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学院概况
商学院创建于1986年,是宁波大学创立最早和办学规模最大的学科性学院,先后经历了工商经济系、国际金融学院,于1999年更名为商学院。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5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55人;具有博士学位110人;拥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151人才”18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五星级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4人,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13人,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
学院设有渔业经济管理、统计与数量经济博士点和渔业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有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国际商务硕士(MIB)、金融硕士(MF)、会计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金融学(全英文)、工商管理(中加学分互认)、会计学(ACCA)和会计学(CPA Canada)11个本科专业(方向)。现有本科生2247人,其中国外学历留学生404人。研究生1093人,其中国外学历研究生65人、博士23人、MBA466人、中澳MBA95人。
组织机构
01
基层组织
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经济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02
研究机构
国际贸易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金融发展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所、会计与审计研究所、信息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03
管理机构
党政办、科研与服务地方办、学科/研究生办、教务办、国际办/继续教育与培训办、学工办、实验室、资料室
师资队伍
01
全体教职工岗位结构
总人数183人,专业教师154人,管理及教辅人员29人。
02
教学科研人员职称结构
正高级职称34人 ,副高级职称55人、中级62人。
03
教学科研人员学位结构
博士110人,硕士36人,学士5人。
04
教学科研人员年龄结构
35岁以下29人,36—40岁20人,41—50岁59人,50岁以上43人。
△点击查看大图
2016—2020年引进博士或副高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情况:2016年10人,2017年7人,2018年6人,2019年10人,2020年9人。
△点击查看大图
2016年—2020年教学科研人员职称晋升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专业建设
商学院现拥有教学班级73个,学院每年开出课程门数约800门次。
△点击查看大图
学科建设
商学院已经建成渔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统计与数量经济二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9个学术型二级学位点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1个省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2个浙江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和金融学),1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金融发展与经济转型),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宁波港口贸易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高校智库(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研究基地、宁波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宁波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
△点击查看大图
研究生教育
学院与1998年获批研究生培养资格,国际贸易学是宁波大学第一批硕士点,现有渔业经济与管理、统计与数量经济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与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研究生培养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弘扬“宁波帮”精神和培养“新甬商”为己任,致力培养敬畏法律、诚信至上、市场为本,具有系统经济与管理知识和强烈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事业单位(政府部分)中高级经济管理人才。近三年,我院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35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其中被SSCI/SCI/EI收录15篇,B类及以上核心论文20篇。
专业硕士
宁波大学工商管理(MBA)是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11年顺利通过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学合格评估。该学位点是目前浙东南地区唯一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授予点。MBA项目依托于商学院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大部分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工商管理实践经验。此外,学位点还聘请一批具有卓越经济管理能力的政府官员和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担任校外兼职导师。目前MBA在校生466人(包括43名留学生)。
2001年,宁波大学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开办中澳MBA项目,201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硕士学位教育项目。项目致力于培养双语国际管理人才,打造宁波职业经理人培养基地,全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近三年,项目共培养毕业生近130名,其中国际留学生8名。历经多年精品办学,中澳MBA项目已属我省同类项目的著名品牌。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MIB)是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15年顺利通过全国MIB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学合格评估。本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较强的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深谙现代化国际港城经济特色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本项目利用宁波大学商学院经管重点学科优势实现跨学科融合培养,发挥学院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四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多学科及交叉优势,组建由校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功底的老师与校外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企业经营者共同组成的建设团队,在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开发和多课堂融合等领域实现跨学科交叉和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目前MIB全日制在校生149人(含留学生1人)。
金融专硕(MF)项目是为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前瞻性高素质金融人才而重点打造的硕士项目。项目致力于培养能够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目前在校生76人,其中非全日制12人,全日制64人。
会计专硕(MPAcc)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意识、领导潜质、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其培养方案将课堂理论学习、案例研讨与工作坊、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合作办学优势及丰富的企业实践基地资源,整合、搭建了具有国际特色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学生出国交流、企业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在校生96人,其中非全日制49人,全日制47人。
科学研究
学院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培养学院的学术创新氛围。强化重点任务的培育工作,进一步推进重点、重大项目的动员、培育、辅导和申报工作;加大科研激励资助,优化激励政策,加大高级别成果支持力度,相继出台商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学术交流资助、高级别成果资助、高端项目申报资助、商学院学生优秀科研成果指导资助办法(试行)等管理性文件及管理办法;组织开展Seminar、学术讲座、专题研修班等各种形式学术交流活动,持续推进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目前已打造出“商学院双周高端Seminar”“商学院院内Seminar”“暑期高级研修班”等三个学术品牌,基本实现了学术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万得金融终端、中国微观经济数据查询系统、同花顺等经管领域权威数据库,积极链接国家统计局微观数据库,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研究过程中对于优质数据的需求。在以上措施的引导和激励下,我院师生的学术创新积极性显著提高,并且不断增进。
