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开课!哈工程名师团带你走近“海洋中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艺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6-03 10:05:49 文/冉冬 图/卢晓东

关注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千百年来

人类探索海洋走过怎样的历程

海下“千里眼、顺风耳”有多厉害

数字海洋建设及发展前景

海洋强国战略解读

哈工程船海基因的形成

......

从远古来到当代再去展望未来

从世界到中国再聚焦到哈工程

哈工程名师团集结线上

带你进入奇妙的蓝色世界

千年的回响震荡

强国的号角奏响

作为胸怀万里海天的哈工程学子

这门课你一定不能错过!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海洋中国》课程

1

课程目标

《海洋中国》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总计18学时,每次课程3学时,周三晚上11-13节。课程以构建“海洋教育金课堂”为目标,打造“集中学习、注重研讨、强化实践”三位一式学习平台,以课程思政为导向,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从自然、人文、法理、科技等多方面认识海洋,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发展历程,增强投身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发展历程、学校在服务国防、服务海洋,谋海济国中形成的学科优势及重要贡献,在感知哈工程海洋人物的成长事迹中,打牢学生“三个第一”价值追求和“可靠顶用”培养目标的思想基础。

2

课程平台

腾讯会议+智慧树平台

3

课程特点

1.师师评析。将与专题主题相近专业的专家、学者、校友请进课堂,通过对课堂内容的评析,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2.师生互动。将思考题、讨论问题在课堂抛出,与学生进行对话,通过师生互动,回应学生关心、关切的问题。

3.课外延伸。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延伸课堂至课下,把课上教学与虚拟论坛互动教学相结合,打造充满活力的开放公共领域,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政效果。

4.实践体验。利用线上课堂的直播优势,将国家海洋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类博物馆的直播实践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极地开发与建设上,发挥优势,连线南极科考站或参加南极科考人员,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4

课程内容

第一讲

认识海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主讲人:熊学军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以区域海洋学为基础,以结构进行以波、流、湍三象性为主线的海洋与大气研究,累计海上观测2700余天。

内容简述:

在日地月坐标系所决定的时空里,从自然和社会的视角,概览海洋的自然形态和资源特性;在回望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中,深入理解海洋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种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商业文明的必然载体;进行海洋自然科学的导引,讨论认识海洋的方法论,系统介绍哲学化牵引+公理化系统+数学化实现的海洋探索模式。

课堂形式设计:

课前通过智慧树平台观看视频记录成绩,课堂采用腾讯视频平台直播讲授,留讨论思考题,概括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然后角色扮演成21世纪的恩克里王子,写出对海洋探索的设想。提前征集问题,课上师生互动。

第二讲

海洋科技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主讲人:殷敬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杰青,霍英东基金获得者,科技委创新特区主题专家、全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水声通信与探测、极地声学等

内容简述:

海洋强国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引领,课程紧扣学校海洋领域办学特色,重点介绍水声技术、水下导航定位技术、水下机器人技术、海洋新能源技术、海洋工程等,以及其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领土管辖、海洋军事安全等领域中的应用。

课堂形式设计:

课程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直播,着重海洋科技的创新,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做引导,并埋下科技创新的种子。

第三讲

数字海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主讲人:段文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海洋工程环境学,海洋装备水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人工智能水动力学。出版专著两部。

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本硕博系列课程教学20多年,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内容简述:

海洋数字化是智慧海洋的基础,数字海洋是海洋数字化的基础,课程从大洋级尺度,介绍海洋空间、海洋历史、海洋理化的基本数字,从海域级尺度,介绍海啸、内波、海浪的基本数字特征,从船舶级尺度,介绍数字海洋和中国数值水池发展动态,通过对海洋数字化的解读,初步让大家理解智慧海洋科技的发展与构建。

课程形式设计:

采用通过智慧树平台,将课程录播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形式,翻转可以分组,由学生讲,师生点评讨论。通过翻转表现记录平时成绩。

第四讲

建设海洋强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主讲人:严汝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助理。

工学博士,研究员,高级项目管理师。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技术、高校学科建设、海洋文化教育与传播等。

内容简述:

对世界海洋强国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对新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历程进行梳理、对海洋强国建设内涵及举措进行解读。

课程形式设计:

采用腾讯视频直播与智慧树平台相结合,在课堂中引入专家学者评析,通过专家讨论,头脑风暴,分析和探索建设海洋强国的方案,专家的讨论评析影响课程班学生,进而通过课程班学生辐射到其他学生。课堂拟邀请1-2名专家、学者。

第五讲

哈尔滨工程大学与海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主讲人:李宏

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文化馆负责人,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方向为海洋文化教育。

现已出版专著两部,主持省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

主要内容:

追叙历史,对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哈船院和哈工程在科研中谋海济国的历史贡献进行梳理;讲述当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校友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责任担当;践行使命,我们将以优秀的校友群体为榜样、在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熏陶中打牢报效祖国的思想根基。

课程形式设计:

课堂将利用2个学时对历史贡献作一梳理,后将请优秀校友讲述海洋故事,利用榜样的力量、身边的故事,献身说法的形式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让学生了解到海洋强国事业中校友的突出贡献,将哈军工优秀的文化继承,并传扬下去。

第六讲

课程实践专题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主讲人:李宏

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文化馆负责人,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方向为海洋文化教育。

现已出版专著两部,主持省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

主要内容:

发挥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以小组的形式做研究汇报。通过直播,参观国家级海洋重点实验室、海洋博物馆,扩大视野,了解更为广阔的海洋文化。

课程形式设计:

学生讲授完成课堂展示汇报,直播参观并连线一线工作人员,加强互动,增强课程实效。

5

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与大作业相结合。平时成绩占70%,大作业占30%。

平时成绩构成:

1.每一讲上课后主讲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作业内容发布在智慧树平台,按照时限在平台上直接提交,占比20%;

2.课堂签到,占比5%;

3.课前预习,观看智慧树平台上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课件、翻转课等,在QQ群跟主讲老师讨论相关课程内容等,占比5%;

4.课堂表现,积极回答思考题、提问、与老师同学互动等,占比10%;

5.互动反馈(留言),对主讲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邮箱:920069584@qq.com,占比10%;

6.课堂展示汇报,以小组为单位,以“我为海洋代言”为主题,自选海洋历史、海洋人文、海洋资源、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海洋经济、物理海洋、海军装备、海洋科考等某一方面作为研究内容,形式ppt的讲解报告,小组成员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所表达的主题,汇报人数为总数的50%以上,时间为8分钟,记小组集体分数为个人成绩,占比20%。

大作业:

通过对《海洋中国》课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发展历程,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子的视角,从过去、现在、未来等维度,在国家的大背景中思考学校的创新与发展,给出规划蓝图,字数1500-2000字,占比30%。

6

课程参与方式

上课时间:

5月13日至—6月17日

每周三晚18:30—20:55

课程平台:

1.腾讯视频

课程会议 ID:392 623 457

2.智慧树

课程号: K441604

课程公众号:

哈尔滨工程大学

HEU蓝色海洋通识课

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信息来源 | 哈工程本科生院

哈工程海洋文化馆

排版 | 朱虹

责编 | 霍萍

审核 | 吕冬诗 金声

哈尔滨工程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黑龙江本科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哈尔滨工程大学-明日开课!哈工程名师团带你走近“海洋中国”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