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全诗,翻译,意思

古诗,艺考

古诗

2024-6-21 10:15:38 文/李清雅 图/陈梦

关注

全诗

《夜雨寄北》 唐 ·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翻译

你问我何时归家,我无法确定归期。巴山的夜雨正涨满了秋天的池塘。

何时我们能够一起在西窗下剪烛谈心,再叙说这巴山夜雨时的情景呢?

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归期未定的无奈。通过描写巴山夜雨的凄凉景象,诗人表现了自己的孤寂和对团聚的渴望。诗中的“剪烛”是古人夜间谈心的情景,通过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团聚时光的美好期盼。

详细解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无奈和对巴山夜雨的描写。诗人回答亲人的问候,表示无法确定归期,这种无奈和孤寂在巴山夜雨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巴山夜雨涨秋池”描写了巴山地区的秋雨连绵,池水上涨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象衬托了诗人的思乡情感和孤寂心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团聚时光的美好期盼。诗人希望能够和亲人在西窗下剪烛谈心,回忆现在巴山夜雨时的情景。这一段温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团聚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深切渴望。

主题思想

《夜雨寄北》通过描写诗人对归期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深沉的思乡情怀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巴山夜雨和剪烛谈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团聚的渴望,展现了李商隐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细腻表达。

文学艺术价值

  1. 意境深远:李商隐通过巴山夜雨和剪烛谈心的意象,创造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2. 情感真挚:诗中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团聚的渴望,这种情感表达让读者产生共鸣。
  3. 语言优美:诗中的语言优美精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通过简练的语言,诗人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结语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不仅描绘了巴山夜雨的自然景象,也展现了李商隐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期盼。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亲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怀,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体会到那份对亲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诗词鉴赏-古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全诗,翻译,意思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