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古诗,艺考

古诗

2024-6-21 10:15:38 文/沈雅雯 图/陆帆

关注

全诗

《贾生》 唐 · 李商隐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翻译

皇帝在宣室殿中求贤,拜访被贬谪的大臣,贾谊的才华无人能比。可惜的是,深夜虚设席位请他议事,却不问百姓疾苦,只问鬼神之事。

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汉文帝拜访贾谊的情景,揭示了统治者虽然有心求贤,却不切实际地关注鬼神而忽略了百姓的疾苦。诗人李商隐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民生的关切。

上一句和下一句

上一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这句诗描述了汉文帝在宣室殿中求贤,拜访被贬谪的大臣贾谊,赞扬了贾谊的才华无人能及。

下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句诗直接揭示了统治者的愚昧与无知,他们只关心鬼神之事,却不关心百姓的疾苦。

详细解读

李商隐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贾谊的同情和敬仰,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批判。贾谊是西汉初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但其才华和见识在当时无出其右。李商隐借用贾谊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顾民生疾苦、只求鬼神庇佑的统治者。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这句描写了汉文帝求贤若渴的姿态,以及贾谊的卓越才华,表现出一种对贤才的渴望和敬重。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句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显示了统治者虽有求贤之名,却无切实解决问题之实。夜半虚设的席位象征着一种形式主义,而统治者关心鬼神之事则揭示了他们的愚昧无知和对百姓疾苦的漠视。

结语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不仅揭示了古代社会统治者的迷信和形式主义,也反映了李商隐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通过这首诗,李商隐寄托了他对贤才被压抑、民生疾苦无人问津的无奈与愤慨,也表达了他对社会公正和政治清明的渴望。通过对历史的讽喻,李商隐希望引起统治者的反思和警醒,使他们能够真正关心百姓疾苦,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沉迷于虚无缥缈的鬼神之说。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诗词鉴赏-古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