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兰树蕙 崇德尚艺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教授荣休仪式

中央美术学院,艺考

中央美术学院

2021-7-07 21:05:38 文/陆晓莉 图/黄浩然

关注

来源:中央美院教师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滋兰树蕙 崇德尚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荣休仪式现场

“美院时光”视频

滋兰树蕙 崇德尚艺

他们是中华美育精神的弘扬者,

是艺术之火的播种者。

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在美院百年传承之中不断创新探索,

肩负人民教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初心不改。

他们是美术经典的创造者,

是艺术先锋的引领者。

深耕艺术领域,探索艺术道路,

寻求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语言,

扎实的基本功与创新的观念思想

使他们站在中国前沿,走向国际。

他们是可爱的中央美院人,

从教耕耘数十载,培养出无数人才,

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

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中央美术学院

岁月沉淀,勤育栋梁。2021年6月23日,“滋兰树蕙 崇德尚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荣休仪式在校史馆举行。荣休教授马璐、胡建成、王少军、刘波受邀参加了仪式,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文海,副院长苏新平、吕品晶出席本次仪式,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本次仪式。荣休仪式由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傅怡静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

荣休仪式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党委书记高洪在致辞中肯定了四位教授在其专业领域研究形成的独特的学术成果及创作成果,并代表学校党委对四位先生在教学及美院工作中的全心付出表示敬意与感谢。同时,高洪在致辞中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教授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怀着对艺术的崇高理想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继续奋斗,继续肩负党的教育事业、人民的美术教育事业使命。二是希望教授们继续深入挖掘专业及个人创作中的艺术潜力,梳理并总结过去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成果,形成更加成熟的艺术创作及研究成果。三是希望教授们坚持更加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几位教授在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付出,并表示学校的建设及重大项目的推进离不开各位的辛勤努力。在艺术和学术的建树上,他们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展示各自的艺术成果,形成互相激励,增进艺术创作的动力。从展览的举办、主题创作以及标识性的个人创作无不展示了一个更加丰满的艺术世界,展览的举办向公众展示出艺术家如何立足本土并吸收世界语言进行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达。在主题创作上,艺术家结合党史主题、党史故事,创作出高质量的美术经典,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近年来在“为中国造型、为中国设计”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大大增进学校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最后,范迪安表示,“我们仍然像过去一样可以随时相见,随时交谈。大家一起,退而不休,继续前进。”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文海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

党委书记高洪和院长范迪安为马璐教授颁发感谢状和校徽

马 璐

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造型学院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油画系系主任、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

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4年毕业于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

1984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曾获:

2006年吴作人艺术奖——造型艺术奖候选人

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世界美学大会百得利杯中国艺术贡献奖

二十世纪80年代他到德国学习,属于改革开放之后钻研“德系”艺术最早的青年画家之一。

他思想的敏锐使他穿行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作品重在表现物象的“状态”及其精神象征,以“异象”之形营构出种种“意象”之境。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他转向探索艺术图像的纯粹精神价值,从表现性语言领域向抽象性语言世界迈进,也通过吸收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逐渐模糊甚至消解了具像的痕迹,回到绘画本身,将感受性与意象性形式化,以意图的抽象为目的,追求媒介和手法的精神化表达,构成了宽阔、深邃而充满生命力量的气局。

——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

党委书记高洪和院长范迪安为胡建成教授颁发感谢状和校徽

胡建成

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主任、油画系副系主任

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并留校任教

1985年考取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并于法国当代写实画家克劳德依维尔在中国举办的油画技法训练班结业

1988年硕士毕业

1993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曾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展绘画三等奖,全国连环画优秀封面奖;上海首届油画展银奖,1993“中国油画年展”银奖。

艺术是情感活动的结晶,无论怎样的形式语言,如果不能让这种人类情感活动的轨迹穿越物质载体的阻碍而最终化为感人的精神境界,那么它终将不会成为完美的艺术作品。而要创造这样的艺术境界的最基本前提,便是艺术家的真诚和投入。胡建成在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诚挚、平和、纯净的心态,以及他对艺术追求所抱定的坚定信念。

