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党
百
年
不
忘
初
心
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
1927年12月,邓小平在上海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时间长达一年半。在此期间,他列席党中央的各种最高会议,有机会读到全国各地的工作报告,参加一些重大决策活动的事务和技术性工作, 这对于增加工作经验,提高政治政策水平,了解全国革命工作的情况和经验,是大有裨益的。
邓小平
熟悉上海的大街小巷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由武汉迁往上海,时为中央秘书的邓小平也随同迁往上海。
同年12月,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周恩来、罗亦农等处理中央日常事务。
当时上海处在阴沉的白色恐怖笼罩中。
中共中央在上海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进行极其艰难的组织工作,恢复、整顿和重建党的组织,改变所处的散乱局面。中共中央很快在上海建立了秘密组织体系,建立了工作机关和与全国各地的交通网络,并出版了机关报。
邓小平直接领导中央机关秘书处,秘书处下设文书、内交、外交、会计和翻译五个科,工作范围包括中央文件的刻印、密写、收发和分送,中央和顺直、满洲、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党组织的联系,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联系各地有关文件、干部、来往人员的全国秘密交通网,党的经费的收集、汇兑和管理,以及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工作相当繁琐,但任何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年轻的邓小平,精力过人,机敏干练,在他统筹安排协调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这年邓小平才23岁。
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环境险恶。中央领导人经常需要变换居住点和改姓换名,像周恩来这样的知名度极高的领导人,更是需要注意隐蔽,住处有时一月半月就得更换。领导人之间,彼此不知道住处,秘书长邓小平则要掌握所有中央领导人和各处中央秘密机关地址。而且也只有他一个人掌握。
因此邓小平对于上海的大路小路,街巷弄堂,尤其是秘密机关所在地四通八达的弄堂,都相当熟悉。
当时上海有很大面积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很多街道以外国人名来命名,这些街道的名称多在40年代初改成了中国地名。邓小平对租界时代的旧名也相当熟悉。
1991年,他赴上海,上海市负责人陪同乘车观看市容。邓小平兴致很高,还讲了当年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一些情形。他说,为什么有一条路叫福煦路(延安中路)呢?那是因为这条路在法租界,而福煦是法国一个有名的将军,因而用这位法国将军之名来命名这条路。
邓小平还提起一些街道旧名,问这些路现在叫什么名字。他是很怀念当年这段历史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今景(黄浦区云南中路171-173号)
负责做会议记录
1928年,被称为“中央办公室”的中共中央机关设在同孚路(今石门一路)柏德里700号的一幢两楼两厅住房,居住有彭述之夫妻、陈赓夫人王根英、内交科主任张宝泉、白戴昆等。每天, 周恩来、邓小平都要来这里工作,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都前来请示工作。邓小平主要是处理机关事务和技术性工作。
当时中央各机关多设在租界,大部分还都设在公共租界黄浦区。其中一个重要机关,就是福州路天蟾舞台后面的云南路447号。
1928至193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所在地:上海云南路477号(今云南中路171-173号)
447号是两层楼,楼下是一家生黎医院,楼上挂有“福兴字庄”招牌的房子,住着熊瑾玎、朱端绶夫妻。
熊瑾玎打扮是湖南土布土纱商人,人称“熊老板”。这所“福兴商号”,其实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经常召开会议的地方。
邓小平因是中央秘书长,为筹备会议而列席和参加。
发言精彩,最扼要有力的是周恩来。邓小平负责做记录,有时候穿插发言,也提出见解。据当时人说:“小平同志的特点,发言不多,但发言和提问都很有分量。他虽然沉默寡言,但说的话深入浅出,容易懂。”事隔六十年,朱端绶还记得当时邓小平的一次发言。她说:“有一次他的发言我记得最清楚,就是李立三主张先取得一省数省的胜利,他反对,说国民党有几百万军队,我们刚刚组织起来,没有武装,土枪土炮的怎么打得赢?”
最大的两次危险
邓小平在上海的工作相当艰巨,更相当危险。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工作,作为掩护,他当过杂货店老板,也做过古董店老板。后来邓小平回忆说:“我们在上海做秘密工作,非常艰苦,那是吊起脑袋在干革命,我们没照过相,连电影院也没去过。我在军队那么多年没有负过伤,地下工作没有被捕过,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但危险经过好几次,最大的危险有两次。
“一次是何家兴叛变,出卖罗亦农。我去和罗亦农接头,办完事,我刚从后门出去,前门巡捕就进来,罗亦农被捕。我出门后看见前门特科一个扮成擦鞋子的用手悄悄一指,就知道出事了。就差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后来罗亦农被枪毙了。
“还有一次,我同周恩来、邓大姐、张锡瑗住在一个房子里。那时我们特科的工作好,得知巡捕发现了周住在什么地方,要来搜查,他们通知了周恩来,当时在家的同志就赶紧撤了,但我当时不在,没有接到,不晓得,里面巡捕正在搜查,我去敲门,幸好我们特科有个内线在里面,答应了一声要来开门。我一听声音不对,赶快就走,没有出事故。以后半年的时间,我们连那个弄堂都不敢走。
“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两次危险。那个时候很危险呀!半分钟都差不得!”
以党中央代表身份赴广西
1929年初,在蒋桂战争中,蒋介石利用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挤走了李宗仁、白崇禧,但俞、李两人认为蒋介石不可信,唯有希望共产党派人帮助撑持局面。正好秘密共产党员俞作豫前来上海。俞作豫就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
中共中央由此认真作了研究,认为有可能在广西搞出一个新的武装割据格局,关键是派谁去驾驭,经周恩来提议,决定派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前往主持。
邓小平临行前夕,周恩来在柯麟开办的达生医院宴别。
两人对酌,柯麟作陪。
柯麟有意凑趣说:“我执手术刀的技术还说得过去,可是,由我掌勺烧菜的水平……”
周恩来也开玩笑地说:“也很不错嘛!只要吃不出剪刀和纱布来,就算是好厨师。”
邓小平也幽默地说:“我顺便带到广西去,我想,未来战地的伤员一定欢迎!”
柯麟,1924年由彭湃介绍入党。他的胞弟柯平也是共产党员,但彼此不知道身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公开身份才知道
几天前,中央军事部长杨殷接待了徐向前,并安排赴鄂豫皖苏区领导军事工作。因此周恩来说:“前些天,党组织为了安全起见,连粗茶淡饭都没有准备一桌,就把向前等同志送往鄂豫皖苏区去了,今天晚上,是我提议,准备用这薄酒一杯,再把小平送上征途。每当此时我就想,我们出生入死的目的是什么呢?”
邓小平接着周恩来的话,激动地说:“一不是为了给自己打天下,做皇帝;二更不是为了把任何共产党人捧上皇帝的宝座,而自己弄个一官半职!”
柯麟也插话说:“我不敢吹牛说为了解放全人类,但我敢拍着胸脯说,为了成千上万的受苦同胞过上人一样的日子!”
“柯麟同志说得好。”周恩来说,“为了成千上万的受苦同胞过上人一样的日子,干杯!”
邓小平以党中央代表的身份赴广西组织武装起义去了,随同的还有张云逸、叶季壮和袁任远等人。
柯麟(右)、陈赓合影
供稿: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局(馆)
点击下图查看
注意!中国疾控发布“五一”假期最新提示!
点击下图查看
动漫|聚焦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点击下图查看
“红色记忆”主题故事(12/100)——周恩来与中共四大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田 萱
本期排版:郝佳丽
值班编辑:杨 龙
责任编辑:祝可钦
来源:甘肃交通广播
投稿邮箱:3491049624@qq.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