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专升本班级到“考研学霸班”
他们比学赶超 追求进步
从专业零基础到高分上岸
他们不断蜕变 结伴前行
走近我校生物工程专业20190925班
揭秘他们“逆袭之路”的**秘笈
”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190925班共有33人,共有19人参加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其中14人考研成功,成功录取至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重点高校,班级考研率高达42%。
研究生录取名单
“王牌军师”执灯引路
点灯:照亮课程学习铺成的台阶
作为生科院第三届专升本生物工程专业的班级,从学生零基础学专业,到现在的考研学霸班,20190925班的成功离不开考研领路人-----班主任杨志红老师的日积月累的付出。
“专升本是你们高考后跨上的第一个台阶,我希望你们用两年的时间,实现第二次飞跃。”这是杨老师在第一次见到这群学生时给予的期望。
经历过专升本考试的他们,只需在本科就读两学年,“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荒废。”从接手班级起,争分夺秒便是杨老师的信条。
生物综合大实验
这并不是尖子生堆出来的学霸班,他们从专科成功跨入本科门槛,但很多同学对生物工程专业却依旧陌生,学习基础偏薄弱。杨老师始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兼任《细胞生物学》《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课程讲师外,他常与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情况摸底,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加以解决。
收到学生上课跟不上进度的反馈,杨老师还和学院任课老师组织座谈,研究新的教学方式,使课程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他们都很争气!我的班级里没有一个同学落队,没有因为挂科影响毕业的情况,课程通过率**!”
执灯:探索人生规划的行船地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级的任课老师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基本课程学习情况,还在学生的人生规划方面给予了很多建议和具体引导。
在杨老师看来,经过专升本考试的筛选,“大浪淘金”后的学生基本都是肯学习、会学习的。“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本身具备考研的潜力和干劲儿。”在第一次班会上,杨老师便动员考研,树立典型,借助微信群的方式,帮有意向考研的学生与上岸的学长学姐“牵线搭桥”,引导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考研目标。
学院开展考研送温暖活动
近年来,生科院始终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推动合力育人,将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为学生的考研和就业提供支持和后盾。老师们积极为考研学生制定个人规划,从入学教育、考研动员、考研指导、心态调整等方面适当加以指导,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提高考研成功率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杨志红等老师用两年时间如此细心浇灌“幼苗“,让学生们渐渐明确目标,找到学习的最佳方案,把稳了梦想的船舵,过半学生选择踏上考研的行船路。
守灯:温暖从此刻蔓延至未来
以20190925班级为名,将2年作为一场约定,33颗拳拳之心,汇聚成一段关于青春与拼搏的美好记忆。在这缕时光中,幸遇良师益友如您。
平日里,杨老师也经常下寝室和同学们沟通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和学生畅谈未来,有时也会帮同学们解决一些寝室里的小问题。临近考研,同学们的备考压力大,他生怕扰乱他们学习的规律,影响学习效率,不敢轻易打扰学生。
他像一位老父亲,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孩子们”,盼望他们学会自己奔跑,却又放心不下。所以常常会通过班干部了解同学状态,确保同学们没事,才会安心;也常常会在班级微信群里,转发考研相关和学习参考推送,希望能为努力奋斗的“孩子们”分担一些压力。
杨志红老师
班级里近一半学生在考研的行船路中已成功上岸,其余已有五位学生签署了就业合同。在杨老师看来,学生们毕业了升学或工作,并不意味着切断了师生连接,应该继续为学生守灯、留灯。
“我们还要保持引导,让他们在新的学习平台或就业岗位上明确自身定位,未来寻求更好的发展。”杨老师总是对学生们充满期望,“我希望他们以后的人生是阳光灿烂的!”正如他所说,人生的路还有很多,想要成功,前面的路就一定不要放松,应该时刻看向下一个目标,时刻准备下一场战斗!
“黄金团队”抱团奋进
筑梦:以班级为单位的理想巢
滴水汇成海,独木集成林。优秀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份优秀的答卷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谱写,而是在优良班风的潜移默化中完成。
“好学”、“上课认真”、“有问题积极反馈”...这是任课老师对190925班的评价。考研期间190925班的学习氛围更是浓厚,同学们会一起分享考研的资料和经验,互相鼓励,一起并肩同行考研路。
班级同学参加院心理演讲比赛获三等奖
班长严灵表示,“这次的考研佳绩,离不开学院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离不开班主任杨志红老师的悉心教导,更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努力。”
生科院每年都会为考研学生安排考研教室,0925班便早早以班级为单位向学工办联系申请考研教室,提早开始了考研复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同学们注入强劲的内驱力,从而促进班集体和学生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逐梦:感恩同行的力量
考研上岸的成功背后,是披星戴月、风雨无休的勤奋。
“每天宿舍、考研教室之间两点一线的折返;清晨,教学楼朗诵英语;课间,分秒必争拿出手机刷题;夜晚,从图书馆返回时寝室楼大门已落锁...”考研期间,班里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把每一步都走得平稳踏实。”学生王志超说。
学生考研笔记
学生考研书桌
同学们都觉得考研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大家一起为共同目标、考研理想奋斗,在班级中形成“帮学比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他们不做水落石出的敌人,只做水涨船高的战友。学生郁清婷说,“我们在考研微信群里,不只是讨论考研的问题,也常常彼此鼓励,偶尔放松紧绷的那根弦,感觉又温暖又有动力。”想到有班级同窗与自己同行,耳边常有温馨的提醒,大家都在马不停蹄地奔赴理想彼岸,心中便又充满了干劲。
这一桩桩、一件件,构成了190925班同学们考研路上奋进的群画像,是他们共同形成的美好回忆。在这里,彼此并肩而立,齐头前进,逐梦路上他们从不是孤单一人。
圆梦:从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
考研成功似乎是一座伫立在远方的山峰,而考研人便是山下蓄势待发的攀登者。190925班的同学用行动证明了他们坚持不懈的信念,在山顶上意气风发!
