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夕望招客》作者、赏析、解读

古诗,艺考

古诗

2024-6-23 10:21:46 文/吴天翊 图/蔡雨婷

关注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是唐代中晚期新乐府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白居易的诗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多描写民生疾苦,抒发个人情感。

《江楼夕望招客》作者、赏析、解读

全诗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百丈朱楼临大道,四垂青壁围春风。

长江白浪滚滚去,青山绿树何蒙蒙。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情景描写

白居易在《江楼夕望招客》中,通过对江楼傍晚景色的描写,展现了长江白浪、青山绿树、闲云潭影的美丽景象。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更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陶醉。

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诗中多次提到“月”与“江”,将时间与空间紧密结合。通过描写江水和月亮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例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通过追问,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久远,令人深思。

思乡与愁绪

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愁绪。例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通过对他人情感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惆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解读

自然与人生的对比

白居易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自然景色虽然美丽,但却不能掩盖人生的短暂与无奈。诗人通过“江月年年望相似”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寻求共鸣与慰藉

诗人邀请客人一同欣赏江楼美景,实际上是寻求心灵的共鸣与慰藉。在自然美景的映衬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珍贵。通过与朋友共赏美景,诗人希望能够暂时忘却内心的孤独与愁绪,找到心灵的慰藉。

文学价值与艺术特色

《江楼夕望招客》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景、情、理三者有机结合,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结

《江楼夕望招客》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江楼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与朋友共赏美景的愿望。诗中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通过对《江楼夕望招客》的赏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感受到唐诗的独特魅力。

以上有关“《江楼夕望招客》作者、赏析、解读”的解答来自本站特邀编辑文学爱好者喻幽谷(笔名)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修改。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范文-诗词鉴赏-古诗-《江楼夕望招客》作者、赏析、解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