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技 |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携手阿里云设计中心联合发起“DI Project”项目,探索未来生活方式的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艺考

中国美术学院

2021-6-02 19:16:01 文/邵菁 图/陈梦

关注

中国美术学院

寄 言 DI PROJECT

我们今天正在经历一个被重新定义的时代,一个用艺术探索未来,一个用科技迎接未来的时代。在过去几个月里,由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和阿里云设计中心联合发起名为DI Project的合作项目,旨在通过企业与高校间的创新协同,共同探索「艺术+科技」的未来生活方式的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

·创作营过程回顾

本次联合项目已经举办了「神经符号通用AI概念创作设计营」和「数智生活新图景」两期创作营,探索了最前沿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生活方式上的系统解决方案,基于“AI平等”与“数智生活”的主题挖掘面向未来的新生活场景的多种可能性,为技术应用带来新的思考,其中挑选的6组作品方案在不久前刚落幕的阿里巴巴设计周Usee设计艺术展顺利展出。

·点击播放精彩现场回顾

成果展示1

神经符号通用AI概念创作设计营

《听JIAN》未来AI平等运动馆

创作方向|为视障人士提供化被动为主动的运动社交场所

团队成员| 程炎 罗珊方瀚翔 罗丽萍

中国美术学院

·运动馆体系构成

对于视障人士来说,尽管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不太一样,但他们依然享有和我们一样拥有平等享受生活,构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世界的权利。

JIAN未来运动馆是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运动场所,在这里,视障人士可以主动看世界,主动社交,主动探索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

·视障人士运动维度分析

在本次阿里巴巴UCAN 设计周,我们将AI平等运动馆中的沉浸式交互射箭运动作品——《听JIAN》带到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右滑查看更多产品图

《听JIAN》采用声音梯度识别的技术,听声辨位靶心,以耳代眼,和视障人士一起射出心中平等的一箭。

·视障人士AI射箭体验(黑暗环境)

为了让视障人士完整的体验AI平等运动馆,我们在展馆门口处设立可触摸式互动海报等体验流程装置,提供多维感官的逛展体验。

中国美术学院

·视障人士展馆体验

同时在现场的互动交流活动中,体验者们创作出自己想象中《盲人被动的世界》公益作品与视障人士交流互动。

中国美术学院

·视障人士互动交流现场

·点击视频观看现场观众互动过程

中国美术学院

·JIAN品牌视觉周边

除了线下沉浸式交互作品《听JIAN》之外,团队希望运用AI感知力创作想象AI平等运动馆中的更多运动场景,并将跨越“原本想象”的AI感知力以一部短片《视限之外》的形式呈现出来,共同探索未来AI更多可能性。

中国美术学院

·《视限之外》镜头片段

扫码观看作品更多详情

《暗中明媚》视障女性AI化妆助手

创作方向|帮助女性视障人士化妆的非视觉场景

团队成员| 王欣然 吕玖晔郑博文秦子涵

中国美术学院

·项目整体

视障×化妆是一个全新的非视觉场景,运用光子系统的能力,明媚成为视障女性最智能的化妆助手,为他们定制个性化妆容,提供独特细致的教学,实时判断化妆过程的失误,促进上妆环境和谐化。

