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百年红色路 平凡匠心再出发

丽水学院,艺考

丽水学院

2021-8-07 22:46:33 文/王婧琪 图/田怡宁

关注

丽水学院

丽水学院

绍兴市全国劳模访谈之旅

丽水学院

丽水学院

有一种信念让他们追求卓越,总有一种坚持使他们奋勇向前,也总有一种声音给他们无穷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大力弘扬传承其思想核心,激励当代青年学生以老一辈劳动模范为榜样艰苦奋斗。近日,我校工学院“寄语百年红色路,平凡匠心再出发”绍兴市全国劳模访谈录暑期社会实践如约而至。在指导老师古俊双的带领下,采访劳模小队一行12人开始了他们的绍兴市全国劳模访谈之旅。同学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劳模们真诚交谈,接受了身心的双重洗礼,明白了奋斗是青春最高的礼赞!

1

劳模馆

丽水学院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学习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汲取榜样力量,在带队老师的引领下,采访劳模小队开始了他们的第一站——绍兴劳模工匠馆的探寻之旅。

丽水学院

绍兴劳模工匠馆通过图文展板、陈列实物、视频影像、电子档案等多种展示形式,运用了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了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奋斗历程和辉煌业绩。

丽水学院

经过近两小时的讲解与参观,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对馆内的史料、图文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白了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涵,深刻地意识到了劳模前辈的坚持与不易,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与优渥的生活,吾辈当更加努力,砥砺前行。

2

董友泉 孟文荣

丽水学院

坚持成就典范,用心收获称赞

“我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一流的!”董友泉爷爷身兼多职,曾经的军旅生活造就了他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办案绝不拖泥带水。在平水镇仅仅3年,共审结379件经济案件,解决争议标的2300余万元,所有案件全部由自己执行完毕,无一起积压移交,省高院把董友泉爷爷当作样板来推广,并送其外号“全省办案第一快手”。

丽水学院

忙碌紧张的工作之余业余生活也很丰富,退休后担任绍兴市老年体协太极拳分会会长、武术协会副会长,无论何时何地总能发光发热。

丽水学院

同样,从事纪检工作的孟文荣爷爷也有着“求真务实,注重时效”的工作态度,当问到如何坚持这份工作时,他着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他说:“他们请客吃饭我不去,钓鱼也不去,娱乐场所都不会去的,唱歌也不会,跳舞也不会,所以人家请不动我,我也不会去。”

丽水学院

在问到关于纪检工作时,他也提到,纪检工作难免会得罪人,作为纪检工作者,不要怕得罪人。他们坚持原则,精心组织,严格把关,时刻铭记执纪为民,是人民的好干部!

3

陈掌珠 马秀娟 汤友林

奉献平凡岗位,建设非凡业绩

丽水学院

(陈掌珠奶奶与队员合照)

“好孩子,好宝宝,对长辈有礼貌,对小朋友团结友爱。”即使很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但陈掌珠奶奶依然能唱出当初的自创儿歌,她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都倾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她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注入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奋斗一生。

丽水学院

(马秀娟奶奶分享故事)

“立足实践,敢为人先”,马秀娟奶奶带领马仁村2000多人口成为嵊州市最早开展计划生育的村,作为计划生育的领头人,她从事计划生育工作30余年,始终初心不变,坚守信念,对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工作及兴国强人大计做出巨大贡献,她提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望你们好好学习,为国家贡献你们年轻人的力量!”

丽水学院

(汤友林夫妇接受采访)

88岁退休老党员汤友林爷爷深藏功名40载,沉浸于铸工车间的苦与乐,他提到“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我要把掌握的技术分享给更多工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带头作战不分昼夜解决了生产刨丝机时出现的低质量废品率高达67%的问题,“你们是幸福的,你们要努力学习成为工程师、科学家,为祖国的第二个一百年奉献自己的青春。”汤友林爷爷对新时代青年寄语。他们默默无闻,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事迹,是年轻工作者的楷模。

4

何贝 丁卫松

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吃苦耐劳

丽水学院

(何贝分享故事)

“你用电,我用心”,虽然只是简单的六个字,何贝却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去演绎,从19岁的普通抄表员到如今的浙江工匠,全国劳模,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进,当谈及到获得青年劳模这项荣誉时,他说:“可遇而不可求,我做梦都没想到会获得这个荣誉,我感到无上光荣,很感恩党,这个荣誉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面,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它做好,才能对得起这个荣誉。”他也始终践行着用优质服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贴心服务送到家门的理念,劳动的精神薪火相传,何贝对广大的青年这样寄语:“要有理想,志存高远,立志报国。立足现状,把自己的本领提上去。”

丽水学院

(丁卫松接受采访)

“管道医生”丁卫松拥有着精湛的焊接手艺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率领团队攻克了19项技术难题、发明了14项国家专利,“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责任与担当”,他表示责任心与吃苦耐劳的决心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必须24小时随时待命,准备着奔赴抢修一线,谈及创新精神时,丁卫松拿起身旁的水,绘声绘色地讲到:“说句最最简单的,我们拿起一个装满开水的水杯,会觉得烫,但是在外层装一个套子,就缓和很多,这东西你只要是第一个人做的,你就是创新。”工作中他还凭借自己的实践编写26万字《焊接技能实训》,他对当代青年学生更是寄予厚望,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认真完成学业之余,多多接触社会,多多参与各类活动,能够为自己定一个目标,日复一日,必有精进。他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平凡而不平庸,是青年学子的榜样。

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通过近一周的采访学习,同学们见识到了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全国劳动模范,学习到了他们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也感悟到了他们对党忠诚、对国热爱、对青年一代报效祖国寄予厚望。相信在他们的引领下,青年学子必将接过百年薪火,凝聚智慧力量,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大地绽放!

实践团队:“寄语百年红色路,平凡匠心再出发”绍兴市全国劳模访谈录暑期社会实践

审核:姒雨洁

终审:林小滟

丽水学院

丽水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浙江本科院校-丽水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丽水学院-寄语百年红色路 平凡匠心再出发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