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 | 中国美术学院4月展讯一览

中国美术学院,艺考

中国美术学院

2021-4-17 00:37:26 文/孟若熙 图/黄浩然

关注

中国美术学院

请收下这份caa观展指南

开启一段艺术之旅吧

中国美术学院展览速递

中国美术学院

温馨提示:

文中提及的所有展馆均需提前预约,到场时需要出示本人的预约信息、身份证以及健康码,观展时请大家做好个人健康安全保护措施。

中国美术学院

校内展讯

中国美术学院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中国美术学院

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十五周年展

展览日期:2021年4月7日-6月

展览地址: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2006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力打造“体现中国文化艺术研究和教学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要求,亲自制定具体的支持意见。新时代赋予视觉文化和艺术教育伟大使命,中国美术学院牢牢把握建设“重要窗口”这一发展新机遇、新要求、新舞台,绘就建设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壮美画卷。

中国美术学院

新文化运动与设计启蒙展

展览日期:2020年11月25日-5月4日

展览地址: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本次展览,以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与科学为思想线索,结合视觉设计、装饰设计、产品设计、服饰设计等,通过历史叙事、人物介绍、重要事例分析等形式展开。在全国众多知名藏家和相关博物馆的支持下,从1000余件展品中遴选出近600件原作展出。

中国美术学院

铜场计划

展览日期:2021年3月31日-4月16日

展览地址:中国美术学院

象山校区10号楼铜场空间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二年级的硕士研究生们,通过“对话”展览项目,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语境来讨论此方面的艺术和研究。本次展览重温了“实验”的概念,具有附加意义的材料、图案和形式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中国美术学院

铸金炼课

展期:2021年4月8日-4月22日

展览地址: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

“金课”呈现出中国美术学院课程建设的深度、课程内涵的厚度以及前沿实验的锐度,是饱含传承感的教学现场,别具一格。师生倾尽学养和见识,与受众交流情怀与理想。国美师生以金课展相邀,以期与艺术教育道路上的同行者相会。

中国美术学院

校外展讯

中国美术学院

“一带一路”中法艺术名家

(雷米·艾融、俞晓夫、周刚)新作展

展览日期:2021年3月27日-4月15日

展览地址:余杭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特邀法国美术家协会前主席、法国国家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教授雷米·艾融先生,上海油雕院前副院长、上海师大美术学院院长俞晓夫先生,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院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主任周刚教授,联袂在中国五千年良渚文明的发源地——余杭,举办三人近作展。拉近巴黎、上海、杭州三个城市的文化距离,使东西方文化寻根溯源、互鉴发展、再创辉煌,也为“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美术学院

舌尖下的中国——2021李秀勤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1年3月22日-5月22日

展览地址:人可艺术中心

展览名称以中央电视台热播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为灵感起源。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李秀勤以“舌尖下的中国” 为创作逻辑,让人思考除了舌尖上的食欲满足固然重要,但物欲之外的精神诉求呢?对于泱泱华夏而言,我们难道不应对世界文明进步有所新贡献吗?舌尖之上,国人自得。舌尖之下,国人是否应对既成现状、既有意识和既定权利关系有所反省呢?

中国美术学院

国绘传灯——何士扬创作教学研究展

展览日期:2021年4月10日-5月23日

展览地址:杭州国画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呈现的卷轴画、壁画作品,是中国美术学院何士扬教授近十年来创作、教学与研究高度融合的成果。参展的百余幅作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杭州上天竺法堂壁画为例的中国“南方壁画”研究及创作;第二部分呈现卷轴画创作、品鉴、保护与修复的“全流程”教学与实践作品;第三部分展示艺术鉴藏系独特的“一人一器”教学及活化传统研究作品。展览旨在弘扬传统艺术,探索新时代活化优秀传统艺术的新路径,传承美育心灯,唤醒传统艺术沉睡的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

铸金炼课游观至境

——徐新红山水写生作品展

展期:2021年4月8日-2021年4月12日

展览地址:杭州恒庐美术馆

展览呈现了中国美术学院徐新红老师多年来创作的41幅写生作品,以水墨、色墨结合为主,充分展现其艺术道路。于徐新红而言,画山水像是她的一种习惯,“游观”,犹如她在学习山水的思维状态。“游观至境”是山水画写生因素产生的基础,徐新红喜欢从写生中吸收养分,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寻找真切打动她的某种“幻象”,并试图从写生中捕捉到一丝“真实感”。

中国美术学院

弄青影

南宋青瓷造物美学侧记

展览日期:2021年1月26日-5月22日

展览地址:杭州西湖博物馆

展览分“溯源·文人雅物”“拾趣·以物抵心”两个单元,从造物艺术的角度,展示南宋青瓷中的工艺美学,探讨南宋青瓷审美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播与利用。

“溯源”以精品文物为依托,借助“造物”的视角,展示南宋青瓷中所蕴含的“尚青、尚古、备物致用”三方面的美学特征,并探寻器物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工艺创新。“拾趣”则回归当下,重点展示与南宋官窑有传承关系的现代作品。这些器物中一部分具有仿古意趣,即为“传承”;另一部分则在变古与创新中,使新造之物融于当代生活,即为“流动”。“青瓷”是触动两个时代造物者的话题,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作为展览支持方之一,推动这一场跨越八百年的对话。