中国美术学院

·产品展示

运用光子系统的小样本学习、场景理解、图像识别等能力,“明媚”成为视障女性最体贴的化妆助手。它能带领视障女性“摸骨”重新认识自己的面容,推荐最适合她们的简单妆容。

·现场体验AI化妆视频

在化妆过程中提供独特而细致的教学方式;即时的图像识别更是可以辅助视障女性“看”到色号、提示她们化妆过程中的失误。

中国美术学院

·现场产品互动

AI将在无障碍设计未来的道路上,铺上美丽自由和平等,虽然命运赋予了黑暗,但生活依旧可以暗中明媚。

中国美术学院

·视障人士试妆

扫码观看作品更多详情

《即目》视障人士AI智能眼镜

创作方向|辅助视障人士智能穿戴出行方式

团队成员| 盛烨威 翁亦蒙田馨 王小雅

中国美术学院

“即目”基于AGI光子系统的小样本学习,场景理解,自然语言交互等特性,尝试从视障者的日常出行场景出发,解决独立出行的问题。

中国美术学院

·产品图片

“即目”以AI眼镜为载体,构想了未来视障者的出行方式。它由三个模式(常规行走、智能交互、定向搜索)构成。

中国美术学院

·产品使用示意图

JU

同时它拥有号速识别与学习多元化场景的能力,通过立体声音指向,细缴体态识别和骨传导语音的方式实现交互。

中国美术学院

·视障人士现场体验

号称“人人平等”的社会,他们却距离我们遥远,成为隐形人。而“即目”所能做到的,是让他们再次“隐形”,与我们平等共处在同一个世界。“即目”,不止是盲人与世界连接的媒介,也是AI感官延伸的一部分。

·与视障人士讨论产品

扫码观看作品更多详情

《Blink》AI 智能信息管理工具

创作方向|解构复杂信息,构建多维度知识网络

团队成员| 汪宇翱丁雨欣陈可馨孙庆一

中国美术学院

·项目整体

我们借助阿里云光子AI的能力,设计了新一代智能个人信息和知识管理工具——Blink。它能对各种形式的复杂内容剥丝抽茧,为你智能构筑多维度的个人知识网络。

中国美术学院

·产品展示

同时,能够提供新的检索体验,将信息按照亲疏远近分门别类,AI解构复杂信息,智能构筑多维知识网络;鱼眼网络和信息链路优化检索体验,强化信息关联知识碰撞、协同星系、灵感瞬接。

中国美术学院

·产品功能

中国美术学院

·功能示意

多种功能助你打破信息茧房,扩宽视野,激发灵感。直观的呈现在你眼前。助你发现不同领域之间潜在的联系,为你打通大脑的“任督二脉”。

中国美术学院

扫码观看作品更多详情

成果展示2

数智生活新图景

《菜菜家》社区生鲜新零售平台

创作方向|社区生鲜服务新零售平台

团队成员|林秋瞿 白雪 连依晴 许璐伟 王怡丹 张岭昱

中国美术学院

·项目整体

数字时代下,传统社区商超如何洞察消费者,进一步实现平台业务智能化管理?“菜菜家"是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础的社区生鲜新零售平台。

中国美术学院

·产品展示

前台业务以体验思维驱动,以流程全面数字化为基础,实现线上服务智能化。线下门店数字化,增加数据触点,进一步洞索消费者需求,构建进货、促销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销售管理平台。

扫码观看作品更多详情

《STAR》数智校园系统

创作方向|数智校园信息平台

团队成员|秦杰杨莺莺陈一苇李佳慧

中国美术学院

·项目整体

数智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拓展与提升。我们围绕信息从接收方(学生)、统筹方(学校)、提供方(老师/第三方合作单位)进行智能化评估,提出了“STAR”数智校园系统,从智能化的信息产生、可视化的信息发布、个性化的信息接收、数智化的信息执行到系统化的信息反馈作为设计切入点,形成信息闭环。

中国美术学院

·产品展示

以信息产生、发布、接收、执行引反馈的信息流作为设计切入点。最终聚焦校园招聘场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校园课堂与校园招聘场导数据贯通,以此推动三方形成一种具有张力的信息共享平台。

扫码观看作品更多详情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结语DI PROJECT

神经符号AI创作营×数智生活新图景创作营

在今天,我们将科技与艺术结合,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了无数次思想碰撞。试图用今天的尝试去扣开未来的生活大门。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科技和艺术能够像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塑造不一样的能力,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项目总监 王昀王路平 吴翰清方慈

行业导师行休念公 离朱 斐虹 艺书 光西

梓旺 梓茗 宁雅 家树 指耘

校内导师 朱吉虹 熊娜 陈赟佳 林璐

武奕陈陈异子杜靓


来源|浙江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编 辑|胡心云刘雪霏

审 核|丁红旗王 昀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浙江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科技 |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中心携手阿里云设计中心联合发起“DI Project”项目,探索未来生活方式的系统解决方案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