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惠山东体育学院知名校友
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武术家
于承惠(1939年8月16日——2015年7月4日),出生于山东蓬莱,山东体育学院知名校友,国家一级演员、武术家、编剧、武术指导。
于承惠从小酷爱武术,尤其喜欢剑术。1951年,进入青岛业余体校学习武术。1960年,于承惠参加青岛市武术比赛,夺得全能冠军,选入山东省体育学院武术队。1963年,参加华东地区武术比赛,以一套“醉剑”获得冠军。同年,在训练中腿部受伤,离开武术队进入山东黄台造纸机械厂。但他没有放弃对武术事业的追求,利用业余时间勤练不缀、拜师会友、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根据古籍片段的记载,整理挖掘出几近失传的古代双手剑法,成为独具风格的一代剑术大师。1979年春,宁夏武术队邀请于承惠担任武术教练,从此,开始在武术界崭露头角。
1982年被电影《少林寺》导演选中饰演剧中人物“王仁则”并一举成名,从此步入了他武术演艺人生的辉煌。1988年,在由张鑫炎、张子恩执导的武侠动作片《黄河大侠》中饰演男主角黄河大侠马义。
于承惠在《黄河大侠》中的造型
他参演了《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黄河大侠》、《墨攻》等10多部电影和《武松》、《孙子》、《笑傲江湖》、《少林武王》、《连城诀》等20多部电视剧。在这些影视剧中,于承惠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剧中人物,展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武打效果,获得了国内外武术演艺同行和广大观众的赞誉和好评,成为武打影视的重量级人物。
1982年调入我校武术教研室任教,2002年3月在我校退休。
于承惠为学生讲武学
于承惠为庆祝母校建校五十周年
赠送书法作品《天地人和》
晚年的于承惠致力于美学思想的梳理建构,将剑、诗、书法在哲学层面融会贯通,所致力的运动美学,熔铸了中西美学的精华。在诗词歌赋和书法等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其中《悟剑篇》、《化石》、和《庭前赋》内涵丰富,意境深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武术冠军,到机械厂工人、到武馆教练、到武打明星、到剑术大师,于承惠一生波折。于承惠从武术表演到武术影视,从武术影视到武术文化,一切皆源自武术。他是杰出的武术家,尤以剑术为最精,是以“武魂”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
剑胆侠心浩然志天人合一清气存
任杰
“人道是剑应当飞龙舞凤,挟雷鸣并闪电俱在其中,欲成功先脱俗双握长锋,归其意纳其法搏字一统......”每读于承惠先生《悟剑篇》,顿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风驰电掣,凝气提神。作为山东体育学院的武术教师,于老师教过83级体育系的太极拳课,之后基本在外面参与电影拍摄。与于承惠先生相聚,谈及他的书法与诗词,往往被他渊博的学识与独到的见解所折服。先生专攻武学,博采众长,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我经常戏说他是哲学家中武功最深的,武术家里哲学最棒的,先生往往一笑置之。此情此景,那音容笑貌,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回想第一次与于承惠先生结缘,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电影《少林寺》刚刚上映,饰演王仁则的于承惠老师与当时全国武术冠军李连杰在影片中演对手戏,双方演技精彩,武功高超,传遍了大江南北,一时间票房异常火爆。像我们农村长大的孩子要看到如此精彩的影片,到县城电影院才能得愿所偿。记得暑假期间,家里提前一-天就准备好了干粮,第二天一大早, 几个小伙伴约好-起骑自行车到县城排队购买电影票。购票的队伍如长龙一般,远远地通向售票处。由于观众较多,电影院分号段组织观看。不知等待了多长时间,当听到广播传来自己票号的时候,心情格外激动,迫不及待地与大家-起蜂拥至检票口 ,争先恐后地涌入放映室,寻找自己的座位。正片《少林寺》播放前有一段加映片,那时是多么迫切地期待那一段加映片赶紧放完。《少林寺》里的武打情节至今仍历历在目。没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与其中的反派主角王仁则的饰演者于承惠老师结下忘年之交。
1987年的夏天,我还在山东体育学院读书,却非常荣幸地得到了与于承惠老师合影的机会。据说是时任党委书记王广玉把于承惠老师邀请来与我们学生会全体成员一起合影留念。那时于老师已经拍了多部影响深远的大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于老师依旧留着非常个性的大胡子,步伐稳健,双目炯炯有神,微笑着与我们打招呼,显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那是我第一次与渴望已久的武术大师握手,近距离地感受大师风范与人格魅力。那张合影照成为我以后多年炫耀的荣誉资本,也激励并鞭策着我不断地成长进步。至今我还珍藏着那已泛黄却珍贵无比的照片。这种老领导、老前辈们的育人之道,薪火相传,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以后的服务育人实践。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2008 年。这一年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百年奥运梦想的一年,也是我校建院50周年。全校上下,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当时我作为学生处负责人,有幸承担了邀请知名校友于承惠先生参加学校庆典的任务。于老师当时正忙于拍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和《鹿鼎记》,接到学校邀请非常高兴,询问能给学校做点什么。由于他当时的书法造诣已经颇具影响力,我便建议他创作书法作品给学校留作纪念,于老师欣然答应。校庆50周年时,于承惠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为题材,创作了十二幅书法作品装裱后赠送给学校,他那挥洒自如、道劲有力的墨宝,成为学校的宝贵财富。
之后我们之间的联系便日益增多,有时会遇到一些影迷或崇拜者要求与他合影留念,先生从不拒绝,总是积极配合直至大家心满意足为止。多年来,没有见到过先生有随行护卫人员,他经常是戴着那喜爱的藤草鸭舌帽,穿着宽松牛仔裤褂,仗剑背包,健步行走,独来独去。闲适时间,有时我们会相约品茶或小酌,这时会聆听到先生对宇宙万物的领悟,对人生意义的阐释。先生属高产影星,受邀拍片频繁,但在选择上非常谨慎。先生不能突破的一个原则是决不剪掉胡子,如果有人说:“你把胡子剪短些,或去掉胡子行不行?”先生是万万不会答应的。他曾细致地描述过辛苦留胡子的缘由。“ 我是想演一个传奇人物——周侗。周侗是有史记载的一代拳师,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是岳飞的老师。他是一个奇人,横跨北宋南宋两朝代,很多水浒好汉都是他的弟子。”有次我请教先生,在防守中如何化解对方的力量,先生略做思考说道:"根据力量的变化,适时移动重心,当然最好的防守也是进攻。”大师的精妙释疑如醍醐灌顶,使我受益良多。大师对于宇宙万物、天地幻化、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回归大道、武学哲理的辨证剖析,使我深深体味到先生境界之高洁,正气之浩然,令人仰慕。
2018年适逢山东体育学院建校60周年,六十年一甲子,感念抒怀,思绪万千。追忆大师风采,感悟世事沧桑,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精彩回顾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郑凤荣:祖国荣誉高于一切弘扬女排精神 不负伟大时代——女排精神大讨论你好,执笔者!你好,记者节!山体人与图书馆有个约会!/ 山东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
文字整理:牟 晓
排版:赵梦飞
审核:徐田福
终审:刘蕾
签发:任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