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教授,应金飞的数字与水彩绘画!

素描学习,艺考

素描学习

2022-8-05 15:38:07 文/李雨婷 图/罗宇航

关注

素描大师

应金飞,1967年11月生,浙江仙居人,1992年参加工作,2013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美术学硕士,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美术馆馆长,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委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副主席,2017年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018年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

数字艺术作品,在我看来数字是前提,艺术是底线。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首先要具备原创性,其次要体现一个艺术家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不论是从欣赏角度还是收藏角度,都是没有障碍的,至少从年龄结构上来说,会受到更多年轻人的欢迎。

——应金飞

素描大师

《浙江精神群英谱》 180cm×72cm×13 2021年

数字绘画

素描大师

《浙江精神群英谱》 局部

素描大师

《浙江精神群英谱》 局部

素描大师

《浙江精神群英谱》 局部

素描大师

《浙江精神群英谱》 局部

素描大师

《浙江精神群英谱》 局部

素描大师

《风华正茂》2021年

数字绘画

何谓“水彩的边界”?首先这涉及观念问题。一个画种,能否得到发展,其问题的核心是边界在哪?首先,任何种类的绘画都会关涉到“临界思维”。正如现在我头顶这盏射灯所能照射的范围,范围的边界就是“临界”。

仅在既定的灯光范围里面思考问题其视野是有局限性的,缺失了更大的视野。而如果当我立足光域之外反观这个场景,或离开这个房间、甚至在更远的视角俯瞰,才能一层层打开视野,看到更多的东西,从而产生出新的认知结果。这就是离开“边界”看问题。同样,如果一个人只在一个画种里面讨论问题,他的认知就永远不能突破这个画种的边界。这就引出了如何对待“跨系统的陌生感”这一话题。

中国美协水彩艺术委员会中,包括我在内有超过一半的人以前从事其他画种实践:版画的、工艺的、油画的,可以说这些人把水彩界搅得“天翻地覆”。其实正是得益于跨界经验,我们才发掘了水彩更多的表现可能性。近几年观众看到了中国水彩不同以往的强大表现力,逐步改变了“小画种”的印象。这就是跨界的力量。作为个人,我并不在乎水彩体系是否存在一套要求或标准,我会用我的经验来破解画种的界限。

——应金飞

素描大师

《克尔碱》 纸本水彩 80x108cm 2019

素描大师

《龙泉山》 纸本水彩 46x61cm 2020

素描大师

《天眼》 纸本水彩 80x108cm 2020

素描大师

《看不清的风景》 纸本水彩 57.5x77cm 2020

素描大师

克拉玛依 80x108cm 2019年

素描大师

野云沟 108x150cm 2019年

素描大师

河 73x103.5cm 2020年

素描大师

青色背景 55x75cm 2020年

素描大师

思绪 54x74cm 2020年

素描大师

窥视者 55x75cm 2020年

素描大师

似水年华 180x148cm 2014年

素描大师

刘文典

素描大师

林徽因

素描大师

李叔同

素描大师

两弹一星人物谱 65x190cmx6 2019年

赵九章、陈芳允、吴自良、钱三强、屠守锷、钱学森

素描大师

《两弹一星人物谱》局部

素描大师

《两弹一星人物谱之赵九章》

素描大师

《两弹一星人物谱之陈芳允》

素描大师

《两弹一星人物谱之吴自良》

素描大师

《两弹一星人物谱之钱三强》

素描大师

《两弹一星人物谱之屠守锷》

素描大师

《两弹一星人物谱之钱学森》

素描大师

1921—2021·她们……

素描大师

1921—2021·她们…… 综合版画 196cmx1225cm 2021年

应金飞(主创)、周蕴智、刘轶恒

-END-

*声明:素材来源于网络,仅学习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百科全书-百科自媒体-百科号-素描学习-中国美院教授,应金飞的数字与水彩绘画!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