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精神
忠实的继承者与传承者
带领中国人民一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
小V特推出“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专题系列推文
多样展现中国精神内涵
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历史与光辉业绩!
07
韶山精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1991 年 3 月 11 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韶山时题词。
党史展映馆
精神的丰碑:韶山精神
敢为人先是
一面旗帜
一种气魄
一种力量
1925年6月,毛泽东同志偕夫人杨开慧在韶山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亲手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在历次革命斗争中,韶山支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孕育了毛新梅、毛福轩等韶山五杰,铸就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
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党史陈列馆,通过展出珍贵史料,再现韶山光荣革命历史,进一步丰富韶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内涵,提升教育功能。
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发动群众时,就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雪耻会”,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韶山这块土地上点燃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1959年,毛主席在韶山同贫农社员亲切谈话。
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从延安写信给韶山人民,指出“唯有合群奋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才有生路”。“合群奋斗”,正是毛泽东一贯强调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也是韶山党组织坚强有力、红旗不倒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同志先后三次为湖南日报写的报头
1945年7月,毛泽东和党中央派王震率领的南下支队到达湘中地区,以湘潭、韶山一带的群众武装为基础,建立了湘中军区。韶山人民的革命斗争重新发展壮大。湖南解放前夕,韶山地下党配合大军南下,组织了一支上千人的游击队伍,活跃在湘潭、湘乡、宁乡三县边境地区,为解放湖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毛泽东在韶山考察农民运动
大革命高潮时期,韶山的农民运动发展如火如荼,风起云涌,出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农协会员漫山遍野,梭标短棍一呼百应”的局面,成为湖南农民运动中心区域之一,推动和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从大革命失败到韶山解放一段时间,革命处于低潮,但韶山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并没有停止“合群奋斗”,而是遵照党中央关于国民党统治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参与话题讨论
#通过韶山精神形成过程中的人物故事,
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塑造正确的人格#
快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吧
小V期待同你们的互动哦~
党史百年天天读·4月15日
点击图片了解党史上的今天
(来源:共产党员网)
美编/ 张艺
图文/ 人民日报 新华网 百度百科
新浪网 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何钰馨
你要的分享、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