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期
鞠躬尽瘁 革命到底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中共创始人之一,也是建立山东党组织的最早发起人,作为中共一大代表曾与毛泽东一起参加会议,并结下了革命友谊。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采访,在谈到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时候,毛泽东对斯诺说:“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
王尽美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四五岁时便跟随母亲赶集,卖纺线。到了上学的年龄,王尽美渴望读书,却只能到学堂窗子底下偷听私塾先生的讲课。后来恰巧村里有两户富家子弟找人做陪读,王尽美由此得到了学习机会。王尽美聪明好学,在本族亲人的关怀下考上了本村开办的初级小学,又因表现良好当上了大学长,学校免去了其学费。后来又考上高小,直到毕业回家务农,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
求学的道路上,王尽美并没有满足旧式学堂提供的教育内容。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种进步思潮破除了人们长期僵化禁锢的头脑,新的思想、新的精神犹如春风吹拂着神州大地。王尽美经常通宵达旦读书学习,涉猎的知识越来越多,他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深入思考、寻求答案,看到当时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是导致中华民族灾难不断的根本原因。
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1918年,20岁的王尽美在奶奶、母亲的支持下凑了一块银元,决定离开家乡继续求学。那年省城济南恰好有免费学校可以报考,王尽美积极准备,顺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始学习更广泛的知识。临行前,王尽美登上了村前的乔友山,看着脚下养育自己的这片黄土地,情不自禁地沉吟:“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
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王尽美开始接触革命党人,涉足革命活动,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带领山东学子与北京等地的活动遥相呼应,成为山东学生联合会的领袖人物。这个时候,王尽美与另一位中共早期的创始人邓恩铭在济南共同开展工作,结为革命挚友。随着五四运动的广泛开展,全国各地的学生组织已经与北京各院校的学生会建立联系,进行联合斗争。王尽美作为山东学生运动的领导人物前往北京等地交流工作,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认识了李大钊,并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与邓恩铭在济南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王尽美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会议,向大会报告了山东建立党组织的详细情况,并结合工作开展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中共中央的支持领导下,王尽美在山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并任书记。期间,王尽美不分昼夜地工作,担负着艰巨的任务,担子越来越重。他开始走出学校,发动群众,积极组织工人运动,逐渐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为学习借鉴苏联革命的成功经验,王尽美等人于1922年初来到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见到了列宁。王尽美深刻地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成就,开阔了眼界,坚定了信心,更加明确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
1922年7月,王尽美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这次大会第一次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标。为了指导中国的工人运动,王尽美与邓中夏、毛泽东等人联系当时中国的现状,一起编写了《劳动法大纲》。随后,根据中央指示,王尽美在山东广泛建立了党团组织,促进了党的各项工作进展。接着北上开展工农运动,组织参加了京奉路全路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大罢工。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王尽美随时面临生命危险,但他毫不畏惧,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在终日奔波与艰苦的生活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但看到革命斗争正在全面开展,特别是工人运动开始进入关键时期,他不顾身体健康状况,毅然投入到革命运动中。先后去北京、济南、青岛、上海、广州等地,深入组织开展工人运动。
1925年春节前夕,王尽美病情加重住进医院,在病魔缠身的时候,王尽美支撑着虚弱的身体,躺在病床上已经不能拿笔,但他不顾病痛让党内同志记录下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 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时年仅27岁。但他一生对共产主义事业坚贞不渝、孜孜以求的高贵品质,对革命理想的笃定求索、不懈追求的执着勇气,以及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奋不顾身的革命斗志,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整理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雅杰)
97
扫码关注我们
辽东学院官方微信
微信号 : ldxywxpt
投稿信箱:ldxyxwtg@elnu.edu.cn
辽东学院青媒中心制作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