近5年来,我院共新增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十九大专项1项、重点项目2项、常规年度课题15项、后期资助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专项项目1项,其他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27项;总计获得科研经费3131.176万元;有70%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我院师生共发表学术论文303篇,88.9%为国内外著名论文索引期刊,其中《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刊物论文5篇,ESI高被引论文20篇,SSCI(SCI)一二区论文65篇。年师均发表学术论文0.79篇;出版著作55部。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2015年度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17项。共获184项政府及非政府委托横向课题,为民营企业提供了 100 余篇咨询报告,编写了 50 余项发展规划,报送了80余项政策建议报告,其中40项获得了地方政府领导、政府部门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同时,学院重视科研平台建设,现拥有中央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应用经济学”;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现代商科综合实验平台”;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部级社科基地“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宁波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港口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省新型高校智库“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研究基地”、“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省发改委智库“长三角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省高校创新团队“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宁波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合作项目“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宁波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等。
国际化办学
学院努力开拓、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品牌项目,先后与十余个国家近二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留学生在学院学习。
△点击查看大图
学院重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为中外学生搭建国际平台,先后启动了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交换生项目,出国与来华交换学生数呈明显增长趋势。
此外,学院注重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努力为教职工赴外讲学和进修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学者来院工作,平均每年聘请长期外籍专家6名,短期外籍专家20余名。2020年,全院开设全英文课程近百余门,其中《财务管理》被评为“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全英文品牌课程”。
继续教育与服务地方
学院依托学科优势,积极加强产学研结合,以“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三大类培训业务为主,面向地方企事业单位需求培养各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近三年开办培训班级100余期,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培训业务以政府、事业单位委培项目为主,覆盖行业各个领域,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服务方面,我院的标志性成果是龙元建设集团捐资3600万元筹建宁波大学龙元建筑金融研究院,促进产教融合,落实并推进宁波大学和龙元建设集团在学术、人才、实践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联接。
学生工作
学院坚持深化“学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搭建有利于商科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类平台,结合“本、硕、中、外”学生的不同特点,扎实推进德育工作,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深入开展学生科研、创业、就业、帮困、心理等多方面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在全面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每年高质量发展党员200余名,党校培训600余人次,重视党支部堡垒建设,基层党支部先后获得宁波市先进大学生集体、宁波大学先进大学生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样板支部等荣誉,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疫情期间,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在助力复学、复工复产方面的先进事迹被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中新报》、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广泛报道和转载,党员先后获得“宁波市优秀大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青年大讲堂”、“商界未来精英挑战赛”、“寝室文化节”、“国际文化节”、“商硕争鸣—学术沙龙”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学院团委目前已拥有40余个社会实践基地和30余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成功培育出多支具有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实践服务团队。
学院本科生校级科研立项数量居学校各学科性学院之首。学生公开发表论文累计达491篇,其中C类以上期刊论文101篇;累计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4项;获“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国赛金奖1项,银奖1项,省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金奖5项,二等/银奖6项,三等/铜奖6项;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5项,铜奖5项,省赛金奖11项,银奖13项,铜奖18项。
学院登记在册的学生创业团队56支,其中注册有限责任公司46家,注册个体工商户3家,有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吸引风险投资上千万。
每年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7%,其中,有近10%的学生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约18%的学生顺利进入各大银行就职,45%以上的学生进入大型国企、著名外企、知名私企从事证券、贸易和管理类工作,另有22%的学生能实现升学或出国深造的梦想,考取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校友工作
学院围绕“以感情为纽带,以沟通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事业发展为目标”的原则,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校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校友信息库的建设工作,定期开展校友信息的更新和维护工作。每年组织不同规模的校友座谈会;认真接待各班级(年级)校友值年返校聚会,为校友返校提供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在举办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时,邀请校友嘉宾参与评价或分享;学院会在毕业季向校友企业发送邀请函,认真组织开展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每年新增3-4家校友企业实习基地,为人才对接创造最优条件。
学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校友专题板块,2016年10月成立“宁波大学商学院校友分会”,联合“宁波大学MBA联合会”和“宁波大学中澳MBA校友会”,充分发挥各届校友理事的能量,通过举办管理案例精英赛、高端论坛、运动会和公益活动等形式凝聚校友,同时向社会展示宁大校友的优质形象。
截止目前,我院86级校友韩春岚先后三次向学校/学院捐赠100万元、200万元和100万元设立“添路职业发展基金”、商学院“添路卓创”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牵头为校庆开展专项众筹;88级校友仇富军捐资100万元设立“福泰竞赛奖”基金;88级校友褚孟品捐资50万元设立“宁波大学商学院学生创新创业基金”;89级校友胡岚捐资1000万元设立“宁波大学胡岚优秀博士基金”;95级校友庞升东分别捐资200万元设立“‘2345’育人奖”和3000万元用于建设宁波大学真诚图书馆并设立真诚读书基金;02届MBA校友陆汉幸捐资230万元设立“宏达奖助学金”。
想了解我院更多信息?
点击宁波大学
商学院官网
http://nbubs.nbu.edu.cn/index.jsp
查看更多
我们在宁波大学
商学院等你!
推荐阅读
■重磅发布 | 2021年宁波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权威发布丨2021年宁波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重磅发布 | 宁波大学2021年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招生简章
■2021学院专辑 | 智能制造、因机而变:我们在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等你!
■2021学院专辑 | 知行合一,追求卓越:阳明创新班,期待你的加入!
■2021学院专辑 | 创新艺术,独树一帜: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等你来!
■2021学院专辑 | 抱诚守真,尚法立人:甬江之畔,宁大法学院在等你!
■2021学院专辑 | 走进数学,汇聚人才:我们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等你!
■2021学院专辑 | 科技前沿,格物致理:我们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等你!
宁波大学
本科招生办
微信号公众号:NBU-ZSB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邮编:315211电话:0574—87600233传真:0574—87609301学校网址:http://www.nbu.edu.cn招生网址:http://zsb.nbu.edu.cn2021年06月09日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