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真相丨你知道小学六年,阅读量要达到多少才算合格吗?

作业辅导,艺考

作业辅导

2020-11-08 13:50:24 文/陆晓莉 图/丁梦茹

关注

学习的真相

小学语文的真相

作业帮

真相篇

真相

1

小学六年,阅读量不低于145万字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建议,小学阶段的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是《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显示,约19.6%的受访者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0.5个小时,50%的受访者每天阅读时间为0.5—1个小时(不含1小时)。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的学生明显增多。现实情况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很难上去。

真相

2

小学生三年级已经开始学文言文

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共编排了129篇古诗文,约占总篇目数的30%。其中,古诗词112首、文言文14篇、古典名著3篇。不仅数量增加了,难度也增大了。

人教版教材的文言文是从小学五年级下册开始编排的,而部编版教材将文言文教学提前到了小学三年级上册。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难度和数量。

真相

3

一二年级识字量不够

三四年级很可能考试不及格

扩大识字量是一二年级最重要的事情。教育部要求二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新的语文教科书上有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先识字再学拼音。这一点,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二年级已经取消全文注音。一上学先识字,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然后再学更加难学的拼音,可能更对语文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真相

4

小学作文的现状:

三年级编童话,六年级写小说

部编版教材对想象类习作的练习共安排了14次之多,这比之前人教版教材所安排的9次,增加的幅度是很大的。具体表现在二至四年级童话类习作的训练达7次,比人教版教材增加了5次;五年级下册还新增了“探险故事”,六年级上册要求“创编故事”。此外,在全套教材中还单独编排了“想象”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见,想象文成为了小学必会的体裁。

真相

5

小学作文写不好,其实是观察力不够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建议:“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课程标准将观察能力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并在不同学段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在小学阶段想要写好作文,必须系统训练观察能力。

大招篇

大招

1

读名著不止看热闹——整书阅读法

阅读名著是有方法的。制作人物档案卡,就能对书中的人物有深入的了解;制作情节路线图,就可以串联整本书的情节;抓描写、事件,就可以分析每个人物的形象;为零散的故事按主题分分类,就可以串联起整本书的内容;阅读成长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列举关键事件,找出人物的变化,这样就能梳理整本书的内容……

通过名著课程,孩子能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阅读名著是有方法的。制作人物档案卡,就能对书中的人物有深入的了解;制作情节路线图,就可以串联整本书的情节;抓描写、事件,就可以分析每个人物的形象;为零散的故事按主题分分类,就可以串联起整本书的内容;阅读成长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可以列举关键事件,找出人物的变化,这样就能梳理整本书的内容……通过名著课程,孩子能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方法。

大招

2

作文大招——动作分解法

利用动作分解法,把一个动作拆分成一连串动作,可以将20字变成50字。

比如,一般人写乒乓球比赛,会直接写“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利用动作分解法,孩子的作文会提升为“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

大招

3

传统文化教学——知人论世法

知人论世法是指要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首先要研究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比如,要想理解《早发白帝城》中李白为何那样欢快,我们就要了解到当时的李白处于晚年时期,被判了谋反罪,流放到荒野之地。在路途中,他得知自己被释放,因此非常欢快。通过知人论世法,我们才能更好地传统文化的内容。

关注作业帮

解锁更多真相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高考-高考信息资源-高考号-作业辅导-学习的真相丨你知道小学六年,阅读量要达到多少才算合格吗?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