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赵青华
来自我校2017级地理与旅游学院
她有多种身份
预备党员、团支书、学生会部长、
项目主持人、注册公司合伙人……
多彩的实践丰富着她的大学生活
但她始终不忘学生本色
学无止境,求知若渴
以知识丰富自我,以能力武装自己
开拓创新,勇往直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便是赵青华在学习上秉持的信念。
山东省优秀学生、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五好学生标兵……回顾三年来的学习生活,一张张荣誉证书,是对“学霸”赵青华大学期间优异成绩的最好肯定。
习惯了在多重身份之间来回切换的赵青华,并没有忘记学生的本质是学习。身上的标签越多,分散的精力和占用的时间越多。既要保证学习成绩,又要完成学生工作,还要兼顾科研竞赛。在很多人看来,如此繁忙的课余生活之下还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似乎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而赵青华则通过自己的方式,不仅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还进一步做到了“优秀”。
“我习惯列时间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争取达到时间的最大利用效率。”这是赵青华一以贯之的学习方法。学习和其他事项在时间上固然是矛盾的,而她主要是通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来平衡的。为努力做到使每门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同时能够确保项目顺利完成,赵青华经常忙到凌晨而不自知:“大学我才深刻体会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深刻内涵。”三年大学学习生涯,赵青华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三年总学分绩点达4.0,专业成绩和综合测评均位列第一,多门课程成绩达本专业最高分。课余时间,她也积极阅读大量书籍并进行专业软件学习,拓宽知识渠道,熟练操作Arcmap,并能自学运用ROST和SPSS等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独立完成论文写作,为科研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经老师指导,赵青华以第一作者身份独立撰写全英论文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 perception——taking Rizhao Shanhaitian tourist resort as an example被wop i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psychology期刊录用。
赵青华全英论文节选
持之以恒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让赵青华在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2020年对她来说,注定是丰收的一年。推免期间,赵青华通过了郑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高校,最终,以学院推免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保送到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脚踏实地走过的三年时光,带来一路星光的未来远航。
“我多的仅仅是迈开第一步的勇气”
“学霸”的生活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个格外有想法的姑娘,将“折腾”贯穿了整个大学生活。
曾经以“走遍天涯海角,玩遍大江南北”为目的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赵青华,后来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逐渐认识到旅游专业绝非如此——这是一个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感的行业。“我要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成为真正的‘旅游人’。”
谈到最初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行动目标,赵青华提到了两点:一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二是她对生活始终抱有好奇,对问题的理解不愿盲目顺从、不随波逐流,愿通过学以致用,以专业知识为优化行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带着计划与决心,她抓住机会,在创新创业中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和许多同学一样,在最开始接触创新创业的时候,赵青华也充满了迷茫,不知如何下手。“我多的仅仅是迈开第一步的勇气,很多时候即使一无所获,但是我总是积极乐观,这也许意味着我有无限可能。”每一次参加比赛,赵青华都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也许就是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坚持。就这样,当她拿到了第一个奖项的时候,得到了莫大的鼓舞。老师的肯定,队友的兴奋,都让她觉得这一切的坚持与努力都是值得的。随后,当一个个好消息的接踵而至,更让赵青华坚定了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念。
她以项目主持人身份参加多项全国赛事。截至目前共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市级3项、院校级奖项14项;曾主持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大学生实践扶持项目,获国家级立项2项(全国仅100项,山东省4项)。参与万礼豪程“未来职业挑战赛”,以《宁夏吉朗县郎岔村红色旅游产品策划书》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以“慢时光”共享茶园项目获国家级立项,并成为注册公司合伙人。主持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凭借《1942·少奇在山东——红色旅游线路设计》获华东赛区三等奖、国家级优秀奖,深入挖掘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1942年,刘少奇同志来到山东,在艰苦的环境下开展革命工作,宣扬了共产党人崇高无私的精神境界、宽广坦荡的政治胸怀以及为革命呕心沥血的忘我精神。谈到这个项目,赵青华记忆犹新:“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提交作品前几夜与指导老师共同完善作品到凌晨两点,团队成员却无比兴奋,在截止最后一刻提交作品时,所有人,热泪盈眶,那一夜,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她还主持了“沂蒙山杯”爱我中华研学旅游方案设计大赛,获省级三等奖、最具潜质奖;主持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2项,分别为:媒体变迁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解构与重构——以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为例、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渔村旅游开发体系构建研究——以日照滨海渔村为例,均已完成结题报告,进入项目验收阶段……
从校级、省级再到国家级项目立项绝非一日之功,赵青华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没有不请自来的幸运,只有有备而来的惊艳”。她认为想要成功首先是意识养成,大一时,赵青华便清晰地认识到创新创业的价值性和重要性,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比赛积累经验,强化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其次是知识内化,立项级别越高,对项目的创新性、技术性和可行性以及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和调用能力要求越高,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她有意识地强化自己深度学习的能力,牢固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最后是经验施行。通过前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从确定主题到组队、寻找指导老师再到项目撰写、项目申报,不断完善提高,最终才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
“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
赵青华并不只专注于学业,多才多艺的她在学习以外,还有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曾加金话筒主持人大赛获得“银话筒”奖,参加“学宪法,讲宪法”演讲辩论赛获得校级三等奖,参加联谊运动会在800米,4*100米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习成绩是我的基本要求,学生工作和课余生活也是我的追求。”在学生工作的经历中,她认真负责,做好力所能及之事,协助老师完成学生工作,策划多次大型学生活动,成果显著,曾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也带领团支部获得了“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同时,作为预备党员,她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坚定理想,始终不忘初心,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坚定理想信念,认真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赵青华也注重对自己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2018年和2019年获得曲阜师范大学“鼎盛诺蓝杯”校内选拔赛一等奖,是唯一一位连续两年代表学校参加第十届和第十一届“鼎盛诺蓝杯”全国旅游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和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分获英文组导游服务全国三等奖和西餐宴会摆台全国一等奖。并在日照市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特聘为日照政务接待导游,在重要奖项中是唯一一名在校大学生获此荣誉,受到了日照市导游协会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广泛赞誉。2019年7月—10月于日照平安国际旅行社进行专业实习,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得“优秀实习生”荣誉称号。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社会,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实现理论到实践再回归理论的飞跃。”三年来,赵青华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为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科研写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她参与“小海螺”海边志愿服务,成为第一批志愿者,并以此为契机,曲阜师范大学与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同时作为主要成员跟随老师参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嗡嗡乐园申报4A级景区项目的文书写作,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在高中时,大学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进了大学后,天亮了,我们不知道该向何处去。这是很多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回顾一路以来的经历,赵青华想对还在奋斗的曲园学子们分享一句话:“选择要深思熟虑,努力要竭尽全力,付出要无怨无悔,收获要随遇而安。大学时光是美好的,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保持一颗永远进取的心,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你会感慨:‘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尼山巍巍,洙泗流长,不负我韶华好时光,曲园已经走过悠悠六十五载时光。在校庆六十五年之际,赵青华表达了自己对曲园的感谢与祝福:“六十五载雨润栋梁,育数代贤才,曲园仍尽绽芳华。恰逢曲园六十五周年华诞,我想说:曲园,感谢你成就了我,我会永远带着你的标签,努力成为你的骄傲。在此,我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
来源 | 曲阜师范大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