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一
樊锦诗:我这一生注定属于敦煌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生动写照。从繁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深居敦煌50多年,樊锦诗只做了一件事——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窟。
樊锦诗祖籍杭州,生在北京,长在上海,小时候一篇课文让她开始向往敦煌。1963年夏天,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25岁的樊锦诗毅然奔赴敦煌。
住土屋,睡土炕,用土桌,坐土凳,喝咸水,吃粗粮……本就体弱的樊锦诗咬牙坚持着,最苦的还是至亲分离。从敦煌到武汉,两地相距2500公里,夫妻天各一方,孩子寄养在农村。19年后,樊锦诗的丈夫来到莫高窟,他们才得以团聚。
“戈壁沙漠,环境闭塞,物资匮乏,但一走进洞窟,这些就都不重要了。”樊锦诗回忆说,“在莫高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看过去,我完全沉浸在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彩塑艺术中。”
2021年7月1日,樊锦诗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半个多世纪坚守大漠,她最为公众所知的称谓还是“敦煌的女儿”。
“我和敦煌有割不掉的缘分,我这一生注定属于敦煌。”84岁的樊锦诗说。
选自2022.7.1中国青年报
《樊锦诗:我这一生注定属于敦煌》
素材解读
从常书鸿先生到段文杰先生,再到今天的樊锦诗女士,在敦煌研究院70年事业发展的背后,凝聚的是几代莫高窟人的心血——他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是属于莫高窟人独有的精神特质,这就是“莫高精神”。
角度一
勇担重责,无悔奉献
使命召唤担当,榜样引领前行。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敦煌守护者,无悔扎根大漠,奉献青春年华,自觉担负起敦煌文化保护传承的重任。从文物修缮保护,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敦煌文化守护人们一代代接过接力棒,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正是有了他们,今天的敦煌,如飞天盛装,曳裙而立。“莫高精神”代代相传,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也不断激发新时代青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鼓舞每一位中华儿女做勇敢的追梦人。
——@杠杠
角度二
坚守初心,矢志奋斗
择一事,终一生。多年来,几代莫高窟人勇担时代使命,躬身践行莫高精神,以执着的信念和满腔的热诚,筚路蓝缕,锐意进取,精心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遗产,使敦煌研究院发展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排头兵,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精心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典范。
——@MMMMM
角度三
传承“莫高精神”
守得住寂寞,扛得住责任。我们要学习“莫高人”扎根一线、爱岗敬业、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求真务实、敢于作为、使命在肩的担当勇气,改革奋进、矢志不移、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砥砺奋进,刻苦学习,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更多贡献。
——@小橘子
素材二
青春
01 「适用主题:青春、少年奋斗」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02 「适用主题:青春奋斗」
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追求让我们的时代画卷更为绚烂,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
03 「适用主题:青年奋斗」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奋斗两个字写在每一代中国青年的基因里。
04 「适用主题:青年印象与精神力量」
乐观、向上、从容、自信,这是疫情当下的中国青年给人们留下的直观印象,更是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他们的精神力量。
05 「适合主题:青年担当与奉献精神」
当前行的接力棒交接到当代青年手中的时候,他们毅然挺起坚实的臂膀,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
06 「适用主题:青年形象、青年担当」
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青年突击队,到把奋斗身影定格在乡村希望田野上的青年第一书记,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英雄,到奔赴偏远地区播撒梦想的支教群体,无数事实表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素材解读
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青年鸿鹄之志,担当青年时代之责,追逐青年美好之梦,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角度一
树立鸿鹄之志
有理想,才能坚定方向,催人奋进;有理想,才能迸发激情,战胜困难。真正远大的理想,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自觉养成积极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畏惧挫折、不彷徨退缩,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而更好地去奉献青春,开启更为精彩的人生。
——@减肥呢
角度二
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练就过硬本领,是我们的成长之本、成事之基、成才之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要努力学习,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平凡岗位持续展现自己、挑战自己、提升自己,让过硬的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素质和能力储备,力争早日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圈圈
角度三
用奋斗姿态笃定前行
奋斗,是青春奋斗之歌;圆梦,是青春圆梦之曲。我们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和着奋斗的旋律,吹响前行的号角,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笃行毅力,以青春之名、以追梦之心、以奋斗之实,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演绎出新时代青年的奋斗者之歌,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精彩人生。
