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有苔藓水鸟飞燕
路上有吃瓜饮茶碰杯
他们一路骑行、一路观察
垂髫孩童细细描绘长征路线
耄耋老人絮絮讲述红军故事
上海、嘉兴、南昌、井冈山、遵义......
历时19天,骑行约1100公里
你听!这是属于
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2021级远征队的
初心故事
百廿看今朝,红旗迎风飘
今年暑假,“上海——遵义”山东大学自行车协会2021级远征队历时19天,骑行约1100公里。本次远征以“红色旅游基地对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调查,后疫情时代红色旅游基地的发展”为主题,成员们分为旅游局组、纪念馆组、民意组、商贩组四个小组,在嘉兴、南昌、井冈山三地进行了社会实践。回望这18天远征的经历,远征队的成员用“虽然短暂,但却充实。虽留遗憾,不曾后悔”概括了自己的感受。
这一路,有艰辛。远征队队长说:“远征就是吃苦。”队员回忆道,这一路几乎每天都有新问题出现:爆胎、摔车、休息不足……而对远征队来讲,影响最大的还是伤病。有人膝盖手腕旧伤复发,有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起疹子,还有人因为暴晒而脱水。队医姐姐曾经开玩笑说:“别人到一个地方买点邮票明信片当纪念品,我这是把各地医院的病历卡凑齐了。”但尽管如此辛苦,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想过中途退出。远征,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膝盖不好就提高踏频换小档骑,高温脱水有后骑和队医陪着休息。能骑就骑,骑不动推车。“你不会被大队落下,始终有人等你陪你。只要你想坚持,就能到达终点,和大队汇合,大口吃饭大口吃瓜。”远征队成员的声音中充满感动,更有坚定。
这一路,有风景。从北向南,从东往西,一路是南方的山水风光。钱塘江、富春江、赣江,这些曾只在地图上见过的大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涌而来。而正像这些奔涌的河流,这群车轮之上努力向前的青年,为这红色而来。
正值建党百年,团队最终选择了红色旅游作为调研的主题,路线经过上海、嘉兴、南昌、井冈山、遵义。在路线定好的同时,远征队在五月初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队员选拔。具体评估内容是包括体能训练、活动出勤、论坛活跃度、队医技术员培训、执委会打分数项在内的百分制。而预备队队员会细分为路线、外联、宣传和社会实践等八个小组。路线小组的成员负责依据路况、爬升、里程和休息点等情况细化完善先前敲定好的路线,将其具化为行者上的路书。
受疫情影响,这趟远征的终点定格在了井冈山,团队成员们坦言在过程中收获良多。他们在沿路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事。经历过短暂的挫折,又重新拾起前行的动力。
当谈到最为难忘的事,远征队成员徐萌提到了作为政府组的一员进行社会实践的经历。她回忆道:“作为学生的调研团队,一路风尘仆仆,不管是嘉兴红色旅游负责人还是南昌文旅副局长都没有对我们有任何的轻视和敷衍。他们恳切耐心地为我们讲解近几年的红色旅游发展概况,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这样的事情是最令人难忘的,因为它让我们见到了社会上身为顶梁柱的中年人是如何热爱自己的家乡,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徐萌这样说道。是的,正是因为这样许许多多恪尽职守、提携后辈的党员们存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之际仍然蓬勃着生命活力。而2021级的远征队也正是为了这厚重的红色而来。
车轮滚过这滚烫的大地,心也跳动得愈加剧烈。远征队踏上船在南湖寻找着红船划出的碧波之痕迹,漫步在南昌起义纪念馆寻着第一枪的豪迈,爬上了井冈山寻找革命的坚定。红色的痕迹遍布脚下,诉说着,倾吐着。一路上,他们遇见了许多,也留下了许多。他们提到了嘉兴的那位讲解员姐姐的温柔和学识渊博,是她的讲解让历史更加鲜艳、活泼;他们提到了南昌纪念馆里的VR,是它让我们真正的回到了第一枪的现场,感受那份豪迈和不屈。他们记得井冈山一路上的路标和雕像,是它真正让红色来到身边。
在嘉兴,远征队的成员和红色旅游的负责人畅谈许久。成员们还记得,临走时他深情道:“中国的未来需要后起之秀”。远征队的成员们不仅停留在理论调研阶段,也积极用专业所学指导实践、奉献社会。他们向南昌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提出南昌应当注重红色宣传,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中心的城市标志的建议,并真诚希望南昌市好好利用自身的浓厚文化,挖掘更深的文化内涵。
