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音乐的重要构成要素。音乐欣赏中,着力强调情感要素,对学生理解音乐的创作方式、思想十分关键。如初三教学中,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学生了解了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了解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和无力抗争、无可奈何的复杂心理,学生内心情感就会产生共鸣,就会理解旋律那哀怨缠绵式的表达、高潮乐段那愤愤不平的抗争,也就会理解为什么乐曲高潮之后旋律又趋于朦胧而凄美的原因。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相关的文章。2、贯穿知识于欣赏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基础,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
欣赏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知识则是解读道理的钥匙。如初一欣赏第三单元《大江南北》中的不同地域的几首民歌-。欣赏过程中,不仅要贯穿相应的民歌知识,还要对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等特点为学生做分析,让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歌。在教学中,我根据每班学生的不同基础选择了不同程度的知识,使学生能吃饱,但不会撑着避免能吃到却饿着。
3、在进行欣赏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难易程度要把握好,使学生基本上能独立解决而又不能过于简单缺少思考价值。问题要少而精,不要太多,使得学生没有办法用心聆听感受,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问题的解决上。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以赞扬,鼓励为主,不要用生硬的语言否定,当然也不能不管对错一味的给予肯定,让学生没有正确的知识概念。教师的语言艺术很重要,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同小可。平时多看书,让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些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的。
4、能哼唱每首欣赏曲子的音乐主题,是我在欣赏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它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区分每首乐曲,还能通过主题的演唱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段落变化,提高欣赏课的质量。这个方法也使得我的学生在期末考试的听音乐回答问题中获益非浅,学生的潜力真是挺吓人的,教师如果能正确的引导开发,他们一定会还你一个精彩的课堂的。
5、有些曲目太长或是实在是太难理解的,我保持宁缺勿滥的原则,选择乐曲的一段听赏。虽然会破坏乐曲的整体性,但是也会在这一段出彩,而不是面面俱(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到,学生却听(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网址未加载,请保留此标记。)不出或是非常厌烦。兴趣如果失去了,那这堂课就是一个失败。
6、创设情景式教学,以景促情。让学生通过情景自己感受,而不是在老师的语言描述下接受,有时一个好的情景设计胜过任何的语言。比如在讲初一第五单元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时,我故意选择了一个雷雨交加的天气上课,让学生自己身如其境的聆听,那节课效果出奇的好,学生非常兴奋,对整个乐曲的把握非常到位,而且在表现雷和闪电时也很形象。
(四):“打破常规,拓宽视野”—引进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课堂。“教无定法、教无定式”。打破“常规”看似无章法,细细体会,实则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
1、传统的教学,教材的内容顺序如何安排,教师就如何执教,看似有板有眼、按部就班,却无个性。我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对个别音响效果特别次的曲目或是太难接受的曲目以了解为主,而增加了一些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好听的有意义的曲目,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能接触到书本以外的音乐,感受生活中的旋律,了解时代气息。
2、将其他学科融会于音乐教学。音乐艺术表现形式繁多,因此,它能够涵盖许多的学科门类,如美术、文学、舞蹈等。如:在音乐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类的创作。在进行歌唱教学的同时,把歌词创作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歌词的形式加以体现。这样,学生不再对音乐感到神秘、陌生,拉近了音乐与学生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给了学生极大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网址未加载)查看更多与本文《学科带头人申报材料》相关的文章。
3、发挥学生中的音乐尖子的骨干作用,以点带面,兵教兵,兵带兵。每个班级都有二课的学生,有乐队的,有舞蹈队的,有合唱队的,我在课堂中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空间,先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然后再把一些可以放手的任务交给他们,让他们负责各自班级的学生。比说课前提问,以前都是我提问,可是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间隔的时间太长了,现在由他们分组负责,并对每组的表现进行评比,这样他们就会利用课前督促小组成员复习,不仅能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巩固还可以减轻课堂的负担。而且这种方式还能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水平,充分利用好这些点,他们会点燃整个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