——@杠杠
素材三
全心“沉潜历练”
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经历埋头苦干、扎实历练的“沉潜”过程。如果把取得成功比作见到彩虹,那么“沉潜”就是必然要经历的风雨,不经历风雨就无法见到彩虹。要在“沉潜”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就要做到静下心、能吃苦、长坚持。
“沉潜”需要静下心。心浮气躁是干不好事、干不成事的,宁静方可致远。心静下来,才能排除各种干扰,抵御各种诱惑,理清思路,迈实步子,全神贯注地把事情做成。新时代的青年官兵需要笃定理想、专注事业,耐得住寂寞,在凝神静气中使灵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成功抵达理想彼岸奠基铺路。
“沉潜”需要能吃苦。“沉潜”必然是一个吃苦的过程,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干成别人干不成的事。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只有经受住惊涛骇浪的考验,方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新时代的青年官兵立志在军营建功立业,就要做好愿吃苦、能吃苦、吃大苦的准备,在吃苦中磨砺意志、增强本领,积极主动地向着实现目标聚焦用力。
“沉潜”需要长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沉潜”是在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但有些人往往会因为遇到瓶颈或一时看不到收获而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新时代的青年官兵尤其要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品质,保持不达目标不罢休的韧劲,不懈努力,直至让梦想照进现实。
选自2022.7.14解放军报
《全心“沉潜历练”》
素材解读
有人问禅师:“鲤鱼没有跃过龙门时在做什么?”禅师答:“在深潭中修身养性。”人生也是如此。好的人生,要经得起熬,更要沉得住气。只有沉住气,在他人的言语前沉默、在生活的泥淖里沉淀、在岁月的风雨里沉潜,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不经过人生的历练,不经过岁月的沉淀,很难做到豁达而笃定。
角度一
静气修行,努力积蓄
人生,需要沉得住气,不为过去而烦恼,不为将来而焦虑,即使处在风口浪尖上,也能闲庭自若。你要成为怎样的人,你期待怎样的世界,这一切都由你的心决定;人生是场修行,苦乐全在心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管什么年龄,一定要悄悄努力,攒足实力,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你松开
角度二
久久努力,搏光彩人生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炼,才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才换来迅猛地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传递着一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
——@南方的宁波
角度三
持之以恒,终成伟业
沉潜深度源自持之以恒的毅力。俗话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滴的力量来源于它们将自己沉潜在时间的长河中,日复一日,终成穿石壮举;细绳的力量来自它们将自己捆绑在岁月的车轮上,一次又一次,终成断木伟业。
——@好难
素材四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彭星,男,武警广东总队机动支队作训科科长。先后40余次参加急难险重任务,5次在全军和武警部队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武警部队表彰为第21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荣获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子夜,蛙鸣渐起。武警广东总队机动支队作训科科长彭星,沿着营区跑道飞奔。
奔跑,是彭星的生活常态,也是他最喜欢的状态。
2005年,彭星参军入伍。刚开始,这名土家族战士被战友远远甩在后面:汉字没别人认得多、跑步没别人跑得快……
“没有过不去的坎!”面对挫折,彭星选择了执着与坚持。关节扭伤,他贴上膏药练;手腕红肿,他扎上绷带练……凭借这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渐渐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同年兵中,他第一个成为骨干,第一个入党,第一个提干。
因为挚爱,所以执着。看到彭星在训练场上那股拼命劲头,有人劝他“差不多就行了”,彭星的话语掷地有声:“懂得军人闪光的意义,再多的血汗都不会吝惜!”
选自2022.7.18解放军报
《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素材解读
“困难面前不言苦,越苦越能练出一身好筋骨!”奋斗不懈怠,奔跑不降速。彭星和他的战友们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奔跑的状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勇争先。逐梦百年路,奋斗向未来。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中国青年重任在肩,青春中国前程似锦……
角度一
光阴不易留,青春需奋斗
青春似一束阳光,泛着透亮纯光,而当它穿过阻碍它前进的玻璃后,又散发出五彩斑斓的霞光。这正如我们的人生一样,只有经受得住风雨洗礼,才能开花结果。“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告诉了我们,光阴不易留,青春不常在。我们要奋斗,在奋斗过程中感受生命的价值。
——@锦良
角度二
让青春如歌如诗
青春如同品茶,当你初抿一口时,是一种苦味,苦味过后便有一丝丝甜味,这就是苦尽甘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青春不拼,那么什么时候该奋斗,难道非等到双鬓斑白才懂“书到用时方恨少”吗?青春应当如歌如诗,引人激昂,回味无穷。不求轰轰烈烈,但愿问心无愧。
——@碗子
角度三
我们有底气努力奋斗
“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感到很幸运。”正如冬奥冠军苏翊鸣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所说,“伟大的国家”和“最好的时代”是放飞青春梦想的坐标,也是广大青年奋斗向未来的底气所在!
——@曼若
(由万唯中考综合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
对于以上热点素材,你会如何使用呢?
除此之外
你还看到了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热点事件?
留言区欢迎大家各抒己见!
唯唯将挑选留言最走心的一名小伙伴
赠送:《2023中考名校模考满分作文》一本
※8月6日12:00开奖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