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日 医咖说 | 大暑话营养

天津医科大学,艺考

天津医科大学

2021-7-25 05:01:12 文/齐美琳 图/黄浩然

关注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大暑,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处在“三伏天”里的“中伏”阶段,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从字面上我们便能感受到炎炎烈日的灼热,身体也会感到燥热难当,很容易导致胃肠功能下降。所以,为了迎接酷夏,我们更应该注意平衡膳食和营养的摄入。

天津医科大学

饮食上应该在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础上,根据季节和气候适当进行调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膳食指南6条核心原则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同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更加细致地标明了成人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范围。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今天,我们请到了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黄国伟教授,给大家讲一讲,在炎炎夏日,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天津医科大学

我们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注意粗细搭配。谷物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它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大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会流失掉大量的汗液,而谷类食物(米、面、杂粮)和薯类食物(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能为我们补充由于大量出汗而损失B族维生素。

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天津医科大学

我们应该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应保持每天活动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不能因为天气热就不运动,但是暑期气温高,运动时体能消耗明显加大,要注意防晒、防中暑以及注意补充水分。

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天津医科大学

要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维持机体健康非常重要,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要保证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在夏季,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黄瓜、西红柿、西瓜、猕猴桃等)不仅生津止渴,而且清热解暑。适当多吃一些含钾丰富的蔬果(桃子、梨子、芹菜、毛豆等)还能补充由于出汗多流失的钾元素。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夏季可以多吃一些酸奶,帮助消化。

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天津医科大学

动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在食用动物性食物时应注意适量,选择合适的品种,且合理烹调,少煎炸。要多吃白肉(鱼肉、鸡肉),少吃红肉(猪肉、牛肉),优选瘦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食品。

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天津医科大学

炎炎暑期,人体消化功能较为薄弱,更应遵循清淡饮食、少盐少油的原则,多蒸煮、少煎炸。同时,在炎炎夏日,足量饮水能很好地补充身体水分,对于维持身体机能的平衡很有帮助。成人每天应饮用1500-1700毫升白开水或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六、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天津医科大学

不论是暑期还是任何时候,都应合理选择新鲜卫生的食品和适宜的烹调方式,珍惜食物,按需备餐。

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食物制作生熟要分开,冰箱存放的剩菜一定充分加热后再食用。凉拌海鲜食品时要清洗干净、食醋浸泡10分钟或沸水漂烫数分钟,再凉拌食用。

大家只要注意平衡膳食,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能够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暑期。

医咖介绍

天津医科大学

黄国伟

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原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教学名师,国家一流课程线下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负责人,天津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学位委员会学科组评议成员;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神经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J Nutr Biochem, Asia Pac J Clin Nut,营养学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等职。

研究方向:营养与神经科学,营养与疾病。主持科研项目2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1项,天津市重点项目1项。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参编《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一、二版;参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修订工作。主编教材4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处置》《食品化学与分析》《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综合实验》《Basic Nutrition and Diet Therapy》;副主编国家卫健委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七、八版,副主编国家卫健委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五、六、七版。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New

医学与人文

汉代的《说文解字·卷七·日字部》中:“暑,热也。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天津医科大学

暑,是一个形声字,许慎《说文解字》里说:“暑,热也。从日,者声。”

天津医科大学

纳凉图∣文征明(明) 江村消夏图∣石涛(清)

天津医科大学

消夏图∣刘贯道(元)

东汉刘熙所著探求事物名源的《释名》一书中,说:“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这一点,有人也从“暑”的字形上做了分析:上部的日,表示太阳当头,下面的“者”是“煮”的初文,以烧煮表示热。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此做了如下注解:“暑之义主谓湿,热之义主谓燥”。简单地讲,段氏的意思就是说:“暑”和“热”还是有区别的,暑字表示的热是湿热,而热字的热是燥热。晚清学人刘树屏编撰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里,则说得更明确:“热近燥如火之烘,暑近湿如水之蒸。”联系到现在的人们,常用“桑拿天”来形容酷暑之热,还真是形象、贴切。

天津医科大学

夏夜∣丰子恺

大暑已至,热浪来袭,众行业拉响了“防暑降温”的号角,但医疗卫生行业不能降温,因为对待病人的关怀之心应该始终火热,医学的目光应该始终温暖,医院更应该具有人文的温度。

天津医科大学走进群众,示范先行,我校广大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初心、暖人心。

天津医科大学

仲夏酷暑,学校为大学医院医务工作者送清凉。

在普通民众的简单印象中,医学科学大多是通过一个个数值指标来衡量人的健康,但医学其实是富有“温度”的——是由无数富有职业素养,饱含人文情怀的医务工作者们,利用医学专业技术完成了对患者的救死扶伤。医学的“温度”,就是“我”的存在,只为“你”需要;是“你”来与不来,“我”都在这;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学人文学奠基人佩里·格里诺曾说:“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科学、艺术和人文,看似非此即彼,却能够在医学这个领域完美地融合。真正的医学,有科学的光彩,更散发人性的光辉。人文关怀使医患成为了互信的战友,弘扬医学温度和人文精神永远在路上。

天津医科大学

夏日∣梵高

供稿丨医政医管处

医学人文学院 唐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天津本科院校-天津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天津医科大学-卫生健康日 医咖说 | 大暑话营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