胡渝东同学以初试407分成绩考取浙江海洋大学,如今再回顾来时路,“很想感谢以往的自己,道阻且长,但种种困难都没有阻挡我的考研决心,坚持不懈的付出终会换来了最后美好的结果!”
考研率57.6%,考研上线率73.7%,班级升学率42.4%突破学院专升本班级新高,这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呈现在了大家面前。190925班齐心协力,共渡研海,终在彼岸开出灿烂的的花朵。
备考匆匆的步伐里藏着滚烫的理想
终于守望微光,拨开云雾
回首途径波折的考研之路
他们也用笔触记录下感动和祝福
胡渝东
考取浙江海洋大学 药学
初试成绩 :政治73分 英语61分
药学综合273分总分407分
考研没有秘诀,没有捷径。选择学校和专业要量力而行,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备考时不要焦躁,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天的学习和任务。若能找到一位上岸的学姐学长,会给你很大的帮助。我很高兴我和室友们能够互相陪伴彼此的考研之路,心情低落时互相鼓励安慰,给了我很多坚持下去的动力。
身为一个上岸的学长,想对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说,我明白考研的过程痛苦,我也知道你们会在无数个夜晚幻想自己考上或是没考上的场景,但当梦想和胆怯冲击时,你们一定要坚强并挺住,相信结果会是好的,你们也会成功的,加油!
郁清婷
考取浙江海洋大学 药学
初试成绩:政治75分 英语48分
专业课283分总分406
我把自己的初试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次对知识进行浏览和学习,不求细致,只是把知识过一遍;第二次开始背诵积累,分析细节,总结概括,形成自我知识体系;第三阶段复习仍保持常态化,稳定心态,不慌张也不松弛。过程中有心态失衡和焦虑的时候,但依旧保持自律性,也慢慢充实而有信心。
考研路上从不是孤单的,班主任杨志红老师、辅导员柏春美老师、殷鑫老师以及导师孔有琴都给予我考研上的帮助和生活的关怀;舍友们也在我焦虑时理解并鼓励着我;班级里也有许多优秀和努力的同学,大家结伴互相勉励朝着自己的未来奋进,总比一个人摸黑前行让人安心。
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不忘初心,努力做个自律的人,朝着目标坚定地努力。
严灵
考取浙江理工大学
生物与医药专业
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多读书开阔眼界的机会。回首“研”途,最让我难忘的是赶往食堂路上的陪伴、是冬天舍友的一壶热水。临近考试那段时间,常踏着星光,顶着寒风,夜深门锁,是两位室友裹着被子去叫宿管阿姨帮我们开门。回想当时的日子,艰辛当中却是满满的温暖。
想对所有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说:考研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状况与平和的心态。不要浪费时间,踏踏实实,戒骄戒躁。
王志超
考取宁波大学
水产养殖专业
考研最主要的是学习目标明确,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前景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如果确定了目标,绝不能轻易放弃。备考时应脚踏实地,虽然中间有经历波折,但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考研不需要一辈子,但需要一年。
我很感激自己能来到这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感恩这两年一起进步的时光。考研期间大家都早早去考研教室自习,和研友们一起共同讨论问题,互相督促。大家的努力与认真在无形中感染着我,更充满前进的力量。
希望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坚持追逐梦想,时间会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刘宇
考取宁波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1.院校选择要定位准确,选择正确的学校和专业;
2.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
3.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住,认定一个目标,就“拼命”冲。
我备考时的状态就是,每天保证8-10h的学习时间。多翻书,勤思考,做笔记,多总结,多回顾,刷习题,刷真题,做错题。
希望学妹学弟们在备考期间及时调整复习节奏,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学习,顶住压力,心态要好。如果觉得累了的话,可以先放松一下,听听歌,再继续,不要有放弃的念头!另外要适当进行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枝独秀不是他们的追求
百花齐放才是终极目标
祝20190925班的同学们
聚似一团火,散若满天星
在未来的道路上
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编辑 | 沈瑶洵
文字 | 曾梦淳、沈瑶洵、杨雨荷、赵楚君、陈梦雪、陈佳颖、周诗怡
审核 | 龚思、曾梦淳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