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手记 | “敢死队里的尖刀连”坚守生命防线 直到胜利一刻

广州医科大学,艺考

广州医科大学

2020-5-23 19:16:03 文/左鹏飞 图/郭阳轩

关注

讲述者

李仕成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赴武汉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西院区ICU

随着确诊人数逐渐下降、方舱医院清零闭舱、定点医院逐步恢复正常医疗秩序,湖北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发展,完成援助任务的各地医疗队也迎来了逐步撤离湖北的安排,这无疑是胜利在望的标志,是所有援鄂人员翘首以盼的消息。

从踏上武汉那一刻,我就时时刻刻期盼着早日战胜疫情,回到家里,跟父母、爱人、孩子围坐在一起聊聊武汉的点点滴滴。但我所支援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最后十家定点医院,而且是重症定点医院,这意味着我们还需要继续坚守阵地。虽然想家,但是心情很快就缓过来了,如今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为自己能有机会见证并参与胜利的最后一刻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是一名“重症人”的身份感到骄傲。

我把情况告诉了妻子,从电话中听出她有些失落,然而下一秒便又嘱咐起我多多注意防护,按时吃饭。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让我内心更加踏实了。

来武汉后,我们立即投入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工作中。危重症患者的突出表现为呼吸衰竭伴顽固性低氧血症,往往需要气管插管治疗。为提高极危重患者早期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根据工作需要,团队中包括我在内的几名同事被安排为“治疗机动班”,负责转运所有危重患者,对ICU的患者进行高位操作。

在媒体的报道中,大家可能认识了一个特殊的“敢死队”——插管小分队。而我们治疗组不仅要进行插管、气管切开,还需要帮病人进行纤支镜吸痰等等,几乎囊括了ICU里所有高风险的操作。这些都需要直面患者暴露的气道,而且如果患者呛咳,容易产生带有病毒的飞沫及气溶胶,所以每一次的操作都是“在刀刃上行走”,有时一天需要完成多达十余次的操作,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长时间暴露在病人开放的气道之中,每天都经历着精神以及体力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和考验,领队因此称我们为“敢死队里的尖刀连”。

曾有人问我:工作如此危险,会害怕吗?然而在脆弱的生命面前,作为医者和共产党员,我们的初心、我们宣誓的誓言都无时无刻地提醒着我,这就是我们应尽的本分、应守的职责,不能退缩和却步。

广州医科大学

李仕成(左)行纤支镜吸痰治疗

有一位患者陈生(化名),只有33岁,确诊新冠肺炎合并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多次但没有成功,转入ICU。病人持续出血,而且已上了呼吸机,这时科室跟介入科沟通,决定为患者紧急送CT,评估介入治疗可能性。

平时送带机患者CT检查的难度和强度已经非常大,更何况现在我们已是“全副武装”。时间就是生命,战友们火速行动起来,为危在旦夕的陈生争取一线生机。

但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当陈生好不容易来到CT室时,呼吸机突然报警显示漏气——原来是呼吸机呼气阀连接氧管的插头,突然出现破裂,我们当机立断,马上断开机器管道,接上球囊手动操作,为他进行人工呼吸球囊辅助通气,第一时间保证患者的供氧。同时联系科室队员紧急送来新的呼气阀。

CT检查刻不容缓,为让陈生尽快完成检查,队友进入CT室继续行人工呼吸球囊辅助通气,患者的血氧才刚刚上升,我们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新的情况又出现了。因为患者手臂屈曲,导致留置针无法顺利推注药物,经过多次尝试后,只好经颈内静脉导管缓慢注射造影剂,最终好不容易才完成了这次紧急的CT检查。

广州医科大学

ICU七位白衣战士紧急护送陈生外出CT检查

检查结果不尽人意,结合多项其他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介入止血的成功率较低。但如果不做介入手术,陈生最终会因失血性休克而性命难保。“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拼尽全力去争取!”最终,介入室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尝试为陈生行介入手术止血。

ICU的七位队友再次出发,护送陈生前往二楼的介入室。将他送入介入室后,已经是晚上快九点了。

我们从早上十点进舱,中午休息1小时后再次进舱,已整整工作了十个小时了,疲惫干渴无法避免,一起上治疗班的战友开玩笑说: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喝冰可乐了!下班回到酒店,居然看到真有可乐供应,赶紧喝上一口,瞬间解除一身疲惫,感觉太幸福了!

最终的结果柳暗花明,患者介入治疗后顺利止血,病情明显好转。到第三天,我帮他拔除了气管插管,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其实我也难掩兴奋——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战友们,虽然你们当中有部分按照统一安排而先行撤离,但我们一定会坚守住最后的阵地,发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为这场战“疫”画上圆满的句号!

广州医科大学

李仕成主治医师与陈生合影

广州医科大学

文章来源 | 附属肿瘤医院

通讯员 | 阚文婧、魏彤、冼乐武

排版 | 胡淳

广州医科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广东本科院校-广州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广州医科大学-驰援手记 | “敢死队里的尖刀连”坚守生命防线 直到胜利一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