—— 靳尚谊

中央美术学院

党委书记高洪和院长范迪安为王少军教授颁发感谢状和校徽

王少军

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馆馆藏艺术品评审专家,中国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1999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工作

在多个艺术领域取得成果,雕塑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为多个城市创作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作品被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美术馆、国家大剧院、上海市政府等国家重要展馆及政府机构收藏。

在外部世界与自我心态、文化情势与自我追寻这两种既相矛盾又提供了创造张力的坐标上,王少军能够很好地处理“变化”与“自我”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既归结于在艺术学府中相对封闭而沉稳的学术条件,更归结于他自己对艺术本质的清醒的体认。对他的作品做并置之观,可见不同的形态和意趣,但贯穿其中所坚持的探索精神则十分明确,他在自己艺术语言的锤炼上不断朝向内在的贯通,使不断深化的思与行酿化成个性的艺术风格,确切地说汇成了他艺术的品格。

——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

党委书记高洪和院长范迪安为刘波教授颁发感谢状和校徽

刘 波

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设计学院第八工作室主任;2007-2011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视听媒介艺术设计创新实验室负责人;设计北京第十三届残奥会会徽《天·地·人》(2008);中国纪检监察学院院徽设计(2012);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邮票(2015);国家领导人新年贺卡(2015);三江源国家公园标识(2016)等,带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主持并设计完成诸多国家重大设计项目: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代表团赠送纪念礼品;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志及整体视觉形象设计;领衔设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2019);共和国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2019)设计;中国人民警察警旗设计(2020)等重大国家设计项目。

刘波在现代设计教育与设计服务、设计研究走过了三十多年,他一直致力于跨学科、跨媒介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他秉持教书育人,服务国家的设计思想,培养出一大批设计专业人才。在设计为国家为社会为市场的方向和目标上力求“先做对,后做好”的原则,坚持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强调精准灵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情怀。他先后带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八工作室和艺术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团队在提升设计学科发展方向上的理念高度,在设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前提下,完成诸多国际、国内的重大视觉形象设计和国家礼品等重点设计项目。

—— 靳尚谊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璐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胡建成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少军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波发言

四位教授结合个人经历及专业创作,与大家分享了工作与教学的感悟与心得,并表达对学校的感谢。他们在发言中表示,很幸运能与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位教师共事,一起助力学校事业建设,也是互相鼓励的朋友,一同见证美院的成长,共享美院时光。今后,也会更好地去梳理过去以来的教学成果,总结教学经验,贡献到学校的科研工作中,继续坚持思考与创作,继续肩负社会责任,投入到国家的美育建设中。

中央美术学院

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傅怡静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党委组织(统战)部部长许娟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油画系直属党支部书记袁元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系主任张伟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系直属党支部书记孙璐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强勇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青年教师代表康蕾、蔡昊坤、李展、董焕琴、刘畅以及学生代表魏婧婧发言

薪火相传,桃李芳香。相关部门、院系主要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也纷纷表达了对几位教授在学校工作中、在教学中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的感谢之情。在工作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教学中孜孜不倦的品质,以及创作中苦心孤诣的精神影响着每一个人,相信青年教师以及青年学子们也一定会将这些优秀的精神与品德传承与延续。

老师们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来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在真切的热爱中坚定了在美术教育及学院建设中的担当与责任,老师们的成就与贡献正是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美育的殷切期待:“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事业责任的交接并不意味着理想与使命的告一段落,而是对过往的总结与积淀,人生迈入了新的篇章。未来,中央美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与学子将继续传承与发扬各位教授崇德尚艺、不懈追求的精神,从老师们优秀的艺术创作中汲取营养,再创经典。同时,也期待四位教授继续在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中发挥作用,为培养国家人才贡献力量,在艺术创作中发现更多的可能。

教师工作部/文

宣传部 李标/图

中央美术学院

现场合影

中央美术学院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何逸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北京本科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央美术学院-滋兰树蕙 崇德尚艺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教授荣休仪式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