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艳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研究员
加强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规划》站在文艺事业发展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高度,以创作接地气、传的开、留得下的高质量文艺作品为目标,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方面,完善艺术创作体制机制,部署了重大工程。《规划》遵循艺术发展规律,从作品、院团、人才、科技、评论五大抓手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艺术创作体系,以创作出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
第一,打造精品力作,提升文艺作品质量。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规划》继续实施精品扶持工程,并加大了扶持力度和广度,讲好中国故事,强调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一是主题更加多元,现实性、时代性题材与重大题材、革命题材、新编历史题材并重。二是艺术门类更加多种,除延续戏曲传承振兴、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外,还增加了对交响乐、杂技艺术等门类的扶持。三是扶持方式更加多样,既重视一度创作,扶持原创剧本和原创剧目;也重视再创作,复排经典优秀剧目。四是发展水平更加均衡,各艺术品种、舞台艺术与美术平衡发展,兼顾大中小型作品,帮扶中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创作。《规划》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绩效评价、“深扎档案”等制度建设保障“深扎根”常态化开展,将基层生活作为精品创作的源头活水,用最好的精神食粮服务人民。
第二,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文艺院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提升文化治理效能是十四五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和院线制改革、激发院团活力、提升院团创作生产能力是实现文艺繁荣的重要环节。《规划》落实《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对职能不同、门类不同、地域不同、运行机制不同的院团,采取分级指导、分类推进的措施,进行精准施策。在职能定位上,国有院团承担着示范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代表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队水平;民营院团起着增强文化市场活力、丰富文化内容的作用。在发展目标上,国家直属院团以国家水准、民族特色和国际影响力起到示范作用;省属院团引领和推动地方特色资源艺术创作生产发展;市县属院团服务**,进行政策宣传、公共服务、惠民演出和艺术普及。在改革方向上,事业单位性质的院团突出公益属性,社会效益优先;演艺企业集团发挥聚合优势,成为骨干文化企业;未列入保留事业单位性质范围的国有院团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发展活力,创造条件转企改制。《规划》明确院团改革和建设,以演出为中心环节,以激发院团创作生产活力为目标,探索院团评估定级标准和方法,提升院团在创演、管理、服务方面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文艺院团、美术馆、画院,作为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要基地。
第三,建设新时代文艺领军人才,培养高质量艺术创作队伍。人才是艺术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培养造就高水平创作人才和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是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规划》探索了更加科学的艺术人才培养制度。文艺人才岗位更加全面,涵盖创作、表演、管理、评论人才;人才选拔、流通机制更加灵活,任命制与聘任制结合,国有与民营院团打通;人才培养方式更加多样,常态化课程培训和创作实践相结合;专业人才准入标准更加严格,实行职业认证、持证上岗制度;人才激励机制更加完备,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增加人才进阶渠道和行业等级认证方式;人才梯队更加完整,老艺术家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青年艺术人才。艺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将为创作人员充分施展艺术才华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培育新文艺群体,促进文艺繁荣发展。
第四,提升艺术科技水平,以数字科技创新演出和传播方式,实现创作资源共享。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智慧文旅是国家十四五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多处提到应用数字科技推动艺术创作,实现艺术科技融合发展。以数字技术推动线下演出和线上云演播共同发展;创新文艺传播数字化平台建设,以网络视听、新媒体等多渠道展示推广优秀文艺作品,传播中国好声音,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建设优秀艺术资源数据库,保存濒危剧种剧目数字资源,搭建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实施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加快文艺院团与数字文化企业合作,实现院线(剧场)和院团之间、美术馆之间馆藏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艺术资源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建设数字化美术馆,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实施艺术产业的数字化战略。
第五,健全文艺评价体系,营造健康清朗的高质量文艺生态。文艺评论和评奖是培育健康文艺生态重要引导力量,是文艺发展的“方向盘”。《规划》强调加强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推进艺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艺术科研事业建设。《规划》提出通过开拓文艺评论新媒体平台、打造文艺评论品牌栏目等方式建设文艺评论阵地。发挥文华奖的引领作用,营造健康、民主、宽松的评论氛围,促进形成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文艺评论风气,通过文艺批评提高审美,引领风尚。通过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培养青年文艺评论人才。
《规划》以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为基本原则,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为目标,为未来5年我国艺术创作体系建设提供了发展路径,为实现新时期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了解规划详情,请点击
“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
或“阅读原文”
正能量、权威性、兴趣点、新语言
欢
迎
关
注
微信号:CAH-2017
网友信箱:cah2017@126.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