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我国画坛上出现了一个奇峰独秀的画派,这就是以太平府署所在地姑孰(今当涂)为名的“姑孰画派”, 萧云从为这个画派的创始人。这一画派,政治思想上藐视权贵,不认同满清统治。他们在诗画中,常有忧国忧民之作,多为狷介爱国之士。在绘画创作理念上,他们一方面主张从传统汲取养分,光耀前辈画家的优秀表现技法;一方面提倡“师法造化”,摹写身边的真山真水,抒发对大好河山的诚挚之爱。在表现技巧上,他们主张不拘一格,大胆突破,形成自身之风格。
《云台疏树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萧云从(1596—1673) ,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于湖渔人,明朝灭亡后始称钟山老人,寓意仰望钟山陵阕(明陵),安徽芜湖人,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萧云从少年科考不利,直到44岁才考中崇祯贡生。入清后,拒绝做官,或游名山大川,或闭门读书,寄情于诗文书画之中。当时太平府所辖的当涂、芜湖一带,跟他学画的人很多。其中有他的弟弟萧云倩、儿子萧一,侄子萧一荐、萧一箕,犹子萧一芸,还有画友陈延、孙逸、韩涛、方兆曾、释海涛、王履瑞、施长春等数十人。尤其是自成一派的“海阳四大家”之中的释渐江、孙逸二位著名画家,也都向他求教过画艺,当时萧云从被他们尊为画派的始祖。
萧云从初学倪云林、黄公望,晚年放笔,遂成“清疏韶华、笔墨爽利” 而独树一帜的姑孰画派。他在山水画中创造了横、纵、斜三种直线之画法。横线富于平稳之感,纵线顿生矗仰之势,斜线蕴有冷峻之意。
三种技法交互运用,画面展现盎然生气。在版画上与陈洪绶是双峰并峙的一代大家,特别在山水版画上,萧氏是高帜独悬、无人可比。
他还是新安画派的开启者,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清初四僧之一的弘仁和宣城画派的代表人物梅清,都曾赴芜湖向萧云从请教画艺,所以在渐江中年的画作上与梅清的山水画上,可以清晰地见到萧云从的影子。还有驰名中外的芜湖铁画汤天池也是在他的指导下创造的。
《烟鬟秋色图卷》 天津博物馆
萧云从不但以超逸的禀赋、深厚的学养、精湛的画艺,创作了许多前不逊古人,后可启来者的精妙画作,更为渐江和新安画派的崛起,立有引路、开启之功,使之成为中国美术史中浓重的一笔。
萧云从的画镂版传世的有以人物为主的《离骚图》64幅和以山水为主的《太平山水图》43幅。
《太平山水图》局部
《离骚图》局部
《雪岳读书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立轴》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山水清音图卷》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秋山行旅图卷》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山水图册》 上海博物馆藏
《山水图册》 美国纽约大都会藏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