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业概况
特殊教育(言语听觉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包括言语听觉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等在内的多学科内容。
学院现有教职工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兼职教授3人,兼职临床导师3人,临床治疗师6人。学生就读期间,将系统学习听力、言语产出和语言习得、理解和产生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各类听力语言相关障碍的表现和机理,并践行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法。学生毕业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
02
培养特色
培养特色概述
学院重视本科生培养,施行导师制教学。学院依托北京语言大学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对外开展了多样的国际合作项目。目前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中央大学签订了“北语-北卡语言病理学硕士2+2联合培养项目”,现已有11名学生赴美国北卡中央大学学习。学院还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共同承担了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使学生在本科期间就能充分享受到国际化的教育资源。
学院还重视学生实践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院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医院,北京健翔学校、北京安华等24所特教学校,北京星星雨、西安智慧岛等13个康复中心等众多国内单位进行了合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深化和今后临床实习项目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主干课程
教学设施
该专业依托语言病理与脑科学研究所以及国内第一个儿童脑磁图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开展临床研究。同时,校内设有语言科学实验室和语言听力康复中心,用于支持本学科的临床和实践教学。
国内第一个儿童脑磁图实验室
03
学生发展
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中央大学沟通科学系开展2+2联合培养项目,达到培养要求将同时授予中美两校的语言病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并有机会考取美国言语听力学协会认证的美国语言治疗师资质。此外,学院与几所国际知名大学共同承担了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与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儿童发育中心合作的“早产儿的早期语言发展及干预”项目,已获欧盟资助 25 万欧元;与美国西北大学失语症神经康复中心合作的“汉语语法失语症的诊断与神经康复”项目已获中美两校启动资助2.5万美元;与美国杜克大学生物遗传工程实验室、德国 ANT公司合作的“自闭症障碍儿童的嗓音学习脑机制及其遗传基础研究”项目。
我院目前在校本科生62人, 其中分别有2人、3人、2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3人获得国家奖学金,6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人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3人获得北京语言大学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奖。
目前,中国专业的言语治疗和康复人才奇缺(缺口超过5.7万人),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省市地区的医院、康复中心、特殊学校等单位从事言语康复治疗工作,就业前景广泛。
04
职业发展
据国际职业发展研究报告《21世纪飞速发展的100种职业》指出,语言治疗师、听力师、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特教教师等五种职业均在其中。2016年美国劳工部的研究数据显示,听力师和语言治疗师的年收入在所有职业收入排名中分别名列第11位和第23位,分别达到了8.6万美元和6.7万美元。(参阅The Top 100: The Fastest-Growing Careers for the 21st Century, 5th Edition,Ferguson’s Infobase Learning.)
目前,我国残疾人数量已经超过9000万,各类康复技术人才奇缺,(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缺口达7万人,听力师和语言治疗师人才缺口近10万)。因此,康复治疗技术和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可在医院、康复中心、特教和融合学校等单位从事肢体、认知、语言、听力和心理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工作,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05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第二届中国语言康复论坛
学生与台湾自闭症专家林菱佩老师
一起学习如何设计游戏
学生参加2018彩虹康复训练营
学生参加2018彩虹康复训练营
2019年学院春季趣味运动会
资料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康复学院
编辑 | 黄佩琪
制图 | 黄鑫 吕佳玥周驰
出品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办公室
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宣传协会
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康复学院
BLCU
语康院学生会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语言康复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