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大家好呀
每年的7月中旬-9月中旬,各大画室都会组织一场为期几天的外出写生课程,去一些风景优美的小村庄,或者建筑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如;安徽宏村、江西婺源、浙江乌镇等。
有的同学和家长可能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集训期间课程这么紧张,还要专门安排几天时间去外出写生?
什么是写生?
写生是绘画中以直接以实物或风景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通过户外的景象,可以更清楚的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的空间关系等。
为什么要去户外写生?
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打破“定点观察”的习惯,能多维度的去观察描绘的对象,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力得到提高。在室内画静物的时候,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感受可能不是那么真切,但是当你身处大自然时,这种感觉会非常真切。
绘画大师马蒂斯就把“看”当做是一种“创造性的视觉能力”,这里的“看”就是观察,是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特征的直觉能力,即所谓在绘画中的透视力和洞察力。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大自然也是色彩训练的最好课堂,它提供了丰富的色彩变化和美妙动人的景象。
所以站长建议画室有组织写生的话,大家可以去体验一下,借写生这个机会,出门游山玩水,放松一下身心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讲解下初次写生时容易遇到的3个问题。
1.初次写生比较兴奋,激动、盲目下笔,忽略了构图、透视、色彩关系等。没有代入平时在课堂上老师教的东西。
解析:准备未充分仓促上阵,沉不住气,没有把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就匆忙地开始画,这样的状态下画出来的画面往往是不理想的。
动笔前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有一幅完整的画面,在选景、构图、起稿时要有清晰的思路。前期准备工作做足了,下笔才会有序而正确,不然越画越错,后面就很难改了。
2.不懂写生画面要如何有序的开始。
解析:在写生时,要经常在脑海里想,尤其是开始的阶段,例如我为什么选这个景?这个景让我触动的点是什么?画面的基础色调是什么?光源的方向,哪里亮哪里暗?哪里是暖色或冷色?画的重心或焦点在哪里等等。
3.容易把室内写生的经验带到室外。
解析:室外画写生拿回室内看会觉得发黑,因为在室外天光、阳光都很强,室内光弱,造成差异。所以应避免阳光直射画面,并要注意画面本身的对比关系。再有一个室内经验上的误区,在室内一般都是坐着写生,画面离眼睛很近,虽然也会退远看,但可能因场地有限,往往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不爱退远看了,觉得自己也看不出什么,但是在室外画风景,风景画是最讲究色彩调子的,所以往往是需要有点距离观察你在能发现自己画面中存在的色彩问题的,。
风景写生切记不要盲目的去画,
下面站长说6个写生的小技巧点,
大家可以码住。
1.打形阶段:解决画面大的形体特点,位置,透视等问题。
2.确立色调:在脑海中构图,根据想法构思画面色调,多留意注意室外的光线变化以及自然光的处理。定色调思路要清晰,切勿墨迹。
3.刻画细节:由于时间限制,风景写生区别于室内静物写生,室外写生受时间影响,练的就是快速定稿。
4.光线处理:这是一个外出写生的重要课题,由于早中晚的阳光不同,角度不同,而且光速变化较快,所以要求我们会更快速的对光影扑捉,因为不同光线下的关系都不同。
5.色稿练习:刚开始别急于求成,先好好练习画色稿,多用自己的第一感觉,在量的累积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塑造。
6.整体表现:室外画风景不同于室内,空间和层次是关键,要注意区分,远、中、近景的变化。
讲完一些小技巧,接着站长再说一些关于风景写生的构图技巧,可别嫌站长啰嗦啊哈哈哈哈,全都是干货!
风景写生构图技巧
1.水平线构图:常用于开阔的场景,物体呈平行的分布状。
2.垂直线构图:注意两两间的距离不要一样宽,长度粗细不一样的垂直线会让画面产生一种动态的节奏感。
3.水平线与垂直线组合:十字分割能让画面制造出视觉中心,从而引导观众的视线。
4.V型构图:这种常用语两边物体较高,中间较低的景物中
5.斜线分割:能够让画面产生动感
6.消失点构图:常用在很有纵深感的画面,如果想表示透视关系强烈的可以用这种构图。
7.曲线分割:能使画面显的更生动,充满活力感。
8.三角形构图: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均衡之感,同时突出视觉中心点。
9.矩形构图:利用窗户,门洞等形成视觉中心
10.圆形构图:会让视觉中心停留于圆心,产生聚焦的效果。
在这里站长也回答一个往年写生季时大家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
问:“写生可以不去吗?”
答:是可以不去的,并不会对联考有什么大的影响~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写生的一些心得啦,希望小伙伴们好好收藏呀,写生时一定会用到的
结束语
你们画室都是组织去哪里写生呢,来留言分享下吧~
微信:msstt6微博:@中国艺考生服务站 @吾辰美术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