山风呼啸而过,鲜红的旗帜始终飘扬在他们身后。2021级远征队在这红色中将一代代车协人的理想延续,也在这红色中开启新的篇章。在这一次次的远征中,车协人始终怀着爱国的信念,怀着青春的热情。在这个建党百年的隆重时刻,红色的赞歌仍高亢嘹亮。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滑动查看历年车协合照
“对你们来说远征的意义是什么?”在2021级远征途中,队长曾这样向远征队成员们提问。
宏队说:“远征是让你吃平时吃不到的苦。”
植建说:“远征是团队的旅程。”
春春说:“远征是未知和对未来的期待。”
微姐说:“远征是和温柔的人一起做很酷的事。”
当远征结束,每个人站在终点回头望,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远征意义。夏日将尽,旅程尚远。远征的意义不在终点,而在路上。而这样的远征,是每一代车协人的梦想。
车协远征始于2004年“千年奥运,百年山大”的济南——青岛——威海行。2005年的“济南——青海行”是车协历史上第一次跨省远征。此后,车协人一年年在中国的地图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经历狂风暴雨,接受烈日炙烤,他们的旗帜飘扬在北疆朔漠的黄沙中,也飘扬在云贵高原的山霭上。在骑过祖国大好河山的远征中,车协人不仅扩展了胸襟磨练了意志,更在调研中领略风土人情、社会变迁,用汗水谱出了车轮上的青春之歌。
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团队从桂林到香格里拉,传承红色经典,接力爱心奉献,关注革命老区留守儿童。在这里,他们同时进行了爱心支教活动,传承红色经典、讴歌和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爱国主义情怀。远征不只是足迹,更是一面旗帜,他们希望能够借此让全社会能够一起关注这些孤单的天使,点亮他们的童年,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2013年,他们深入祖国北疆,播种绿色梦想。从呼伦贝尔草原到大兴安岭林区,他们跨越内蒙、吉林、黑龙江三省,体会了蒙族人的热情,领略了草原的辽阔,见证了大兴安岭的富饶,并在呼和诺尔县开展了“关于呼伦贝尔草原防沙治沙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了呼伦贝尔的沙化情况,亲身参与了治沙行动。
2016年,“塞北甘南巴蜀行,生态文明奏新章”实践团从银川出发。历时27天,他们带着塞上江南的神秘启程,伴随黄河之都的厚重跋涉,穿越川西的薄云远天,感受了浓郁的回乡风情,也了解了丰富的藏羌文化。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他们调研景区的运营现状。在都江堰市,团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环保出行”的主题公益骑行活动,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同时在都江堰电视台《都市报道》栏目播出。“行始湘西终漠北,心系晋阳思水源。”
2018年“牡丹江——呼和浩特”远征历时30天,途径黑、吉、辽,京、津、冀、蒙七个省市。雪城踏至塞外,行歌唱晚黄昏。其间,远征队以“我国传统牧区居民养老现状调查——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创新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为例”为主题,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被当地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报道。
2019年,团队采风乡野黄河畔,歌行西海青唐城,以“美丽中国新乡村,探寻乡村振兴新方向、寻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动力、全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乡村现状——以银川市贺兰县四十里店村为例”为主题,从政府、乡企、村民三个角度进行调研。队员们与当地政府对接,收集资料与文献,与政府人员交流,了解相关政策与基层建设;走进乡企,认识自动化高科技系统在农业的应用,参观鱼菜共生系统和稻鱼共生景观,在生态果园中亲手采摘;与村民们面对面交谈,了解村民对于乡村发展的亲身感受。这一路上,队员们跨越祖国土地的三大阶梯,从东向西,穿过平原与高原,翻越太行,九过黄河,领略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从草原与荒土的辽阔中走向旅途的终点。
览尽山高水长
俯瞰车水马龙
遥望星云风月
“行万里路,读社会书”
在车协人眼中
自行车不仅仅是一项运动
更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载体
“行万里路,读社会书”
在假期的远征中
他们砥砺初心,勇担使命
在青春的路上
开启新的征程
文 | 樊简 徐萌
编辑 | 叶文苑 徐康
责任编辑 | 苗立群 耿嘉泽 孙嘉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