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绿满湾湖。3月12日,我们迎来了第43个植树节。义务植树,无地不翠;绿化造林,湖畔皆春。进入21世纪以来,绿化的内涵已从景观美学上升为生态使命,植物不仅美化着校园环境,也和大家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净化空气,减少疾病
植物具有滞尘、保湿、净化空气的的作用。它们通过吸收、过滤、分解等过程将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细尘和有害气体,来改善周边环境。有研究证明,森林植被对PM2.5有拦截、吸附、滞留作用,而且正效应很明显。植物还具有抑菌作用,一方面是因为植物减少了灰尘这一细菌滋生的场所。另一方面,多种常见植物的叶片具有合成并释放有抑菌、杀菌成分的作用,有实验证明,樟树、 罗汉松、 夹竹桃等植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蔷薇、玫瑰、桂花等植物所散发的芳香类物质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叶片量的增加,抑菌物质的浓度也会上升,抑菌效果将有所增强。
改善为空气,降低噪音
“大树底下好乘凉”,绿树成荫,繁茂的枝叶能大幅吸收太阳辐射与热量,在绿色环境中,人的体表温度可降低1至2摄氏度,随之呼吸平缓、脉搏均匀、神经系统得以松弛、对一些常见慢性疾病起到间接治疗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具有吸收和反射声波的作用,降噪十分显著,良好的校园植被能为大家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缓解疲劳,有益身心
1812 年,公认的精神病学之父本杰明博士首次提出园艺活动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从此植物疗法对治疗心理疾病和发展障碍的作用开始得到重视。如今,植物疗法的应用和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原理是利用植物营造的绿色自然环境,来缓解身心压力,消除疲劳与紧张情绪,促进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一种自然疗法。当人们接触花草树木的时候,可从中感觉到自然与平静,从而心情放松,紧张和焦虑感有所减轻,从而达到改善心境、宣泄情绪的效果。同时,一些植物所释放的芳香类物质也能通过人的嗅觉,引发神经冲动、刺激神经系统的相关区域,改善情绪状态,起到心理调适的作用。
月季花是常见的一种观赏植物,人们称其为“花中皇后”,属于常绿灌木,一年四季均可以看到月季开花。同时作为药用植物,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的功效。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忠诚 信达 博约 致知
编辑 | 大学生记者团 刘文源(实习记者)
文字 | 杨文湛
指导老师 | 赵焕宇
审核 | 雷成瑶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