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05-Jan.11」沈农这一周

沈阳农业大学,艺考

沈阳农业大学

2020-6-14 15:38:02 文/梁梓涵 图/何雪芬

关注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目录

01.05 我校举行“三星生态农业——鸿英奖助学金”颁发仪式

01.05 迟道才当选第六届全国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01.05我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01.06 5名教师获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01.06 我校教师在沈阳高校优秀创新创业课程课件评选中获佳绩

01.06 我校2019年度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全部通过结题验收

01.07 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获评辽宁省美育优秀社团

01.07 我校多项作品在沈阳高校思政项目评选中获奖

01.07 陈启军校长会见海城市副市长王丽敏一行

01.07 微生物与植物交叉学科领域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01.07 我校2018年度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重点科技推广项目全部通过验收

01.07 学校开展第二届“回访母校 感恩母校”招生宣传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01.07 我校8名市政协委员积极为推动沈阳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01.08 我校举行2019年“凡舟助学金”颁发仪式

01.08 我校众创空间在2018年度辽宁省众创空间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

01.08 51名学生获评沈阳市“十百千”优秀大学生

01.09 我校党建工作案例入选《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

01.09 辽宁大学孙丽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01.09 纪淑娟教授精彩阐释南果梨采后品质劣变调控研究成果

01.10 陈温福院士团队入选“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01.10学校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01.10 我校73名教师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

01.10 信电学院“萤光支教团”发起献爱心捐款活动

01.10 孙科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政协委员

01.11 我校180名朝阳籍学生乘坐免费公益大巴平安返乡

01.11 我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沈阳农业大学

我校举行

“三星生态农业——鸿英奖助学金”

颁发仪式

近日,我校举行“三星生态农业——鸿英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党委书记刘广林、校长陈启军会见前来出席仪式的捐资企业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鸿、总经理张青。副校长王铁良出席仪式并致辞,总会计师杜景顺出席仪式。

“三星生态农业——鸿英奖助学金”由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出资设立,总金额15万元,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9年,我校共有3名学生获此奖励,总金额1.44万元。李世鸿、张青为学生颁发奖助学金,鼓励同学们拼搏进取,学有所成,用真才实学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仪式结束后,我校与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仪式。(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袁堃)

迟道才当选

第六届全国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近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选举产生第六届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我校再次当选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研究生院院长迟道才当选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研究生管理工作组组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高云当选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研究生思政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二级分支机构,共有会员单位60余个,主要由国内涉农研究生培养单位组成,设委员单位22个,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3名,每届任期4年。(研究生院 彭博)

我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评

“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及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名单,我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

我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农科高校特色,建设服务农业产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基地以沈农特色的农产品、工产品、文创产品、电商产品四大平台为主,现有孵化项目61个,其中21个为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年孵化成功率80%,参与人数5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师生创新创业素质,推动科技孵化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基地荣获辽宁省科技厅A类众创空间称号,并被认定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在辽宁省“2018年国家级‘星创天地’绩效考核工作”中荣获全省第6名;基地工作范式荣获2018-2019年度沈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奖一等奖。近日,我校先后成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员高校”和“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理事单位”。

基地将充分发挥孵化实训基地作用,坚持“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就创融合”理念,强化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搭建平台载体,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遴选、技术指导等服务,把创新创业就业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不断扩大沈农自主品牌知名度和科技创新影响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

5名教师获

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支持计划项目资助

2019年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拟支持计划项目表

沈阳农业大学

近日,沈阳市公布“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名单,我校5名教师获得项目资助,资助总金额80万元。

“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根据《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盛京人才”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高地的意见》文件精神设立的,用于重点支持具有优秀科技创新潜能,课题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有重要创新和应用前景的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人才工作办公室 张馨予)

我校教师在

沈阳高校优秀创新创业课程课件

评选中获佳绩

近日,在沈阳市委教科工委组织开展的2019年沈阳髙校优秀创新创业课程课件征集评选活动中,我校工程学院崔红光副教授设计的课件“慧鱼创意组合设计”荣获二等奖;工程学院李金洋副教授设计的课件“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通风空气的净化”、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伏晓琳设计的课件“创造性思维”和刘思维设计的课件“创业基础”荣获优秀奖。本次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10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1人、优秀奖40人。(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 王一夫)

我校2019年度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

全部通过结题验收

1月6日,学校组织召开辽宁省科技特派团项目结题验收会议,副校长马殿荣、辽宁省科技厅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来自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评审专家对我校承担的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进行考核验收。我校承担的“康平县果树省级科技特派团”等13个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其中5个团队项目被评为优秀。

