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改编经典翻新意
【范文展示】
《修行并没有结束》
(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
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回到长安以后,皇帝给他们接风洗尘,顺便论功行赏,没想到却在庆功宴会上发生了争执,因为他们都想要争个头功。
孙悟空急得脸比屁股还红,从耳朵眼里掏出金箍棒,晃一晃长三丈,往地下一戳,急赤白脸的道“俺只问一句,一路降妖捉怪,数谁功劳大!”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猪八戒急忙嚼了几口吞下嘴里的美味,小声嘟囔道:“俺老猪冒险探路,没有功劳还没有苦劳吗?再说,你们谁没有吃过我化的斋饭?办事不能不讲良心!”
沙和尚向来不爱多言多语,他走到中间,默默地脱下上衣,展示肩头上厚厚的老茧——事实胜于雄辩。
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唐僧:“师傅,你总得说句公道话啊!”
唐僧闭着眼,似乎根本没听见刚才众人的吵闹,只是不停的捻动手里的念珠,过了好久才慢慢说道:“徒儿们都不要争了,取经成功都是为师我领导有方啊!”
孙悟空一听,气得从坐位上一蹦三丈高,把头上的吊灯碰得直晃。
猪八戒一听,把刚吃到嘴里的美味又吐到地上:“我呸!有一只苍蝇……”
沙和尚一听,脸色铁青,把上衣慢慢穿上,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大厅上一时变得鸦雀无声,四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成了乌眼鸡。只有拴在门前的白龙马不停的打着响鼻,用蹄子使劲刨着地面。宴会仿佛变成了追悼会。
皇帝独自喝干了一杯酒,又独自满上,然后哈哈大笑,摇身一变显出原形,却原来是如来佛祖化身。
“刚才只不过是对你们的一次考验,算是第八十二难。你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同仇敌忾一往无前,为什么面对这一点小小的荣誉就争成这样?看来修行并没有结束,并且永远不会结束,你们还需努力啊!”说吧,腾空而去。
师徒四人顿时都呆在那里,个个羞愧难当。
【亮点揭示】
本文亮点是:小作者能够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来改变改编故事,有时我们也把这种做法称为“旧瓶装新酒”。作者活学活用,构思巧妙离奇又不失真,颇具创造性。文章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争功的表现,来说明“修行永无止境”的道理。文章最出彩的地方是对师徒四人各自的直接描写,无论语言、行动、还是神态,都既符合原着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又有所发挥,简直是活灵活现。写白龙马用闲笔,写如来佛用曲笔,笔法灵活多变,整文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省。
【策略点拨】
三年来,我们阅读了大量优秀的文章,还有很多的文学名著,这其实是我们写作的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完全可以针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改变,尝试一下这种写作法。主要有两种方法:1、故事翻新。就是在原有故事基础上进行扩展加工,或加进新的故事情节,以表现全新的主题思想。如上文就是如此,并且取得了成功。2、借用人物形象。就是借用历史人物、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或其他故事中的人物,加以特定的时代背景,来表达新的内容和主题。这种方法最成功的是有一年高考,江苏的一位考生写了篇《赤兔之死》,以赤兔马的忠诚与守信,凸显了人应该“诚信”的主题,博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得了满分,一时间在全国传为佳话。上述方法大家平时写作不妨勇于尝试,这样就能在考场上遇到合适的题目,亮出此剑。
十一、抒写真情动人心。 【范文展示】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完全黑了下来,路幽静得吓人。树枝上偶尔一声猫头鹰的悲啼,或斑鸠的一翅“扑棱”,都会让人毛骨悚然。中午我和爸爸赌气没有吃饭,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让我对这个家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离家出走,气冲冲地离开了这个让人生厌的家。究竟要去哪里,我自己心中也没有目标。
远处投来一束灯光让我警觉起来,我想起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恶人抢劫,毕竟我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女生,于是躲在路旁的树后悄悄地观察起来。一个老大爷拖着一辆车慢慢地走来,前面一位老太婆用手电给他照路。我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却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他们是在前面的集镇上卖完烤红薯回家的。老太婆见只有我一个人,她攥紧我的手生怕我逃跑了似的询问情况。我如实地回答了她的提问,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灶膛里拿出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到我手中。我推辞不要,其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只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一句托词而已。
“小姑娘,吃吧,想必你也饿了,这红薯是送给你的,不要钱!”老大爷温和地说。“谢谢了!”我话没说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们见我吃得“吧嗒吧嗒”作响一副馋相,老两口于是笑了起来。我一边舔着手指上沾着的薯泥,一边不停地道谢,这时老太婆发话了:“你吃了我一个红薯就千恩万谢,那你的父母养育你十多年,你该吃了他们多少粮食,怎么就为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离家出走,你觉得这应该吗?”我愣住了,痴痴地望着老太婆,咀嚼着这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刚刚还愤愤不平的心霎时变得内疚起来,我无言以对,只是低下了尚存余怒的头。
“小姑娘,回家吧,你爸妈肯定会着急的,说不定他们在四处寻你。”老大爷劝慰我说。“我们同走一段吧,等会我们到家后再送你一程。”老太婆拉着我的手往回走。
夜更深了,我帮老大爷推着车子往回走,寒风迎面吹来,也没有那么刺骨。猫头鹰偶尔的一声啼叫也不再那么悲凉,斑鸠的“扑棱”也仿佛是在用暖翅给它的孩子遮挡风寒。我聆听着车轱辘的转动声,它和北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好像奏响了一首回家的进行曲。
“小翠!小翠——”(化名),前面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撕心裂肺呼唤。滚烫的泪水抑制不住从眼眶中涌了出来,情不自禁地大声回应:“我在这——”
“我在这——”我和老大爷、老太婆齐声回应。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这冬夜幽深的小路呀,它留下了我美丽的记忆,留下了我深深的成长足迹!
【亮点揭示】
这是一首对父母的理解之歌,也是一首人生的成长之歌。我们不少中学生对父母的苦心教育不甚理解,离家出走屡见不鲜。考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通过“老太婆”一句“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的教育,她终于醒悟了,长大了。文章极有真情实感。本文的亮点也就在于作者能够把对父母理解的深情写出来,使文章做到了以情动人,但本文有抄袭之嫌,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写真情可以,一定要是新鲜的材料,拾人牙慧是不太好的。
【策略点拨】
作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抒写对心灵的感受。而怎样把心灵的感受既表达的痛快淋漓,又适当有度,这里面其实有一对看似对立的法则:写进去,走出来。所谓“写进去”,我想无非两方面:一是写真写实,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真实,让人可信,从而引起人的共鸣;二是写深写透,即把情感的最深处表达出来,不仅要获得理解,而且要引起深度的理解。这样看来,做到这“写进去”,其实就是提倡我们用心作文。作文写不进去,就给人以假的感觉,再好的生活,再好的情感也只是一纸肤浅的汉字而已。为什么又要“走出来”呢?因为,作文是心灵的产物,既是生活的发言人,也是生活的向导。所以,我们的作文可以是“心情簿”,但千万不能成为“牢骚簿”。不论什么样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情感,我们最终都该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判断,把这种经过正确判断后的情感表达在作文中,给自己给他人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感染和引导,这才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这样既让情感“写进去”,又让自己“走出来”的作文,才是心灵的作文,是文字的阳光。
更多中考信息请关注:零二七中考网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