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热 有 心 静 , 凉 生 为 室 空 | 大 / 六月中 / 暑 腐草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 农 历 二 十 四 节 气 第 十 二 节 气 |
夏季接近尾声,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此时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湿热交蒸”到达极点。大暑孕育着成熟,万物在此时奋发向上,蓬勃生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暑,就是热的意思,相比于小暑要更热一些,所以称为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也是降水量最多的节气。
气温对农作物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有大暑谚语:“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农作物需要温度和水分,而大暑的高温多雨为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大暑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烈日炎炎,北方地区迎来雨季;长江流域梅雨结束,伏旱抬头;华南地区降水较多。由于气温高而降水较多,所以从古代开始,人们就注重防洪抗旱。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此时萤火虫孵化而出,土地潮湿,天气闷热,降水变多,时不时有大雨倾盆。这也是对雨热同期气候的一种诠释。
大暑时有送大暑船的习俗。人们会建造小型的三桅帆船,船内载有祭品。活动开始后,渔民抬着“大暑船”在街上行走,两边站满祈福人群,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人们通过这种活动来期盼万事顺意、五谷丰登、生活安康。人们在大暑时还会烧伏香、饮伏茶、晒伏姜,人们烧香祈福、饮茶祛暑、食姜暖胃。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饮食应该清淡,多喝水,运动量不宜太大,谨防中暑。
党委宣传统战部
文字:网络(学院星瀚文学社整理)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刘明慧
审核:蒋晓虹
复核:谢翠红
往期推荐:
节气|今日,小暑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