按照年度工作方案,我校承担的科技特派团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理念,在帮助地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构建适宜区域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科技特派团以科普宣传、集中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为农户和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将基层技术人员、产业种养殖大户以及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省“三农”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田丰)

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获评

辽宁省美育优秀社团

近日,在辽宁省教育厅开展的系列美育工作评选中,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获评辽宁省美育优秀社团。

大学生艺术团成立于2006年,是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艺术团体。大学生艺术团成立以来,以建设高水平艺术社团为目标,将艺术传承、文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和主题创作之中,通过搭建展示舞台、创作优秀作品,不断提高学生艺术素质,普及艺术知识,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成长助力。

大学生艺术团目前已经成长为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学生成员近500人。自2013年以来,演出《我爱你中国》大合唱等文艺作品50余个,代表学校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及相关专业比赛100场次,获得全国荣誉20多项,省、市各类奖项50余项,推动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美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形成了美育教育的特色育人成果。(校团委 李丛丛)

我校多项作品

在沈阳高校思政项目评选中获奖

近日,在沈阳市委教科工委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评选中,我校推荐的作品获得多项奖励。工程学院“以‘大学生+合作社’的模式连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服务农业生产,为乡村振兴战略准备人才”项目获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沈阳高校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牌项目;在“锦绣中华·大美山川”沈阳高校微视频大赛中,我校报送的学生微视频作品《前进吧!沈阳》《千山》分别荣获大赛一、二等奖;在“我和我的祖国”沈阳高校主题征文中,我校报送的《吹响新时代的号角》等5篇文章获一等奖,《未来可期,砥砺前行》等2篇文章获二等奖,《我和我的祖国》等2篇文章获三等奖。

近年来,我校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团员青年思想引领,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全过程。通过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理论培训、主题征文、社会实践等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教育活动,进一步筑牢青年共同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取得了良好效果。(校团委 李丛丛)

陈启军校长会见

海城市副市长王丽敏一行

1月7日,陈启军校长会见海城市副市长王丽敏一行,并商讨校地建设与发展工作。副校长王铁良参加会见。我校驻海城市科技顾问常迺滔,海城市原农高区副主任苏春野、耿庄镇镇长马立盈陪同来校。

陈启军对海城创新创业示范中心建设与运行给予充分肯定,表示将在海城创新创业示范中心建立工科类专业实验室,全力助推海城市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高新示范园区。

王丽敏对我校多年来为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以海城创新创业示范中心为桥梁,进一步加强科研合作,共同推动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海城创新创业示范中心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海城创新创业示范中心 李宏伟)

微生物与植物交叉学科领域专家

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1月7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密苏里大学双聘教授Julia Chekanova博士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in Eukaryotes by Non-Coding RNAs”的专题学术报告。校长陈启军会见Julia Chekanova博士,副校长马殿荣主持报告会。

Julia Chekanova博士是微生物与植物交叉学科领域著名学者,主要从事真核生物非编码RNA研究,主持完成多项针对植物和微生物交叉领域研究项目。担任Scientific Reports,RNA等期刊副主编,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s, PLOS Biology, PLOS Genetics等国际著名期刊通讯评阅人和欧洲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人。

会上,Julia Chekanova博士从RNA基本功能的一般认识讲起,介绍了通过酵母和拟南芥的RNA表达调控研究揭示的普遍规律,阐述了外泌体复合物参与基因沉默途径的作用机制,以及在调控非编码RNA(Non-coding)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来校期间,Julia Chekanova博士参观了我校东北畜禽疫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水稻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黎伟)

我校2018年度

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重点科技推广项目

全部通过验收

1月7日,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201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省级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检查验收会在我校召开。副校长马殿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由3名专家组成的项目验收专家组对我校2018年承担的13个项目进行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主持人总结汇报,对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项目财务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承担的项目均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对提升农业科学技术示范推广效果、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田丰)

学校开展第二届

“回访母校 感恩母校”

招生宣传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1月7日,学校开展第二届“回访母校 感恩母校”招生宣传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300 名学生将组成宣传团队赴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17所高中,进行“勿忘师恩 感恩母校”“情牵母校 爱在沈农”“决胜高考 六月圆梦”等系列招生宣传。

“回访母校 感恩母校”是学校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宣传大使的宣讲,帮助高三考生进一步了解我校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校园生活,提升学校知名度。(学生处 姜宇)

