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师大人书写无悔芳华
九十三年荆棘路上开满成功的花
欣逢盛事,在九十三周年校庆之际
师大十八个学院的学子各显所长
用自己的方式,为师大校庆献上贺礼
文学院
积学以储宝,酌礼以富才,
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
四字箴言,传授学之大道
摇桨扬帆,乘风破浪
即将开启新征程的是师大学子
也是走过九十三载荆棘路的师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的“三牛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值此安徽师范大学九十三年校庆之际,文学院德雅书苑社团的同学们以纸为媒,以剪为笔,将三牛精神跃然纸上。勉励全校师生发扬“三牛精神”,不负韶华、只争朝夕,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携手“犇”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情深切切融入笔墨
热望与理想隐入寸寸红纸
文学院以文学艺术作品为赠礼
情笃意深
文学院贺师大九十三岁生日快乐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习中共党史 传承红色文化
这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是师大红色文化
薪火相传的重点院系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
早已行稳致远、取得丰硕成果
红色是马院的颜色
也是师大迈向新时代的底色
点击下方链接一起看看吧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学党史铭初心激发奋斗力量
安徽:让红色文化成为思政课“活教材”
法学院
花津法苑,青春献礼
三千桃李,春风吹盛,学园历久弥新。
九十三载,栉风沐雨,母校砥砺前行。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师生不忘初心。
厚德重教,博学笃行,情系书香花津。
明辨是非,守法践行,牢记法治在心。
以法为教,学问思辨,方得学行修明。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弘扬社会公平。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普法向上求进。
壮志凌云,坚持不懈,法苑学子向勤。
莘莘多士,跻兹上庠,行知合一刻谨。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以“学习交流”为重要抓手,以“实践服务”为重要载体,通过开展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典型示范、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学透、入脑入心,使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经管学院祝贺师大93周年生日快乐!
音乐学院
淮河流水十八弯,一道流水一道滩,三弯九曲十八港,还看兰花三道弯。一位老人焦急等待,终于寻得了一位年轻人,本想将其花鼓灯传授与他,谁想却不比更为时髦的流行舞蹈。老人只得独自一人苦苦守候。时过境迁,在老人坚持努力下,年轻人终被打动,主动担负传承使命,将安徽花鼓灯保留至后世,为后代留下一笔丰厚的宝藏。作品《俺爹爹的兰花情》像我们展现了老人与年轻人,两代人之间的嬉笑怒骂,以及老人追忆往昔的风光与花鼓灯给他带来的欢乐,结尾处通过旧时至现实的跳跃,使得年轻人明白了对其传承的意义和肩负的使命,花鼓灯的扇子也交由年轻之手,老人在天之灵得以告慰。
律动音符书写青春
音乐学院祝师大生日快乐
美术学院
美院人的眼里有绚烂的色彩
花津河的澄蓝,柳枝的嫩绿
行知楼的灰白 一、二食堂的砖红
师大在美院人的眼前
在美院人的画笔下
美院人的心里
装着大师画作、绘画技巧
也装着师大的一花一草
美术学院
祝贺安徽师范大学93周年生日快乐!
历史学院
"
荷园弟子山河远,
越过昆仑几万重。
"
历史人在古色古香的长卷上提笔落下
隶书隽永 古韵深厚
陪师大于历史长河中走过
见证往昔 亦为今日的师大喝彩
往后山高路远
这首诗写给未来的师大
教育科学学院
教科院学生党员每周进社区进行理论宣讲,深入学习政策精神,助力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依托心理学专业优势,教科院组织学生前往春芽特殊儿童发展中心,给予自闭症儿童关怀与帮助。教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于薪火绘本馆开展绘本共读活动,带领幼儿在阅读中认识世界。在素质教育月中,教科院结合专业特点,打造“I·教育”“I·读书”“I·光影”“I·天使”“I·心理”I系列品牌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就是未来
我们用优质的教学水平为师大校庆献礼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俄语、法语
外院人通过各种语言诉说对师大的美好祝愿
美妙的文字在外院人口中开出了动听的花朵
用语言联结世界
外院人助力师大与国际接轨
纸短情长
道不尽心中触动与感叹
九个学院的献礼展示就此告一段落
让我们一起期待其他九个学院的献礼吧
END
文案:马利群
排版:蔡凌昀
素材收集: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往期推荐
上新了食堂|探店!这些美食你知道吗?
爱在师大 | 10000斤的鱼,都给你吃!
在师大遇见你,一见钟“寝”
星标看这里
置顶看这里
责编:刘海智校对:刘畅
编审:杨穆龙马星宇投稿:xmtahnu@163.com
亲,给师大点个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