中国美术学院

人的主题——具象表现绘画雕塑展

展览日期:2021年3月27日-8月15日

展览地址:光达美术馆

本次展览由光达美术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主办,展出光达美术馆收藏的包括德朗、贾科梅蒂、巴尔蒂斯、阿利卡、培根等大师的近百件作品。它不是常规的肖像展,也不只是以人为题材的绘画、雕塑展,因为这里特别呈现出面容、身体与人群组成的人的“在世存在”,旨在在技术图像的时代,来探讨一种艺术“主题”的构成与揭示的方法。

中国美术学院

异托邦

我织我在SPACE

展览日期:2021年3月19日-5月5日

展览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象山艺术公社75

该展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纤维艺术系学生策展参展,呈现其对“异托邦”的思考。广义的“异托邦”包含空间的两极。一方面它创造出一个虚幻的空间,另一方面,这个最虚幻的空间却揭示出真实的空间。对于虚像空间的理解像是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被文化创造出来,但同时虚幻到它并不是你所认为它的样貌。福柯宣传“异托邦”是创造了另一个空间,一个真实的空间,它可以像我们周围原有的空间一样完美、精细、有序,像原有空间一样流动变化。虚幻空间的逐渐形成的与常规空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标准,使其显得更符合现代社会运行的标准,也使得难以实现或过大范围的事物压缩至一个较小的空间中,因此使得向真实的空间外延伸的情感才得以在空间上得以相遇。

中国美术学院

平板向度

从纸面到虚拟的视觉艺术

展览日期:2021年3月28日-5月30日

展览地址:浙江美术馆

展览从绘画与平板电子媒介的艺术交融性出发,对现阶段平板绘本的创作与发展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通过呈现国内外平板绘本的主流作品进而开启电子媒介在艺术领域的开放性交流,致力于进一步激发平板媒介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的新思路、新可能。同时,启动“平板梦想家”公共艺术计划,在社交网络平台发起联动观众以平板电脑为工具的专题创作,作为鼓励大众热爱艺术、积极尝试的一个新方向。此次展览开幕活动“艺术与科学的对话”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应金飞教授等专家学者探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社会价值与美学意义。

▼部分展品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御风而行

展览日期:2021年3月28日-4月25日

展览地址:杭州当代美术馆

展览包含两大版块,第一部分呈现了杭州都市版画公社历年的馆藏作品,以致敬这些曾经活跃在我国版画学术高地的艺术家们,他们的作品充满时代感和创作的力量。第二部分的展出作品聚焦波普艺术,更加贴合社会发展的多元带来的多元思想。作品融汇中西,突出经典与潮流,在碰撞中充分展现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为市民观众带来十足的艺术审美享受。

中国美术学院

“婺窑之光”国家级非遗婺州窑精品展

展览日期:2021年1月26 日-5月23日

展览地址:浙江西湖美术馆

“婺窑之光——国家级非遗婺州窑精品展”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新华及其徒弟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将传统和创新完美结合,既有古代婺州窑陶瓷造型风格和釉色特征,又具备现代鲜活艺术元素。

中国美术学院

牛转乾坤

斯源全国艺术巡展杭州首展

展览日期:2021年3月19日-4月25日

展览地址:钱塘湾艺术馆

艺术家斯源如是说:“我喜欢牛的性格,喜欢它的宽厚仁慈和倔强。事实上牛是一种特别有神性的动物。牛,代表了人类的生存与生机;牛也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牛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其文化影响看出来”。

中国美术学院

织物生长——西戏·XIXI LIVE

展览日期:2021年3月20日-4月11日

展览地址: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路2333号

星澜里4幢3F

纤维艺术是编织艺术的延伸,以其柔软的材料、织物的传统、情感的寄寓、创意的表达,被誉为最能温暖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群超年轻艺术家们,以她们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审美,用织物表达观点,呈现一场织物的盛宴。

中国美术学院

斫取青光——中国竹篮文化展

展览日期:2021年1月2日-5月9日

展览地址:中国湿地博物馆

展览主要分为六个单元展示了竹篮藏家张建中女士收藏的320件民间传统竹篮,从竹篮历史、竹篮的编织纹样,到衣食住行类、女红婚嫁类及精神文化类三大类用篮,同时呈现了何越峰先生创作的8件当代竹编艺术品。希望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隔空对话,探索对于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发扬的另一种可能性。

中国美术学院

草木一天地——浙江省博物馆藏花鸟画展

展览日期:2021年4月4日-6月20日

展览地址:浙江省博物馆

中国传统文人画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绘画门类,它不强调绘画的专业性,更注重于自由精神、心灵真性。它脱去一切外在的包裹而回到真我的状态,去巧琢而尽自然,淡名利而任天真。本次展览以草木花卉为主题,从馆藏中遴选出明清到近现代诸家作品七十余件。


编辑|胡心云唐菁岚梅祎涵 陈怡颖徐邦苗李泽雨吴佳怡

审核|丁剑锋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浙江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国美术学院-展讯 | 中国美术学院4月展讯一览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