我校8名市政协委员

积极为推动沈阳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1月7日上午,政协沈阳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辽宁人民会堂胜利闭幕。会议历时三天半,我校市政协委员陈启军、段玉玺、王小奇、陆秀君、周永斌、张艳、代红艳、孙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守正创新、求实进取,积极参与协商讨论沈阳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沈阳振兴发展作出贡献。

在大会分组讨论过程中,我校8名市政协委员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准确把握新方位新使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政议政,紧密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精准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优质化发展、青年农民培训、乡村特色旅游、推广农业新品种、改善农田生产力等方面建言献策,全力服务振兴大局,共向大会提交了11项提案,7项获得立案,受到与会领导和委员等各方好评。

会议期间,我校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风采登上《沈阳日报》政协会议特刊。(党委统战部 田义文/特邀记者 张文魁 摄)

我校举行2019年“凡舟助学金”颁发仪式

1月8日,我校举行2019年“凡舟助学金”颁发仪式。党委书记刘广林出席仪式并讲话,捐助方代表、工程学院退休教师葛培德教授,副校长辛彦军出席仪式,总会计师杜景顺主持仪式。

刘广林代表学校向“凡舟助学金”捐助人周修典先生、樊晓苑女士以及“凡舟助学金”发起人葛培德教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今年是“凡舟助学金”设立10周年,10年间,周修典先生、樊晓苑女士陆续为我校捐资1357万元,学校有137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资助。这份情牵沈农寒门学子的慈心善举令人感动,这种心系教育事业和“三农”发展的高尚品格令人景仰。

刘广林表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沈农把育德、育责和育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环境育人、学术育人、文化育人,相信“凡舟”精神一定会激励和教育更多学子,并成为沈农的文化血脉。

刘广林鼓励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矢志投身农业、研究农业、献身农业,珍惜青春,不负韶华;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自立自强,永葆沈农人勤奋朴实的品质;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懂得感恩,甘于奉献,让人间大爱接力传承,努力学习,用真才实学回报父母、服务社会、奉献祖国。

葛培德教授介绍了周修典先生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以及“凡舟助学金”发起经历,并向受助学生颁发助学金证书。辛彦军宣读《关于2019年“凡舟助学金”评选结果的通报》。

党委学生工作部、财务处、教育基金会等部门负责同志,各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学生工作政工干部、受助学生及学生代表参加仪式。(学生处 于晓庆 李博)

我校众创空间

在2018年度辽宁省众创空间绩效考核中

获评优秀

近日,辽宁省科技厅公布辽宁省众创空间2018年度绩效考核评价结果,我校众创空间获评优秀空间。

本次考核涵盖212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通过网上填报、专家评审等环节,63家众创空间被评为优秀,64家被评为良好,32家被评为合格,51家被评为不合格,2家被撤销省级众创空间资格。

2018年,我校众创空间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场地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新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4个,总计入驻项目47个,其中注册公司19家。聘请中国双创导师专家组成员1人、国家级双创导师2人任指导教师;众创空间教师2人考取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创业孵化从业人员资格证书,1人考取中国创新创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 宗晓萌)

51名学生获评沈阳市“十百千”优秀大学生

日前,在中共沈阳市委教科工委开展的2019年沈阳市“十百千”大学生评选活动中,我校51名学生受表彰。其中,工程学院2016级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张杨开获“沈阳市大学生标兵”荣誉称号,林学院

2017级风景园林专业陈蕊等5名学生获 “沈阳市模范大学生”荣誉称号,水利学院2017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李澳旗等45名学生获“沈阳市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沈阳市“十百千”大学生评选活动,旨在挖掘和选树大学生先进典型,引导和鼓励学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校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将选树典型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营造向先进学习、向模范看齐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党委学生工作部 章洪丽)

我校党建工作案例入选

《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

近日,由中组部、教育部主编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出版发行,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党支部申报的“坚持立人立功立行,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案例入选。

《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遴选了全国高校88个基层党支部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建主责主业,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学校党委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全、作用突出为目标,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目前,全校65个专任教师党支部中“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58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已成为学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双赢共进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党委组织部 信东旭)

辽宁大学孙丽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1月9日,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丽教授应邀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技巧漫谈”的专题报告。

孙丽教授在报告中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选题、科学设计题目、申报书撰写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结合自身经验讲解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撰写时易出现的问题,并与现场师生进行深入交流。

孙丽教授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参事室特邀研究员、辽宁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首席专家、辽宁省新型重点智库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日本文部省等国内外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曾获得省部级政府一等奖。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负责同志出席报告会,相关学院师生参加报告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左微)

