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分数线公布后,网络上处理旧教辅的帖子一下子多了起来。说是“旧教辅”,其实绝大多数都只做了几题,甚至只在目录上画了几个记号,却是以三四折的低价甩卖。教育界人士认为,从减负角度而言,建议家长和学生在购买教辅上要理性消费。
近日,某知名育儿论坛上,一则名为《中考结束,想卖掉一些没做过的辅导书》的帖子引发众多家长共鸣。帖子列出了具体书目,打算折价转让给有需要的家长。记者细细一数,列出的教辅书有20多本,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既有备考复习教程,也有竞赛试题详解,多数都是全新。发帖家长坦言,孩子中考之前买了许多辅导书,但是有些书都没有做,或是只做了几页。现在要进入高中了,想卖掉一些。完全没用过的教辅书,卖价肯定小于半价,稍微做过几页的教辅书则估计3-4折出售。
这样的例子近来绝不是一两个。记者在网络上键入“2010+中考教辅+转让”搜索,可以发现很多相关网页。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毕业生教辅书浪费“成堆”的情况非常普遍。家长和学生在买教辅书上“最大方”,基本不会考虑是否有时间、有能力去完成,结果形成了考后就甩卖的怪圈,而且每年周而复始,大有“前仆后继”的态势,根本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的攀比心态在作怪。每年中高考分数线公布后的“旧教辅”抛售风,既浪费了真金白银,也助长了应试风的“代代相传”。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