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是唐代诗人陈陶的著名边塞诗之一,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战事的残酷和将士们的牺牲,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其中,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尤为感人。
全诗:
复制代码
陇西行 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翻译:
誓言要扫灭匈奴不惜牺牲生命,五千名身穿貂皮锦衣的战士丧生在胡地的战尘中。 可怜那些无定河边白骨累累的将士,依旧是他们家中思念的梦中人。
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唐军将士为了保家卫国,与匈奴浴血奋战,最终却在胡地战死的悲壮情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句诗生动地表现了将士们虽然战死沙场,尸骨无归,但在家乡的妻子或情人梦中,他们依旧是思念的对象。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悲痛和无奈。
上一句和下一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上一句是“五千貂锦丧胡尘”,下一句是“”。
总结:
《陇西行》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间的悲欢离合,特别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句诗,深刻表达了对战士英魂的悼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控诉。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对后人反思战争和珍爱和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