纪淑娟教授精彩阐释

南果梨采后品质劣变调控研究成果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1月9日,校留学人员联谊会2020年第2期午间学术沙龙活动在图书馆209室举行。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果蔬采后贮运保鲜研究方向带头人纪淑娟教授应邀担任主讲人,以“南果梨采后品质劣变的调控”为题,从机理和应用两方面介绍了在提升南果梨贮藏保鲜品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食品学院院长岳喜庆教授主持沙龙活动。

纪淑娟教授在报告中介绍说,南果梨是辽宁特产水果,鞍山地区农业支柱产业,但采收期集中,采后果实在常温下不耐贮藏,货架期短,果心和果肉容易褐变,冷藏虽然能使南果梨的贮藏期延长至6个月,但经过长期冷藏的南果梨在常温货架期果皮很容易褐变,果实的香气也明显变淡。围绕上述南果梨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产后问题,纪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系统研究,采用以1-MCP处理为核心的保鲜技术,成功使南果梨的常温货架期由15至20天延长至40至45天。利用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解析了冷藏南果梨果皮褐变和香气变淡的发生机制,基于理论研究,探索了相应的调控技术,并以图片展示了采用1-MCP和程序降温等处理对冷藏南果梨的保鲜效果。

纪淑娟教授是中国农产品贮运保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和辽宁省生鲜食品贮运保鲜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园艺学会理事。她多年从事果蔬采后品质劣变机制与调控技术研究工作,对南果梨、蓝莓、青椒、西兰花等园艺产品后熟衰老过程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品质劣变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在2019 年全校教师发表 SCI 论文影响因子累计排名中位列第一。出版学术著作8部,荣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曾荣获沈阳高校优秀研究生导师、沈阳高校优秀教师、沈阳市“五一巾帼”先进个人、校优秀博士导师、教学名师、首届“我最喜爱的导师”等荣誉称号。

活动中,纪淑娟教授还与现场的园艺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牧医学院的教师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校留联会会员、督导员和各学院师生近百人参加沙龙活动。(党委统战部 葛朋烨 文/农学院2018级 程世昊 摄)

陈温福院士团队入选

“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2019年度“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名单,我校陈温福院士率领的作物学教师团队名列其中。

作物学教师团队由我校农学院作物学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两个方向的团队组成,在32名成员中,1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模范教师,1人为教育部教职委委员、辽宁省教职委副主任委员,1人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5人为辽宁省特聘教授,1人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为青年拔尖人才,8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5人入选辽宁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陈温福院士团队是我国最早从事北方粳稻高产育种理论与技术教学和研究的团队之一。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华农业科技科普成果奖和优秀创新团队奖各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

作物学教师团队围绕地区特色作物长期开展以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高产优质为核心的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研究,系统研究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调控措施,创建了以水稻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为核心的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获得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在超级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科研成果居国际领先地位。(党委教师工作部 农学院)

学校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1月10日上午,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副校长辛彦军带领相关部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大检查。

此次检查范围包括所有学院楼、科研实验室、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教学楼、体育场馆、北山科研基地等,主要以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冬季取暖安全、食堂安全、学生宿舍安全为重点。检查人员对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对查出的问题现场落实**任务,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立即进行**。

学校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做好安全工作保障,要建立隐患台账,制定**措施,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

学校党政办公室、公安保卫处、后勤处、学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国资处、科研院、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检查。(党政办公室)

我校73名教师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

近日,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2019年度第四批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结果,我校农学院孟军教授等73人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其中,杰出人才1人、领军人才12人、拔尖人才41人,高级人才19人。

“十三五”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深入贯彻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培养出大批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为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强保障。学校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教师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为沈阳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人才工作办公室 张宁宁)

杰出人才:

孟 军

领军人才:

王爱德 齐 华 李凤海 马殿荣

李 斌 乌日娜 沈国顺 安迎锋

刘彦群 汪 澈 王 瑄 祝朋芳

拔尖人才:

杨建成 杨劲峰 刘志勇 李 坤

刘玉凤 白春生 何佳丽 刘义玲

许 涛 唐 亮 徐 铨 杨雪清

朱晓峰 纪淑娟 武俊瑞 刘金玲

龙 淼 姜 宁 林树梅 王建民

冯 颖 刘海英 朱宇旌 杨群辉

李应东 罗培宇 韩 巍 张 薇

范庆锋 李炳学 白雪卫 赵 萍

刘翠红 赵荣飞 苗 腾 王新一

江金启 谢凤杰 吴东立 王振华

周 静

高级人才:

