业;一个现代教育技术专科师范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郑州市重点专业,现代教育技术是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教师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30人;双师型教师31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市级科技领军人物1人,市级高层次特聘人才1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

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13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SCI/EI检索论文18篇。每年持续有一批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刊物上。

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00多万元。拥有计算机应用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多媒体制作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网络可编程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电视编辑技术实验室35个,还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育应用软件。学院与国内外许多高校、著名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保持着广泛的学术联系与交流;多次主持召开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

学院秉承:“明德、格物、知新、致远”的院训,坚持“先教学生做人,后教学生做事”的原则,通过文明素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味,实施“双证书”教育,把职业认证课程嵌入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学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文化科技活动,锻炼学生能力。力图将学生塑造成政治信念坚定、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一如既往地瞄准“合格本科”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构建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学平台,增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新专业,建设更多更先进的现代化专业实验室,创建一流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争创中原名校发挥积极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且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接受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熟悉国家关于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在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开发及管理的双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线性代数、数字逻辑、C/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分应用型和学术型两个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上,应用型主要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师资以及IT职业培训师资,学术型主要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做准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方向)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设计、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育软件、教育资源、教育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维护、学习支持、帮助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摄影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教育技术学导论、学习理论、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传播学、教学媒体技术、电视编导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平面设计、二维动画、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就业方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各级教育技术中心,各类学校从事、电教管理、校园网络建设和教学软件设计等,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培训和人才开发,到电视台从事影视编导工作,到信息产业部门从事应用性研究与开发工作;可以继续考取教育技术学、教育科学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强实践、厚基础、高素质、创新型的软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软件理论基础扎实,软件开发和实践能力强,具备软件工程管理的知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在企事业单位中能够胜任软件研发、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教学、软件应用与维护等相关工作,具有能安心、能吃苦和能创业的精神并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C/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Java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工程、可视化建模与UML、软件项目管理与CMM、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企业项目开发实践、就业与创业指导。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分应用型和学术型两个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上,应用型主要培养从事大型软件项目开发、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维护方面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学术型主要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做准备。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方向)专业(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实用型、能力型、创新型的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深入挖掘其艺术潜能、培养其创意能力。使学生具备影视媒体创意设计、影视剪辑、特效制作、节目包装、数字出版等能力,培养能够将创意思维与数字媒体技术有效结合并进行数字影像创作与制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形态与色彩、艺术设计概论、传播学理论、音乐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MAYA动画制作、AE片头制作、数字音频制作技术、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专题片制作、印刷流程、平面广告创意、网络多媒体交互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电视台、数字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网络电视台 及高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影视节目制作中心从事数字影视节目策划与创作、数字影视特效制作与合成、影视广告、片头设计与制作及影视节目包装等工作。 能够在互联网、移动媒体、出版社、报社、通讯社等单位从事有关新媒体产品策划、研发与管理运营等工作,以及网站页面、人机界面、交互程序、网络广告、电子报刊用户体验等应用设计与创作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教育技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基础教育教师。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教育技术学导论 、教育传播学、教学设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摄影、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平面设计、Flash动画制作、三维动画、计算机网络、网页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电教机构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教学系统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广告公司中广播电视节目和网上栏目的创意、策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口)专业(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三年制专科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网络集成与工程监理、Web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的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掌握网络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具有从事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以及基于Web的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SQL SERVER、.NET开发、ASP动态网站建设、网页设计及WEB应用开发、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技术、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路由器交换机配置与管理、网络工程技术、通信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网络中心、部门机房或Cisco网络管理员、网络布线及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作、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网络集成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中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网络建设与网络设备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站规划设计及素材采集加工、无线网络性能优化等工作。

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口)专业(非师范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定位于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信息技术及相关行业的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电路基础、C/C++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用操作系统技术、数据结构、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B/S系统开发、网页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

 

 

初等教育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是培养小学教育人才的专业院系,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建国初期的郑州师范学校,具有小学教师教育的悠久历史,曾被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誉为“优秀小学教师的摇篮”。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已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实验教学设备完善、专业特色鲜明、学历结构合理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体系,成为郑州师范学院的特色院系,已累计为河南省培养小学师资数万人,目前有不同学历层次在读学生26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学科及职称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0人,博士5人,硕士30人。

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小学,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秉承半个多世纪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分向(项)主修、形成特色(专长、特长和爱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强技能,重综合,培养一专多能小学教师”的专业特色。

初等教育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2011年由国家财政部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完成了“郑州师范学院小学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建设,包括网络型语言实验室、精品课程录播教室、微格教室、科技活动室、多媒体课件室、课本剧编排室、理化生实验室、书画和器乐教室等实训实验室,为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小学教育基本规律,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与创新精神,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人才。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艺考-河南美术高考网-河南美术高考信息-郑州师范学院2013年招生简章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