王 峰 张俊祥 兰 宇 徐 凡

王兴亚 郑 艳 吕秋凤 张少斌

董秀茹 刘亚龙 裴久渤 李双异

马仁明 金 莉 栾香录 周艳波

毕凤春 罗曼荣 李明浩

信电学院“萤光支教团”

发起献爱心捐款活动

近日,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萤光支教团”的倡议下,信电学院师生积极为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安家楼村160余名贫困儿童爱心捐赠,短短3天时间内,共募集捐款7710元。

安家楼村地处辽宁省朝阳市黑水镇北部,曾是省级贫困村和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019年暑假,“萤光支教团”在安家楼村驻村第一书记、信电学院教师李宏伟的指导下赴安家楼村开展乡村支教实践活动,走访慰问贫困户,调研农业信息化、土地流转和教育发展情况。并为村里儿童讲授无人机相关知识,展示了无人机飞行操作、光伏发电和闭合回路小灯泡发亮实验,为孩子们讲解人文历史、古生物知识。支教期间,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淳朴赤诚的心让支教团成员深受震撼。发起这次献爱心捐款活动,就是想尽绵薄之力,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孙尊)

孙科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政协委员

近日,从政协沈阳市委员会获悉,我校出版部副主任孙科获评沈阳市优秀政协委员。

根据政协沈阳市委员会《关于开展评选表彰优秀政协委员活动的方案》,经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综合考评、推荐,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全市93名政协委员获此殊荣并进行通报表彰。

在刚刚结束的政协沈阳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孙科委员提交了《以休闲特色农业为抓手,助力沈阳“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并被立案,在分组讨论中作“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为沈阳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书面发言,强调作为沈阳市政协委员和沈阳农业大学教师一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中心建言资政,服务大局凝聚共识,为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为实现沈阳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党委统战部 田义)

我校180名朝阳籍学生

乘坐免费公益大巴平安返乡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1月11日,由沈阳市委网信办主办,我校与市教育局、市交通局、腾讯·大辽网及沈阳八方客运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金鼠纳福 幸福旅途”公益大巴活动成功举办,我校180名朝阳籍学生分别乘坐5辆公益大巴车于上午8点10分平安启程返乡。副校长辛彦军,沈阳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韩东,沈阳市教育局宣传与统战部部长霍泓参加活动。

沈阳市“公益大巴”活动已连续开展八年,今年着重服务高校群体,开通“沈阳—朝阳”专线,在春运期间为我校朝阳籍学生提供方便、优质的免费返乡运输服务。

本次活动由腾讯·大辽网负责全程直播,并得到人民网、中新网、东北新闻网、网易、东方网、辽宁财经、沈阳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学生积极配合拍摄图片故事“归家行李箱”,制作短视频“回家秘密”,不断营造温暖气氛。(学生处 赵光辉文/党委宣传部实习生 肇焘岳摄)

我校召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沈阳农业大学

1月11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省主题教育总结会议精神,总结我校主题教育,持续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委书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刘广林作总结报告。省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政协常委姜晓秋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启军主持会议。省委主题教育第九巡回指导组成员、省台办二级巡视员孙岩、省委组织部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处副处长李娟,学校领导王铁良、蒋兴旺、辛彦军、马殿荣、杜景顺、胡晓梅、牛巨龙出席会议。

刘广林指出,作为第二批开展主题教育单位,在省委第九巡回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始终聚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遵循“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统筹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落实四项重点措施,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各级党组织有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广大师生热情支持,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了知信行合一的能力;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振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有力推动了学校事业发展;积极解决师生急、忧、盼的问题,强化了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深入开展清正廉洁教育,涵养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刘广林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本次主题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研究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常抓不懈。全体党员干部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不断领悟初心使命,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不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接续抓好**落实,既拿出“当下改”的举措,解决眼前问题,又透过现象看本质,着力完善规章制度,堵塞漏洞,做到“长久立”,提升治理水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姜晓秋指出,学校党委和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组织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机遇,作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振兴能力的现实需要,一体推进四项重点措施,坚持“开门”抓教育,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学校主题教育收到明显成效、达到预期目标。希望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要求落到实处,持续深化自我革命,持续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初心使命转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以实际行动为学校事业发展,为辽宁振兴、民族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处级干部、专职组织员和师生党员代表参加会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张宜军文/党委宣传部实习生 肇焘岳 摄)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图文来自沈农新闻网

编辑:邓煜 范双娟

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辽宁本科院校-沈阳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沈阳农业大学-「Jan.05-Jan.11」沈农这一周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